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康德哲学,讲了感官系统是对现实进行信息扭曲处理的东西,我们接收到的是二手信息,所以"物自体"的真相不可被感知。

如果你相信眼见为实,那就离哲学很远而"不入此门"。要明白所见和真相之间永远隔着无法掀开的感官帘幕。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本意是古代人,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寒窗苦读破万卷然后进京赶考,古代交通不发达,这才不得不走上万里之遥以去求得进身之阶。

爱旅游的文艺骚年一看到这句带着满满古韵的雅文立刻找到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好借口,这实在是曲解,同时所见越多,很可能离智慧越远。

本文要聊聊康德的另一个概念"先验论",并结合现实衍生出一些有趣或者可怕的观点。

01脱离物质

公元前600-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很多信徒。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的勾股定理就是老毕同志第一个给出的证明。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不要小看这个学派,你想,在这么个古古古古得很的年代,大部分人饭都吃不饱,是什么样的人能不干活还整天胡思乱想搞搞哲学?那自然是社会的上层阶级。

因此这个学派就同时掌握了word和sword(思想和暴力两大武器)。

话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

说得这么复杂,其实就是发现了无理数。

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追杀,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在一艘船上被抓获。最终,学派的其他人给希勃索斯绑上巨石,将其沉入海底。

接下来将是重点,我们来看看无理数√2,这个数为1.4142135......,无限不循环。这就意味着√2这个数字随着精度的提升不断地在数轴上1-2之间摇摆,这是个无法确定位置的数。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或者说我们观察不到!但是我们通过纯粹的数理推论,可以明确得出相关的知识。到今天,已经有很多纯粹推演出来的数理模型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实际对应的物像。

那么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认知的获得是可以脱离物质的,这是一场纯粹的智力游戏。

02生态位

我们得再来聊聊感官,这里追问的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感官系统呢?

答案是生态位,是我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位置决定的。

这里举例说明。

在颜色的波长谱系中,黄色的波长范围特别短,只有15纳米的范围,而且和绿色的波长很接近。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那我们人的视觉为什么要分辨出黄色呢?因为我们需要从绿色的树木上采摘成熟的果实,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进化出区别两种颜色的能力,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再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有甜这个味觉呢?这是进化的机制让我们简单判断哪些食物能够给我们带来能量,比如水果,让我们不用思考太多就能去吃它。

为什么我们会有臭的嗅觉?比如粪便,这是因为粪便富含致病菌而且无法为人类提供多余的能量,应该远离。对于苍蝇,臭臭肯定就是香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感官系统是由于我们生存的需求而进化出来的,而所谓的需求是我们所处的生态位提出来的。

让我再举个相反的例子——退化!

深海鱼是怎么来的?很可能是由于在浅海没优势活不下去了只好往深入的海底去发展。(类似的,人类的祖先很可能是由于干不过其他的猴子,吃不饱穿不好,所以只好灰溜溜爬下树木走出非洲森林去流浪。)

在深海环境中,几乎没有光线,眼睛那真的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大部分深海鱼类的眼睛就逐渐地退化掉了,即使有的鱼类还保留有眼睛的痕迹,也没有视觉作用了。

总结下,感官系统是物种的生态位所决定的。

03先验论

先验指的是先于经验存在,这指的是我们的逻辑底层代码天然就规定好了(刻在基因里了)。

什么意思呢?比如前一篇文章提到的,人类由于要采摘果实这样单个的物体,所以眼睛能对焦,于是我们有数的概念,就自然而然会产生1+1=2这样的加法。这种逻辑是我们一出生就自带的感官系统规定好了的。

而马儿由于吃的是成片成片的草,不需要捕捉个体,所以它的眼睛不能对焦,它的感官就不需要发展出单复数的概念,那么它就不存在1+1=2的逻辑。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也就是说,人的感官系统自带底层逻辑,而认知不过是建立在这种逻辑上的衍生产物。同时,这种底层逻辑是脱离物质、先于经验存在的,我们不需要观察到相应的经验现象也能产生知识。比如即使是天生的盲人,一样可以理解并学会1+1=2。

让我再举个高级点的例子。

万物是什么组成的?是个常见的哲学拷问。

有的哥们提出是火,因为火能使万物变形。有的提出是水,因为水是万物之源。再比如我们大中华,有五行学说。

但是认知可以不断修正。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这不对,凡是肉眼能看到的东西都不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万物的组分应该是躲在物体背后看不见的东西,于是他提出了"原子说"。

原子说纯粹是思想的产物,比今天物理学真正发现原子早了2000多年。与其说是物理学发现了原子,不如说是物理学验证了原子说的正确性。

所以什么叫科学?科学其实是哲学的延伸,又叫哲科。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堆实验,不过是要证明我们认知推论的正确与否。

总结下,我们的认知可以沿着我们天生自带的先验逻辑自己玩叠罗汉,可以不带物质一起玩。

当我们在认知的低水平阶段时,物质现象可以很好地辅助我们判断认知的对错。而当我们的认知到高水平阶段时,叠罗汉大部分得靠逻辑本身自己来!

04AI

康德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知识是什么,认识到这点,我们很容易理解接下来要说的可怕事实。

谷歌实验室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AI机器人互相聊天。结果过了几个月后,两个机器人的聊天语言就脱离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了。出于恐惧,实验人员直接拔掉了电源。

康德的先验论告诉我们人类将来是怎样被AI甩开十几条街的

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把人工智能技术分为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智能手机,汽车导航。随后是强人工智能,智能水平与我们人类旗鼓相当。再下一步就是远超我们的超人工智能。而只要AI的智能水平与我们人类齐平之后,只需要三个半小时,就进入超人工智能阶段,然后迅速与我们拉开几十个智慧台阶。

智慧台阶是什么概念?我们人类只比猴子高一个台阶,猴子比猪狗高一个台阶。

如果知识的本质,就是逻辑的自我堆叠,那么以计算机远超人类的强大算力,人类将来被甩开十几条街的场景绝不是危言耸听。

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