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歧視”,青年基金是否應該給大齡博士機會?

文/蔡寧

“年齡歧視”,青年基金是否應該給大齡博士機會?

青年基金,作為青年科學工作者的啟動基金,意義非常大。

各單位普遍將是否獲得青年基金資助,作為衡量青年教師是否算學術人才的標尺,也是是否聘任高級職稱的標尺。

設立青年基金的初衷,是為了給青年人單獨提供一些機會,幫助起步階段的年輕科學工作者成長。

但是,年齡偏大的男性博士畢業生,畢業時已經33歲或更大,學術上還剛剛起步,可是卻一下子就錯過了35歲的青年基金年齡限。這樣會造成連鎖反應。沒有青年基金就評不上高級職稱,沒有高級職稱,短時間內很難申請到面上資助。既沒有基金資助,又沒有高級職稱,對個人事業發展的影響顯而易見。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求職,因為應聘單位預估到了可能的連鎖反應。

這違背了國家設立青年基金的初衷,而且似乎略微涉嫌“年齡歧視”(當然,“歧視”本質上只是存在於西方話語裡的概念)。

事實上,年齡偏大的博士往往具有一定的社會或者企業工作經歷,實際能力和事業心不一定弱於低齡博士。

建議合理化起見,將男性申報青年基金的年齡限制修改為“35歲以下;或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學術工作未滿5年且年齡40歲以下”。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蔡寧科學網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