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2020年春节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发布,多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疗救援队伍纷纷赶赴武汉,面对疫情,我们团结一致,响应号召,共同隔离!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情感瘟疫”。

一种流行病持续的压力会引起我们的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的变化,这往往是“应激”的标志。“应激”是指当一个有机体面临的事件,如这次爆发,破坏了自己的平衡和承受能力,或超过了我们的反应能力时,产生的应激反应模式。由于这种流行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仍在发展,人们往往处于慢性压力状态。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分享了一些抵制新型冠状病毒心理保护的知识,希望对大家给予一定的帮助。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有各种情绪,生理,思维,行为的变化呢?

1,情绪反应

焦虑和恐惧:从疫情开始的数据显示,由于病毒的未知传播和致命性,我们超过50%的人感到焦虑和恐惧,总是担心肺炎会降临到我们或他人的头上,甚至对此我们能做什么都感到不知所措和不确定,很难放松。

怀疑、疑病:从暴发开始的数据显示,大约20%的人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型肺炎,由于病毒和流行病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对自己或他人的健康产生更多的怀疑,甚至在我们去医院的时候会对各种检查和医生的结果产生怀疑。

悲伤、抑郁:从流行病开始的数据表明,超过10%的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疫情的持续严重和持续,我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绝望,对父母和亲人未能采取保护措施感到委屈和悲伤,仿佛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这些会让我们感到悲伤,沉浸在痛苦中,对生活失去兴趣,变得更有可能哭泣。

愤怒:我们也会被原来的生活/学习/社会节奏和计划的破坏、原本便宜的供应品价格的急剧上涨、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病人的逃亡所激怒、愤怒和愤怒。

愧疚:虽然很多人远离疫区,没有生病,但可能因为疫区传来的消息和亲友健康的波动而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甚至认为患病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波动性:在流行病和其他压力和事件中,我们的情绪变得更不稳定,更容易受到冲击或恐慌。

2,生理反应

压力不仅仅会造成心理困扰,它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从爆发开始的数据显示,超过20%的人经历了对爆发压力的生理反应。如腹痛,腹泻,无明确原因的身体疼痛,以及身体变化如胸闷,出汗,寒战,震颤,肌肉抽搐等。

总的来说,这些反应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人们需要区分他们对压力的生理反应和对疾病的生理反应。如果自己的生理反应不确定,可以参考疑似感染相关症状,或者在线平台咨询。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3,思维回应

压力对我们心理的影响也体现在我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内容上。由于我们的怀疑,产生解释信息、夸大严重后果和低估我们的反应能力的倾向,我们对自己或其他人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如果我们咳嗽两次,我们立即怀疑我们有肺炎。这个想法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消失,我们对感染肺炎的严重后果感到无法控制。

在压力下,我们的行为会随着情绪、生理和思维的变化而变化。

避免行为:我们会停止去医院、超市、菜市场等地方,因为我们担心病毒和爆发。

强迫行为:因为压力大,我们会变得多疑,想要更多确定性,所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强迫行为,比如频繁,连续洗手,持续喷洒酒精消毒,不断检查口罩的佩戴情况,不断刷手机获取最新信息等等……高度警惕,过分担忧,看到任何相关消息,都应该转发给身边的人!

睡眠变化:没有办法休息或放松,随时关注疫情信息

人际关系的变化:由于心理的变化,我们在与人的交流中(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网上的),冲突更多,或者更疏远,只是想独处,拒绝别人的帮助或无法帮助别人。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轻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呢?

1,接纳改变

这种流行病的持续存在将使我们处于“应激”状态,上述变化是我们应激反应,这是正常的!这是我们的身体准备在应对变化,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在压力,而不是我们是脆弱和错误的。

疫情的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调动全身力量,以更好的态度面对和应对疫情的问题和挑战!而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我们才能更认真地看待疫情现状,更积极地采取各种防护措施,比平时更注重自己和身边人的卫生,为疫情的防治做出越来越有效的准备。

2,更好地与情绪相处

接受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接受我们自己的情感变化。在流行病的压力下,我们会有与以前不同的情绪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我们以前面对压力时使用的情绪应对方法。如果它现在还有用,你可以继续使用它。此外,我们可以尝试合理地发泄情绪,比如做一些室内锻炼,把我们的烦恼和焦虑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撕下来。

当我们累的时候,照顾好自己,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缓解我们的情绪,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康复,更好地帮助别人。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3,思维策略

由于流行病的压力和情绪,我们可能陷入一个奇怪的思维圈,比如对许多事情想一个单一的结果,这往往是不好的。我们也可能无限夸大不良结果的可能性,低估了我们所能做的和改变的。比如我喉咙发痒,一直在咳嗽。我要去医院吗?此时,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我们能想到其他的结果吗?如果这是另一个不那么糟糕或更好的结果,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最糟糕的结果不是100%,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呢?支持更好结果的证据是什么?如果是别人会这么想吗?我最近感冒了吗?冬天是感冒的高发期,去医院会引起交叉感染,不一定是肺炎,我感冒时似乎不会马上去医院,多喝热水,适当锻炼身体。

通过这些自我提问和自我回答的方式,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想法更加灵活和实用,缓解我们的情绪,更好地处理压力。毕竟,我们都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我们的观点和想象,以及现实如何,往往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4,行动战略

在行动中,我们可以尝试在当前的混乱中恢复原来的生活节奏,制定像原来的生活节奏一样的计划,并执行它们,以获得稳定和控制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做体力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来缓解我们的焦虑,如室内锻炼、做家务等。我们可以试着回到我们以前养成的习惯,例行公事行动,找到对我们生活的控制。

如果你感到压力和情绪化,你就不能专注于你的生活节奏。你也可以试着用笔和纸来记录你的时间表,或者制定计划。这些计划可以是你通常会做的让你感觉良好的事情,比如做室内运动,阅读,看电影,做作业等等。切记不要把计划做得太满,以免因为计划不能完成而造成新的自责,每天给自己安排2-3个简单的任务。

当然,如果你不能完美地执行所有的计划,那就无所谓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稳定,重新获得控制权,而不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完美地做每一件事。

最后,尽量控制你每天摄入的信息不超过一个小时。睡觉前不要太注意信息,不要听,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噪音。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对这新型肺炎的情绪和生理反应是正常的。这些反应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建立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在预防感染方面更加小心。

如果恐慌心理过度,持续时间过长,或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如果你觉得你不能摆脱它,不能帮助自己,那就寻求帮助。比如找可靠,值得信赖的朋友聊聊,或者联系心理咨询师。


疫情下,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的瘟疫”,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最后,对于停课不停学的学生有一些提示:

1,继续制定自己的周计划册,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记录寒假期间发生在你身边的美好时刻。(例如:与父母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3,定期定量使用手机,学会控制手机,而不是让手机控制你。

4,做好新学期的预习工作,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希望你知道如何原谅你的“无能”,但同时要守住你的界限;保持你的头脑,防止情绪疲惫;不要太恐慌,不要放松太多。

必要时,知道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我是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从事心理情感咨询15年!遇到心理,情感,亲子教育等方面问题,请关注并私信我,让我来帮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