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地處東歐與巴爾幹半島的連接處,是巴爾幹半島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夾在斯拉夫和匈牙利兩大民族之間,屬於獨立的羅馬尼亞族。
“羅馬尼亞”這個詞來自於拉丁語,衍生出英語“Romania”,原意都是指“羅馬(Roma)人的地方”。羅馬帝國起源於羅馬城,可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紛紛湧入意大利,如今生活在羅馬的意大利人,很難再說是古羅馬人的後裔。
▲羅馬尼亞在歐洲的位置,深綠色區域即為現代羅馬尼亞,淺綠色為歐盟成員國
西羅馬帝國亡於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亡於公元1453年。曾有多個國家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可他們都不是古羅馬人的後裔。那麼,古羅馬人的後代到底在哪?羅馬尼亞又和羅馬帝國是什麼關係呢?
一、羅馬帝國征服達契亞
公元前753年,意大利半島西南部的臺伯河邊上,一座名叫羅馬的城市建立起來。公元前27年,屋大維加冕為皇帝,羅馬帝國誕生。到公元180年,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整個地中海被其領土包圍,變成了帝國的內湖。
羅馬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北部邊境是多瑙河,而河北岸的達契亞人經常越過多瑙河騷擾帝國領土。這些達契亞人驍勇善戰,即使是在凱撒和屋大維時代,羅馬人都沒有能夠征服他們。
▲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行省,紅圈所指便是達契亞行省
達契亞人就是現代羅馬尼亞人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便來到這片土地,他們屬於古色雷斯人的一支。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稱他們為“蓋塔人”,並記錄下他們擅長騎馬和射箭,並有貴族和平民的區別。
早在羅馬崛起之前,蓋塔人便已經頻繁地與古希臘城邦進行貿易,還有很多人被當作古希臘人的僕人和奴隸,深入到古希臘社會的方方面面,因而深受古希臘文化的影響,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羅馬皇帝圖拉真的塑像,他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征服達契亞
蓋塔人或者說是達契亞人所在的地方,位於黑海以西、多瑙河以北,既有肥沃的平原,又有便於放牧的丘陵,叢林和河流密佈,非常適宜人類居住,人口密度高於當時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公元82年的達契亞地區,有擁山、臨河、靠海等特徵
因此差不多在屋大維稱帝的同時,達契亞人已經成長為多瑙河沿岸的一個強大政權,對帝國邊境構成了不小的威脅。而羅馬帝國由於忙著征服地中海東岸地區,直到公元1世紀末,才有精力來對付達契亞人。
▲羅馬人為征服達契亞而製作的石柱浮雕
羅馬皇帝圖拉真經過數年的準備,並在多瑙河建起一座大橋,才徹底打敗達契亞人,滅亡了他們的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
二、羅馬帝國放棄達契亞
為了建設好這個新的行省,使其成為保衛巴爾幹的北部前線,羅馬帝國向這裡大量移民,從官員、軍人,到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無所不包。羅馬人將這個充滿機遇的新行省稱為“幸福的達契亞”。
這些羅馬移民當然是羅馬帝國的公民,但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羅馬民族。從臺伯河邊的小城邦發展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環繞地中海的大帝國,羅馬人靠的不是移民,而是文化認同,只要認可和接受羅馬文化便是羅馬人。
▲鼎盛時期羅馬城裡的大部分居民並不是羅馬原住民的後代
據史學家統計,帝國鼎盛時期的羅馬城中,60—80%的市民來自於各個行省,也就是被征服地區,而且大部分都是被解放的奴隸們的後代,他們說著羅馬人的拉丁語,從事著各個行業。因此湧向達契亞的羅馬移民其實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文化羅馬人”。
另一方面,由於羅馬帝國當時仍然實行普遍兵役制,羅馬的男性公民在退伍後都會得到一塊土地。隨著帝國的擴大,老兵們被分配到邊遠地區,成為各個行省的地主。達契亞也有很多這樣的老兵,他們既是當地的地主,又是各級行政部門的官吏。
▲戰士們為羅馬帝國征戰一生,最主要的獎賞便是土地
在達契亞的城市裡,羅馬人的數量超過達契亞人,在農村則相反,羅馬來的地主僱傭大批達契亞人耕種土地。於是,達契亞人開始學習拉丁語,併為帝國服兵役。
公元212年,羅馬皇帝下令將羅馬公民權授予所有帝國境內的自由民,達契亞人自然也包括在內。身份上的平等更加增進了達契亞人與羅馬人的交往,通婚越來越多。
經過數代人的融合,形成了一個講拉丁語、夾雜一些達契亞詞彙的達契亞—羅馬人,他們在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上更接近羅馬人,仍然保留著達契亞的古老傳統。
▲每年6月23日是達契亞傳統節日仙女節,如今羅馬尼亞仍然保留著
正在此時,擴張到極限的羅馬帝國進入了衰退期,來自東歐和中歐的遊牧民族不停地衝擊著帝國的巴爾幹邊境。為了利用多瑙河作為北部防線,以節省帝國的防守兵力,達契亞行省就這樣被放棄了。
從公元271年開始,羅馬貴族、高級官員和富人陸續離開達契亞,普通的達契亞—羅馬人無處可去,不得不一邊抵禦蠻族的侵襲,一邊在這片祖先的土地上頑強地生存下去。
▲從放棄達契亞開始的衰落,到如今羅馬帝國只剩下遺址供後人憑弔
達契亞雖然被帝國拋棄後,也曾經被多個蠻族短暫地統治過,但羅馬帝國仍然與其接壤,達契亞的“羅馬化”還在繼續。尤其是公元313年基督教成為國教後,絕大部分達契亞—羅馬人很快皈依了基督教。
帝國衰落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由兩個兒子分別繼承,帝國由此陷入分裂。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所滅。
▲公元395年帝國分裂時,達契亞早已被排除在版圖之外
東羅馬帝國曾經在公元6世紀中期試圖收復西羅馬帝國的領土,並差一點取得成功,但終究功虧一簣。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不得不轉移到希臘,由此開始了“希臘化”進程。
羅馬帝國的發源地變成了日耳曼人的領地,當日耳曼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接受基督教,認可羅馬教皇的地位後,留在這裡的原羅馬公民逐漸日耳曼化,很難再說是“羅馬人”。
達契亞一開始與其他行省並沒有什麼不同,被成功的羅馬化。後來又恰恰因為很早被拋棄,而避免了日耳曼化和希臘化。這才是他們成為“羅馬人”後裔的主要原因。
三、羅馬尼亞民族形成
公元7世紀,東羅馬帝國對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遭到了南斯拉夫人的衝擊。這些來自東歐平原的南斯拉夫人佔據了多瑙河南岸的大部分土地,完全隔斷了達契亞和東羅馬帝國的聯繫。
南斯拉夫人同化了保加爾人,成為巴爾幹半島上的最強大勢力。令人驚訝的是,達契亞人不但成功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特點,還反過來同化了一部分斯拉夫人。
▲羅馬利亞南北方向都是斯拉夫人國家,西邊是匈牙利
除了達契亞—羅馬人在文化上高於仍處在部落社會的斯拉夫人,使他們很難認同尚處於早期的斯拉夫文化外,達契亞的特殊地理環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高聳的喀爾巴阡山脈橫亙於達契亞境內,阻礙了各蠻族侵入巴爾幹半島的通道,使他們不得不從更靠西的潘諾尼亞平原或黑海沿岸的平原繞道,更無法完全擊敗達契亞—羅馬人。
▲喀爾巴阡山擋住了蠻族的入侵通道,同時也給羅馬尼亞人帶來庇護所
達契亞人的祖先原本就是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再加上後來從羅馬帝國學到的軍事技術,肥沃的達契亞又擁有豐富的人口資源。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便形成了一個強悍的民族,能夠抵禦住南斯拉夫人的侵略。
因此,達契亞—羅馬人同化一部分南斯拉夫人後,他們使用的拉丁語加入了大量的斯拉夫詞彙,最終形成了羅馬尼亞人,成為現代羅馬尼亞民族的前身。據史學家估計,這個過程是在公元9-10世紀徹底完成的。
四、羅馬尼亞國家主體形成
羅馬尼亞民族形成的同時,東羅馬帝國也完成了希臘化。很多史學家認為,羅馬文化本身就是希臘文化的一部分。羅馬人雖然將希臘納入自己的版圖,卻在精神上被希臘人所征服。
在分裂前,帝國內部一直同時通行拉丁語和希臘語,所有公文都有兩個版本,東部各行省更是以希臘語為主要的官方語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以拉丁語為母語的地區全部淪陷,拉丁語的重要性和普及率急劇下降。
▲羅馬尼亞的東正教堂,宗教是聯結東羅馬帝國的主要紐帶
公元7世紀,東羅馬帝國宣佈官方不再使用拉丁語。昔日的羅馬各行省中,只有羅馬尼亞人保留了拉丁語。不過,由於蠻族切斷了陸地通道,羅馬尼亞人無法與羅馬教廷保持聯繫,因而在宗教上完全受到東羅馬帝國的控制。
公元11世紀中期,使用希臘語的君士坦丁堡教廷正式與使用拉丁語的羅馬教廷分裂。君士坦丁堡教廷從此被稱為東正教,羅馬教廷則被稱為天主教。當然,他們之間的分歧絕不止語言,在教義、傳教權力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矛盾。
▲東羅馬帝國版圖變遷動圖,曾經差點恢復整個羅馬帝國
東正教是東羅馬帝國的國教,靠著帝國的文化和軍事實力,南斯拉夫人皈依了東正教,羅馬尼亞人自然不會有其他的選擇,這也是羅馬尼亞人與東羅馬帝國唯一的聯繫。
在隨後的幾百年裡,羅馬尼亞人中的貴族漸漸變成封建領主。由於羅馬尼亞的地形被喀爾巴阡山脈割裂,因而在山的西、南、東三個方向分別形成了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三個公國。
特蘭西瓦尼亞公國在12世紀被匈牙利征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公國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在15世紀向奧斯曼帝國稱臣,全部失去了獨立地位。
▲羅馬尼亞最主要的三個公國
五、羅馬尼亞國家獨立
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給全歐洲帶來了思想解放和民族獨立熱潮。隨著奧斯曼帝國衰落,英法俄等歐洲強國為了增強各自在巴爾幹的影響力,支持被奧斯曼統治各民族的獨立運動,羅馬尼亞人趁此機會展開了獨立鬥爭。
1862年2月,一同處於奧斯曼統治下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共同組成“羅馬尼亞王國”,這是“羅馬尼亞”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獻裡,成為國家的名稱。
▲羅馬尼亞國旗和國徽
東羅馬帝國覆滅後,處於帝國上層的“羅馬人”,消失得比一千年前的西羅馬帝國還要快。除了大部分死於戰爭外,倖存的“羅馬人”很快被其統治下的各個民族同化。
而羅馬尼亞人因為保留著東西分裂前的“羅馬人”血統和文化習俗,使用拉丁語,所以被其他民族稱為“羅馬尼亞”,即“羅馬人的地方”。現在,這個稱呼終於成為了他們國家的名字。
▲羅馬尼亞民族服裝
“羅馬尼亞王國”的建立,意味著羅馬尼亞人民族獨立的開始。但此時的“羅馬尼亞王國”仍然附屬於奧斯曼帝國,趁著1877年的俄土戰爭,才宣佈脫離奧斯曼帝國。
1880年2月,經過不懈的鬥爭,“羅馬尼亞王國”被全歐洲承認,正式成為獨立國家。一次大戰中,羅馬尼亞向奧匈帝國開戰,並在戰後收回了特蘭西瓦尼亞。1918年,羅馬尼亞終於實現了全部領土的獨立。
▲羅馬尼亞古建築風情園展示各時期的羅馬尼亞建築風格
獨立後的羅馬尼亞又經歷了二戰、加入與退出蘇東陣營、並在2006年加入了歐盟。領土雖然有所變遷,但歷史上的羅馬尼亞各公國基本上都保留了下來,形成統一的羅馬尼亞國家。
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至今仍在影響著現代歐洲人,但這個帝國沒有任何直系繼承者,只有羅馬尼亞民族可以算是它的餘脈。當初決定拋棄達契亞行省的那一刻,羅馬皇帝肯定不會料到這個結局。
長期作者|霈霖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