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何以為家》:生而不養 哪裡是家?


豆瓣9.1《何以為家》:生而不養 哪裡是家?

電影《何以為家》宣傳圖

《何以為家》曾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提名與2019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電影提名,今年4月29日在我國內地上映。

這部耗時5年製作的電影圍繞12歲的男孩贊恩所經受的磨難逐一展開,真實的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女導演納迪·拉巴基用真正的同理心和耐心將一段極度壓抑而又悲傷的故事通過鏡頭一幀幀的向我們展示出來。

看完之後,胸口像壓了一塊巨石,久久不能走出來。有對主人公贊恩的堅強心疼、有對其父母生而不養的憤慨、也有對黎巴嫩殘酷社會現實的無奈。

豆瓣9.1《何以為家》:生而不養 哪裡是家?

贊恩在法庭上

出於本能的生育,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我想起訴我父母”“為什麼要起訴父母?”“因為生了我”影片一開始,贊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12歲的贊恩在一個租來的水管時常爆裂、滿地蟑螂老鼠的破房子中長大,每天聽父母為了雞毛蒜皮吵架。贊恩作為家裡的長子,一邊為了養活自己被迫給當地的雜貨商送貨,拖著比自己個子還高的輪車搬運重貨,一邊幫著生活一團糟的父母照顧其他6個小孩。

即便如此,贊恩11歲的妹妹薩哈還是被當做童媳賣給房東,以換取低廉的房租。彷彿在這裡,女孩是一種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一種工具,負責賺錢養家,照顧更小的孩子。

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換錢的商品和免費的勞動力,導致孩子們從一生下來要面對的便是無盡的苦難。

有人曾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考試,卻唯獨做父母不用持證上崗”。

當法官在法庭上向贊恩的“妹夫”詢問11歲的女孩是否可以結婚生孩子時,他回答說他的丈母孃也是這麼大就生了孩子,到現在都活的好好的。可見贊恩的媽媽在自己還是孩子時,就過早的選擇了結婚生孩子,又如何可以承擔起養育另一個孩子的重任,更何況還是在極度貧困的狀態下接連不斷的生孩子?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母親在她11歲的女兒薩哈懷孕大出血,無法救治,最終死去後,仍輕描淡寫的勸贊恩不要傷心難過,因為她又一次懷孕了,這個孩子會像妹妹一樣慢慢長大,上帝把你的“妹妹”還給你了。

正是這種不顧一切出於本能的生孩子,在傷害了一個原本鮮活的生命後仍毫無愧疚的選擇將另一個生命帶到世上,舊的悲劇的陰影還沒有散去,新的悲劇便接踵而來,週而復始,形成永不停歇的悲劇。

豆瓣9.1《何以為家》:生而不養 哪裡是家?

贊恩和“弟弟”約納斯

沒有能力撫養,生育即是經歷浩劫

非法勞工的單親媽媽泰格斯特,給主人公贊恩的,最接近“家”,在男孩的生命裡,像是火柴劃過的微光,有那麼一瞬間的光亮。她是個好媽媽,卻在現實面前無能為力。

這個可憐的清潔工媽媽,住在極其簡陋的破舊房子裡,工作時還帶著一歲的兒子,為了一張假的身份證她拼命的找工作。儘管生活困頓,哪怕自己陷入絕境、隨時可能失去自由,泰格斯特也從來沒有逃避自己為人母的責任,而是在生活的夾縫中,用盡全力去愛護自己的孩子。

被捕入獄後,被迫和孩子分離,漲奶痛到不行,邊哭邊擠奶邊說,“孩子,媽媽對不起你,你一定餓壞了”。是的,作為一個哺乳期媽媽,這個鏡頭直擊靈魂深處,其實比起漲奶的痛,讓孩子餓著見不到媽媽,才是最讓人感到煎熬的,這種錐心之痛和身體的刺痛一起時時刻刻的提醒著你。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描繪過一位貧困的媽媽在收到大兒子養父母寄回來的一張照片,照片裡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快樂的小男孩。於是,這位母親含著眼淚把自己的女兒也送給了這對養父母。

倘若有一丁點的辦法,相信這位貧困的媽媽也不會再一次做出這樣的選擇,世間的骨肉分離,最痛也不過如此了吧。

如果沒有撫養能力,冒然生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從出生起,便很有可能無家可依;更何況處在極度赤貧的社會底層,那麼無論大人小孩,生存即時挑戰,不可預知的苦難,正張開血盆大口企圖隨時將他們吞噬。

豆瓣9.1《何以為家》:生而不養 哪裡是家?

贊恩和妹妹弟弟們

一個贊恩站起來了,千萬個“贊恩”仍水深火熱

贊恩說他聽過最親暱的話是“給我滾臭小子”或者“走開混蛋”。多麼美好懂事的孩子,卻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天天生活在地獄裡,受著煎熬。

然而慶幸的是,贊恩沒有成為像他父母那樣的人。酗酒、製毒、成為奴隸、不停生育……這種輪迴似的重複的悲劇,在贊恩這裡按下了停止鍵。

影片最後,贊恩得償所願,有了自己的護照照片,露出了他唯一的一次的笑容。

可導演納迪·拉巴基通過電影的形式呈現的只是難民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多達400萬的敘利亞難民仍居無定所。而且,不光敘利亞才有難民,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說法,2018底全球有近6000萬人處於流離失所之中。

一部好的作品,帶給人的不應只是短暫的感官體驗,更多的還應是通過這部作品我們所能獲得的思考。

生而為人,在尚未做好準備,沒有能力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來時,請不要自私的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這也是我們作為人,區別於動物本能的責任。

而對於那些沒有得到上天眷顧、命運多舛的孩子,真誠的希望你能堅強的直面生活的洪水猛獸,堅強的活著,也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