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如何應對“日本腦炎、德國麻疹”?與一位留學生朋友的聊天 )有若干留言,希望我推薦倫理學的書。實話說,我早都記不住自己看過哪些書了,而且我也不建議大家去捧起各種大厚本鑽研,儘管它們的確是經典。
今天我簡單談談倫理學若干基礎問題。按照我個人經驗,想明白這些問題,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日常生活了。如果你看完還有更多興趣,再去找倫理學的書來看無妨。
不過我還是要聲明: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倫理學關心什麼問題?
倫理學關心的是“人”的問題,或者更具體說,是人如何與同類相處的問題。
大自然有許多強大的力量,狂風可以把大樹拔起,海浪可以把大船掀翻,獅子可以瞬間咬死羚羊斑馬,蛇可以讓自己大許多倍的獵物窒息。
但是,人的力量與此都不同。普通人在自己家裡看到講述苦難的文字,可以為遠在天邊的人流淚;健壯的小夥子向美女表白遭到拒絕,萬般難受卻不能強迫對方;縱然是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也會出現“吃飯時不打槍”的默契…… 這些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人之所以特異於自然,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就在於人和人相處時有一套超越自然法則的行為規範。
這些規範到底是什麼?它們是怎麼來的?它們是否合理?這就是倫理學關心的問題。
倫理包括哪些部分?
在我看來,倫理主要包括三部分:價值、原則、目的。
價值是最簡單的。你為什麼愛吃蘋果不愛吃橘子?他為什麼愛打羽毛球而不愛打乒乓球?有閒暇時間我為什麼不去打遊戲而是看書?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有不同,但它們都反映了行為人的價值。
價值是一個譜系,不同的選擇在譜系上佔有不同的地位。你愛吃蘋果勝過橘子,則在你的價值譜系上,蘋果的位置高於橘子。他愛打羽毛球勝過乒乓球,則在他的價值譜系上,羽毛球的位置乒乓球。我喜歡打遊戲勝過看書,因為在我的價值譜系上,打遊戲的位置高於看書。
同一個選擇在不同人的價值譜系上位置不同,這很正常。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是如此。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相對穩定的價值譜系:你不能上午說喜歡蘋果勝過橘子,下午又說喜歡橘子勝過蘋果;前一秒說“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下一秒又說“自由一文不值”。因為顯示你的價值譜系是紊亂的,外人也無法預測你的行為,也就無法跟你打交道。試想,你之前說最喜歡蘋果,朋友專程買了蘋果來看你,可是你卻突然變卦,把蘋果貶得一文不值。這樣的事情多了,朋友估計沒得做。
價值之下,支撐它的是原則。原則雖然沒有那麼外露,但其實在更深的層次上支配著價值。
你喜歡吃蘋果勝過橘子,原因可能是你怕酸,或者你喜歡爽脆的口感。無論“怕酸”還是“喜歡爽脆口感”,都不是僅僅侷限於比較蘋果和橘子的場合,還可以延伸到其它場合。換句話說,原則具有遞延的特徵,可以用來推理。知道你喜歡蘋果勝過橘子的理由是怕酸,那麼也可以推斷出你大概更喜歡西瓜而不是李子。如果你的理由是喜歡爽脆的口感,也可以推斷出你大概更喜歡脆柿而不是西紅柿。
有時候,原則還可以顛覆價值。你喜歡蘋果勝過橘子,但多年未見的老友帶了橘子來看你,你仍然會笑臉相迎,因為“禮輕情意重”。你喜歡金錢,但不義之財在面前你仍然拒絕,因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所以我們在交流時,萬不可聽到別人說了自己不喜歡的話,就輕率把人打入另冊。大家表述的通常只是價值,沒有搞清楚背後的原則之前,你並不知道分歧有多麼小,或者多麼大。有可能人家和你志同道合,只因為一點小分歧就被你劃清了界限。也有可能人家和你貌合神離,你卻一直矇在鼓裡。
還有一些人是沒有原則的,也就是說他們雖然有價值判斷,但體系是紊亂的,你找不到背後的邏輯。所以用“如果…那麼…”去詢問,只能得到氣急敗壞的咒罵。對這樣的人,一刀兩斷是最好的選擇。
在價值和原則之外,還有個更遠一點的概念,那就是目的。
所謂“目的”,是關於人生意義的根本性認識,比如“人生就是要多賺錢”,再比如“人生就是要投入為全人類解放而奮鬥的壯麗事業”。或者用物來做比喻,燈塔的目的就是照明。照明這個目的明確之後,再去研究和了解物理、氣象、工程等等學問,搞清楚其中的客觀規律,最後落實為建造燈塔的一系列具體抉擇。
這樣看來“目的”確實很高深,所以流行的目的大多都是由智者提煉的,比如蘇格拉底說要活出經過檢驗的人生,佛祖說人生意義是苦難修行求得內心平和,理查德·道金斯說人生意義就是通過繁殖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你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討論,談到這個層次一般都結束了,大家不會選擇繼續。比如討論性犯罪,如果有人說“這是我的生物本能要播撒我的基因,非我所能控制”,基本就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了。
總的來說,目的或許比原則埋藏得更深,然而只有確定了目的,價值和原則才能順道展開。
道德和倫理有什麼區別?
日常生活中經常討論“道德”,也時常出現“倫理道德”。那麼,道德和倫理是同樣的嗎?二者有什麼區別?
在我看來,“道德”是由價值和原則構成的規範體系,選擇道德,你就有相對穩定的原則,而不會發生價值觀的錯位。如果你相信的道德是“要做一個誠實的人”,那麼日常你可能做到儘量誠實,甚至在不得不撒謊的時候,也會選擇“顧左右而言他”,而不是臉不變色心不跳就編出一套謊言。
許多人說“簡單做個有道德的人就夠了”,大部分情況下是沒錯的,“有德之人”也是廣為稱頌的。唯一的問題是,道德原則可能會彼此衝突。比如“除惡務盡”就與“得饒人處且饒人”衝突,“以牙還牙”就與“以德報怨”衝突。如果用“衝突”有點誇張的話,那麼起碼可以說,不同原則會在交界的地方發生碰撞。
怎麼辦?
一旦你開始思索“怎麼辦”,就進入了倫理的領域。如果說道德是一套規範體系,那麼倫理就是關於這套規範體系“為什麼”的思考。
在倫理的領域裡,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套套的律令,而是一群群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除惡務盡”,又為什麼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在什麼情況下它們會衝突,衝突了怎麼辦?同樣,我們為什麼要“以德報怨”,又為什麼要“求同存異”,在什麼情況下它們會衝突,衝突了怎麼辦?……
討論倫理問題有哪些要求?
當然,人人都有權利談論上面說的倫理問題。但是要談得好,談得“有道理”,談得讓人信服,起碼要經過倫理學的基本訓練。這種訓練,既包括邏輯的部分,又包括心理的部分。
邏輯的部分在於,你必須搞清楚道德原則的來龍去脈,以及它的內涵和外延。它是從哪裡來的,如何發展的?它適用哪些問題,不適用哪些問題?在你進行推導的時候,是否確認了整體邏輯是自洽的,中間沒有突然錯位,也沒有斷裂?
比起邏輯的部分,心理的部分對人的考驗更大。因為一旦我們開始審慎用邏輯來思考,必然會發現許多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方——畢竟人是理性和感性的混合體,誰都不可能絕對理性。所以我們都有很大概率遇到自己不喜歡甚至難看的結論(有時候甚至會讓自己暴怒)。這其實很正常,科學的境遇也是一樣,承認科學就意味著自己不會永遠正確,就意味著他人必然有能力用客觀手段證明“你錯了”。
所以討論倫理必須心平氣和,必須要知道,只有能清醒意識到自己的本能和慾望,而且有意識地克服本能和慾望,才有可能繼續探索。只希望得到簡單結論,或者只希望讓自己“爽”的人,可以不必關心倫理學。
當然,討論倫理也離不開勇氣。某種程度上,倫理類似一間暗室。你不打開它,就在暗室之外生活,大概也不會過得多差,甚至可能在世俗的意義上非常成功。然而你打開它,走進去摸索,很可能並不會過得更好。
那麼,你還要打開這扇門,走進去嗎?
我的答案是“是”,因為在我看來,滿足本能和慾望當然能帶來滿足,但它們也受到相當多的限制,比如會受到客觀條件限制,也可能成為他人不自覺的工具。然而本能和慾望之外的世界是非功利,也不是互相競爭的。所以在這裡有個好處,你投入多少就可以收穫多少,既沒有那麼多厄運降臨,也不會動了人家的蛋糕。
唯一的問題是,那收穫未必是金錢,很可能只是精神健康,感覺生活“有意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