後備鵝限制飼養技術要點

後備鵝一般從 100 ~ 120 日齡開始至開產前 50 ~ 60 天需要進行分飼及控料飼養,以便提高種鵝的生產水平。後備種鵝經 2 次換羽後,如供給足夠的飼料,不到 2 個月便可開始產蛋。但此時由於種鵝的生長髮育尚不完全,個體間生長髮育不整齊,開產時間參差不齊,導致飼養管理十分不方便。加上早產的蛋較小,達不到種用標準,種蛋的受精率也較低,母鵝產小蛋的時間較長,會嚴重影響種鵝的飼養效益。此外,公母鵝的生理特點不同,生長差異較大,混飼會影響鵝群的正常生長髮育,還會發生早熟鵝的濫交亂配現象。因此,這一階段應對種鵝進行公母分飼、控制飼養,使之適時達到開產日齡,比較整齊一致地進人產蛋期。

後備鵝限制飼養技術要點


控制飼養方法主要有 2 種 :一種是減少補飼日糧的飼餵量,實行定量飼餵 ;另一種是控制飼料的質量,降低日糧的營養水平。因鵝可以放牧為主,故大多數採用後者,但一定要根據放牧條件、季節以及鵝的體質,靈活掌握精青飼料配比和喂料量,既能維持鵝的正常體質,又能降低種鵝的飼養費用。

在控料階段應逐步降低日糧的營養水平,必須限制精料的飼餵量,強化放牧。精料由喂 3 次改為 2 次,當地牧草茂盛時則補喂 1 次,甚至逐漸停止補飼,使母鵝體重增加緩慢,消化系統得到充分發育,同時換生新羽,生殖系統也逐步完全發育成熟。精料用量可比生長階段減少 50% ~ 60% 。飼料中可添加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麴酒糟等),目的是鍛鍊鵝的消化能力,擴大食道容量。後備種鵝經控料階段前期的飼養鍛鍊,放牧採食青草的能力強,在草質良好的牧地,可不喂或少喂精料。在放牧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每日喂料 2 次,喂料時間在中午和晚上 9 時左右。

後備鵝限制飼養技術要點


控制飼養階段,無論給食次數多少,補料時間應在放牧前 2 小時左右,以防止鵝因放牧前飽食而不採食青草 ;或在放牧後 2 小時補飼,以免養成收牧後有精料採食,便急於回巢而不大量採食青草的壞習慣。若因條件限制而採用舍飼方式時,最好給後備種鵝飼餵配合飼料。日糧營養水平為 :代謝能10.0 ~ 10.5 兆焦/千克,粗蛋白12% ~ 14% 。

後備鵝限制飼養技術要點


經控制飼養的鵝,應在開產前60 天左右進入恢復飼養階段。此時種鵝的體質較弱,應逐步提高補飼日糧的營養水平,並增加喂料量和飼餵次數。日糧代謝能為11.0 ~ 11.5 兆焦/千克,蛋白質水平控制在 15% ~ 17% 為宜。舍飼的鵝群還應注意日糧中營養物質的平衡。這時的補飼,只定時,但不定料、不定量,做到飼料多樣化,青飼料充足,增加日糧中鈣質含量,經 20 天左右的飼養,使種鵝的體質得以迅速恢復,種鵝的體重可恢復到控制飼養前期的水平,促進生殖器官完全發育成熟,併為產蛋積累營養物質。

後備鵝飼養後期應及時將公鵝放入母鵝群中,使之相互熟識親近,以提高受精率。此階段鵝群仍要加強放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