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后能晋嫔妃的位份吗?各朝各代有何区别?

用户126359409


太后自然是可以晋升嫔妃的地位:

因为在中国人眼中,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孝是纲常之首也是最基本的。长辈对晚辈永远具有威严,并且晚辈还不能怠慢,忤逆长辈。这是中国几千年家庭的样本,朝廷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底下百姓的楷模。

再说一说皇太后的一些特权,皇帝在面见太后的时候,没有太后发话,连坐下来的资格都没有!皇帝的后宫,也都是由皇太后来负责的,甚至连皇后,皇太后都有资格,可以去代替皇帝进行选择。太后也可以将其他人升为皇后,或者是贬低其地位。

清朝太后权利甚至大到能废除皇帝:

清朝的太后,不仅地位高于皇帝,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暂时废除或者永远的废除皇帝!这也是光绪为什么这么害怕慈禧的原因。再一个,很多皇帝初政时,年幼,需要有人扶持,最好的人选,那就是皇太后,因为是自家人(相比大臣)。





迩冬TL


太后有两点突出的特征,一是丈夫去世了。二是儿子或侄甥辈后人荣登大宝。鉴于帝王母亲或尊长的身份和地位,太后被称为“天下养”,其尊贵地位是包括后宫之主在内的皇后等任何嫔妃不能比拟和企及的。宗法制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制度,因此,太后在任何朝代都受到了无差别的尊崇,无特殊原因,几乎没有任何例外,之所以如此,大概有如下原因。一是“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和施政需要。二是“母以子贵”的文化传统。三是君王安放灵魂、慰籍心灵的精神需要。








徐大乎


当然可以。

太后一词是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一般会以一下情况成为太后:

1. 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无生母,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先帝皇后皆无,则以抚育皇帝的先帝嫔妃为皇太妃,有时也加封为皇太后;

2. 皇帝以庶子继位的,则以生母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则并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但是生母身份过于低微的,不能称太后,最多只能被尊为皇太妃;

皇帝以旁支入继的,以继母(先帝皇后)为皇太后,且须认继母为嫡母;

3. 继位皇帝与先帝同辈、甚至较先帝为尊辈的,则以皇帝本人的法定母亲为皇太后,至於前朝皇后则由继任皇帝恭上徽号,称某某皇后,如明朝的[懿安皇后]和清朝的[嘉顺皇后]。

 

在宗法制前提下,皇帝以“孝”处理家事,太后当然就是后宫的“至尊”,如果说皇后是皇帝的“管家”,那“管家”的母亲发话了,管家能不听吗?当然这个家事一般得是普通的家事,毕竟皇帝的家事往往会成为国事,比如选皇后。

假如太后想要晋升后宫某位嫔妃的位份,当然可以一份懿旨传达下去,除非太后和皇帝不和,皇帝非要和太后对着干,这个时候就要看看哪个势力大了。虽然说皇帝是天下至尊,但是如果至尊并没有获得和身份相符的权力,那皇帝说话也不好使啊。比如同治皇帝,明明喜欢的是自己的皇后阿鲁特氏,慈安也喜欢这个皇后,奈何同治的亲妈慈禧喜欢慧妃,于是看皇后不顺眼,处处针对皇后,甚至有“掌掴”“逼迫皇后自杀”这样的宫闱秘闻流传至今。再比如光绪皇帝,被迫娶了自己的表姐、慈禧的侄女,喜欢的珍妃也被慈溪不待见,可是没办法啊,后党势力太强了。所以说,正常情况下太后可以下旨晋升嫔妃的位份;太后势力强大的情况下,那就更不用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