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定国与亡国都离不开两位摄政王。一位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另一位是爱新觉罗·载沣,两位都是辅助幼帝的股肱之臣,但多尔衮是大清的开国重臣,载沣却是大清的亡国摄政王。

一、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弟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之后多尔衮继续升迁,被封为正白旗旗主、和硕睿亲王。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死后,手握重兵的多尔衮为避免八旗的分裂,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定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两个月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鞭尸。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戎马一生,死亡被顺治掘坟,可能是因他与孝庄皇后的绯闻关系,令顺治对他恨之入骨,另一原因是多尔衮大权在握,有篡位的风险,而死于意外也让顺治松了一口气。史料记载多尔衮具有多重性格,在摄政初期顾全大局、治军较严,后期则独断专横、脾气急躁、耽于享乐。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二、多尔衮是奠定清朝国业的第一人

1、力争迁都

他主张迁都北京,以巩固清朝对中原的统治,他明确提出“迁都于此以定天下”的主张,体现了其定鼎燕京、统一中国的想法和决心。在给顺治皇帝请求迁都的奏疏中说:“仰荷天眷及皇上洪福,已克燕京。臣再三思,惟燕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今既蒙天畀,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则宅中图治,宇内朝宗,无不通达,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赐四方和恒之福,伏祈皇上熟虑俯纳焉。 ”

2、实行强硬的政策维护满族阶层的利益

此外,进驻中原后,多尔衮以铁血手腕强制实行剃发令,坚持实行首崇满洲的民族同化政策,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颁布逃人法,确保了满族的统治地位、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3、任用明旧臣,建立满汉合璧大一统王朝

迫使中原汉民归附清朝,彰显了清朝的统治权与以满制汉的民族征服思想。多尔衮征服中原统一天下的思想,是当时满洲贵族的主体思想,并被认真地贯彻执行。他曾在顺治帝的登基祝文中指出:“我皇祖宠膺天命,肇造东土,建立丕基。及皇考开国承家,恢弘大业,臣少眇躬,绩兹鸿绪,值明柞将终,奸雄蜂起,以致生灵涂炭,俊望来苏。臣钦承祖宗功德,倚任贤亲,爰整六师,救民水火,扫除暴虐,抚辑黎元,内外同心,大熏克集。 ”多尔衮实现他的统一思想采取的措施首先是积极吸收和拉拢汉族上层人才进入清政权,与满官一体办事,他故明官员的态度,充分表明多尔衮对于人才的重视。“古来定天下者,必以网罗贤才为要图。”是多尔衮的标准。除了重用故明官员外,多尔衮下诏各地举荐隐士贤才,以解决京城各衙门的人才之需。建成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满汉合璧的大一统清王朝。

4、清因明制,崇尚儒学

清朝保留和沿袭了明朝原有的各级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采取整饬吏治、蠲除三饷、免驿站加派、整顿赋役制度等措施,对清除明末积弊、廓清前朝陋习。最后是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尊孔重儒,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多尔衮对大清的贡献是奠定巩固了满清政权,对奠定清朝的基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多尔衮对清初各种政策的施行,就没有清朝二百多年各项政策的基本格局。他还建立了国家秩序,减轻了百姓负担,维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三、载沣的上位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死去,相隔不到20小时,溥仪即位称帝,载沣则成为中国实际的统治者。载沣是在清王朝岌岌可危、内廷宗室矛盾重重、朝堂朋党纷争、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情况下,坐上监国位置的。外部列强凌辱,可以说是大厦将倾。被后世认为“性格懦弱,才疏识短,难当大任”的载沣,登上监国大位后却一反常态,展示出了娴熟的政治斗争手腕。上任之初,他肃清皇室异己,联合立宪派打击极端保守派铁良和激进立宪派端方,罢黜朝廷权臣。通过这一系列相当有魄力的举动,25岁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树立起了个人权威,基本上握紧了清王朝的大权,其政治手腕之高明可见一斑。在完全掌握权力后,载沣开始大刀阔斧地改组军事机构,将军权一步步从地方督抚手中集中到中央的陆军部,再由陆军部集中到以他为核心的皇族手中。他多次强调:“欲使皇室强盛,必先集中兵权;欲使国家富强,必须重视武备。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四、罢免袁世凯为其退位让权埋下祸患

当时,袁世凯在晚清政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掌管着北洋兵权,尤其是他背后还有列强的支持,而且袁世凯有极大的野心,面对羽翼丰满的袁世凯,载沣对此十分忧虑,他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出于稳定局面考虑,载沣放弃了杀袁的念头,以“现患足疾,步行维艰”为由,将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但此时的袁世凯已有渐移国祚之虞,罢免他对形势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反而是放虎归山,留下后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多省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在此内忧之际,清廷满朝文武中竟找不出一位能领兵打仗的。袁世凯一手创建北洋新军虽军力强大,却完全不听载沣这个摄政王的调令。庆亲王奕劻等人趁机向载沣保举袁世凯,而袁世凯此时正在河南老家归隐养病,观察局势。

为形势所逼,载沣只好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请他出来收拾残局。但袁世凯并不为之所动,反而向清廷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陷入政治困境中的载沣只得接受袁世凯的筹码,解散皇族内阁,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让给了袁世凯。

至此,载沣彻底交出了自己的权力,“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他回到王府时,面对全家人的哭泣,神情淡然地告诉嫡福晋瓜尔佳氏说:“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时局变换快速,袁世凯请清帝溥仪退位后,当上民国大总统。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五、载沣并不是因为无能而导致清灭的摄政王

载沣的一生,他所展现的民族气节,以及具有的政治胆识和魄力。是与其他掌权者不可相比的。民国以后,贵族和遗老中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复辟大清王朝的活动,但载沣却始终没有积极参与。1915年,袁世凯复辟,载沣说了两字评语“胡闹”。83天后,袁世凯一命呜呼。当天,载沣洒酒祭奠二哥光绪皇帝,说:“天地公道,人心公道,袁贼逆天,已遭报应。”

1917 年,“张勋复辟”,很多人登门拜访,劝说他复出重掌大权,但他从头至尾都未参与,又是两字评语“胡闹”。他也反对溥仪当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曾多次请载沣带全家搬去,均被载沣拒绝。日方人也屡次来游说载沣迁往长春,妄图借他的威望加强日本统治东北的合法性。深明大义的载沣不为所动,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径,在日寇强大的压力下照旧过着朴素的归隐生活。更重要的是他退位后赞成民主,追求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与支配欲,相比之下,他更注重生活。他很推崇白居易的一篇诗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放下权势和负担之后,载沣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后半生无病无痛。1951 年,他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魏家胡同29号。

清王朝的覆亡,一是载沣不能顺应形势,切实进行改革有关;二是载沣等未能处理好诸如袁世凯等一批汉族官僚的关系有很大联系,所以载沣在清王朝倾覆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算没有袁世凯,在清末民心离异的情况下,清朝的灭亡也是迟早的。

六、周恩来眼中的载沣

1960年1月26日,在全国政协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成员时,周恩来在谈话中提到载沣,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有利于革命。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回想当年,26岁的汪精卫刺杀26岁的摄政王载沣失败被俘后,世人都以为汪精卫必死,载沣却出人意料地予以释放,此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表现出了难得的自我控制和宽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的胸襟风度应当如载沣一样吧。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七、为何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仍有后人

从清朝的努尔哈赤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清王朝历经296年,其间,数位皇帝登基,但摄政王只出现过两位,一位是开国时期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逊帝溥仪的的父亲—载沣。冥冥之中似有定数,这两位恰好是清朝的一始一终。以为奠定大清的开国局面,另一位则交出权力,闲赋在家悠闲过活。反思爱新觉罗家族,最后能平安地实现“软着陆”,在下台后没有被赶尽杀绝,究其原因,这应当得益于载沣在掌权期间形成的宽容的政治气氛与不逆时代潮流行事有关。


清朝自始至终只有两位摄政王,前一位死后被掘墓,后一位善始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