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力打造研究型醫院 未來醫院裡有醫生還有科學家和工程師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一位好醫生治療的病人有限,一項好的臨床醫學研究則可以幫助無數人。昨天,市科協舉行的“藍色浦江”學術年會聚焦“智慧醫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會專家紛紛帶來上海各大醫院探索研究型醫院的最新嘗試和成果。未來,醫院裡不僅有白衣天使,還要有科學家、工程師。

匯聚全球最高醫學科研水平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2019年度科研經費超過10億美元,年均開展1200項臨床試驗項目。目前,國內還沒有醫院有如此鉅額的科研投入,不過許多醫院都在向研究型轉型。例如,“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搭建完善了三個高水平研究平臺,包括原始創新平臺、臨床研究平臺和交叉研究平臺,越來越多醫生既是醫生又是科學家。”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說。

據介紹,自2017年起,市九院啟動臨床研究型多學科團隊建設,截至2019年共有臨床研究型多學科團隊36個,開展病例數3000多例。“開展更高水平的臨床研究,通過臨床研究形成某一疾病的臨床診治新技術,提出某個疾病的國際指南和共識,引領國際治療方向,這是很好創新機制。”近期,口腔醫學領域世界頂級科學家 Maurizio S. Tonetti 教授正式受聘為院級臨床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醫院建有臨床研究型病房,開展Ⅰ期藥物臨床試驗和創新臨床研究。

上海著力打造研究型醫院 未來醫院裡有醫生還有科學家和工程師

圖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介紹研究型醫院的創新探索

經努力,市九院已形成較好的創新轉化氛圍,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迅速攀升,“九院模式”作為臨床醫學轉化典型案例,寫入了 2019 年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在專利轉化方面,近幾年九院轉化專利56件,協議總金額達1.39億元。臨床研究項目得到廣泛開展,在研註冊臨床研究項目 404項,其中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 113項。”

工程師走進醫院,醫生同時也是科學家,醫工交叉,多學科交融......這也許是當代醫學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徐建光在演講《中醫藥科技創新賦能“康養”產業發展》中指出,重大疾病、慢性病、老齡化對現代醫學提出了重大挑戰。目前,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約達3億,高血壓、脂肪肝、腫瘤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對死亡率居前10位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對於非傳染性慢病的發生,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作用遠大於生物學因素。

因此,關注全生命週期,從治已病迴歸“醫未病”,推動著當代醫學模式轉變。在此過程中,中醫藥獨有智慧。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21世紀人類醫學的發展方向將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這與中醫藥辨證論治的治療方法和以“治未病”為指導的綜合調理養生保健方式不謀而合。此次抗擊新冠肺炎,中西醫並重、融合救治的中國策略、中國經驗發揮了巨大作用。中醫藥在當代生命科學前沿探索、應對當代面臨複雜疾病為主的健康挑戰等方面,將可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鏈接:

“藍色浦江”學術年會,創辦於2006年 9月。14年來,“藍色浦江”學術年會從科技出發,立足上海全局和區域發展的需求,探討科技與人文、社會等交互融合,為加強市區聯合、區區聯動,提升中心城區科技創新能力,為搭建良好的學術平臺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今年年會由黃浦區科協主辦,並納入“上海科壇”系列學術活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