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前些天,小编在外吃饭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在吃饭时,不小心把汤撒在了衣服上,旁边的妈妈正好看到这一幕,于是喋喋不休地给他讲起了大道理:“我说过多少回了,吃饭不能这样吃”、“你现在连吃饭都学不好,以后怎么去学更难的东西”……结果,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后,一脸委屈,眼泪刷刷直掉,但妈妈还是不顾及他的情绪,继续在说教和讲理。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这样的场景,真的让人看得心酸啊!很多父母不知道,这样给孩子讲道理,其实孩子根本没听进去,还在无形中对父母的“道理”产生了恐惧感。

一、为什么当孩子面临父母讲道理时,就如临大敌

1、“超限效应”起了作用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唠叨得太多,刺激得太多或是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烦躁,或者是逆反的心理现象。

打个简单的比方,拿我们自己来说,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了,满心欢喜地放假回家,本以为可以安静地休息一下,结果父母看不惯你这看不惯你那,不停地唠叨你,让你完全应接不暇,恨不得马上逃离。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做什么都是无意识的,如果你不停地唠叨,只会让他们觉得厌烦和反感。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2、无助感和自卑感强烈来袭

唠叨就像是一把软刀子,它会一点点割掉孩子的自信和快乐。因为父母的唠叨都是在谴责孩子做得不对,给了孩子一种负面的暗示:你不行,你不对,你不好。一旦这样的唠叨每天都产生的话,孩子自然而然会形成“我真的不行”的心理,从而变得懦弱、自卑和胆小,特别是当父母开始唠叨时,这种感觉会更甚。

3、被父母压抑了天性,打击过大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不停地说教,但是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在做这些行为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也许就是想去探索,想去感受,想去体验。在孩子的世界,有些所谓的理性,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父母若总是用说教来压抑孩子这种天性的话,无异于用黑暗在吞噬孩子的童真。一旦孩子失去了童真和想象,就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对父母的说教更是厌烦至极。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过一句话: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以及刻意感动。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父母非要采用说教的方式来管教呢?

二、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的背后原因

1、思维惯性

有些家长以前接受过太多大道理,所以现在习惯性地把道理倒给孩子。有位家长说,自己很瞧不起那些打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不能用说教解决的呢?

于是,他遇到问题时,总是很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并且讲来讲去都是重复那些话,后来孩子听烦了,慢慢变得不再听他的话。最后,当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时,也对孩子动了手,成为了自己最瞧不起的家长。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2、觉得一切都是为孩子好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做的事情不对,又看到孩子抵触自己讲道理时,都会说:“你别嫌我啰嗦,我都是为你好。”其实啊,父母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传授给孩子,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却忽视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认为父母的说教是一种精神控制,从而产生反感。

3、家长懒

既然能用嘴解决的事情,何必用脑和行为去解决呢?这就是有些懒家长的想法。如果可以把一个大道理用在所有事情上,一劳永逸,一句顶万句,何乐而不为?

很多家长忽视了一个真理,就是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对错,需要家长用自身行动去引导和示范,去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这些需要家长花精力和时间,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忽视了。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用大道理压人,让孩子被迫接受家长的口头“道理”,这其实就是在使用蛮力绑架孩子的思想,是家长思维懒惰的表现,长期下去,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家长应该利用“边门效应”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边门效应”主张通过间接的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所谓边门效应,通俗来说,就是人们容易对异质的东西发生兴趣,反而对同质的东西产生厌恶,所以父母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故意犯错让孩子指正

比如孩子穿衣服穿错了,父母也可以学着孩子的穿法穿给孩子看,孩子看了肯定觉得很滑稽,在指出父母错误的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这种特殊的幽默中得到快乐。

比如,父母有时候可以装傻,装成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要孩子帮忙,当孩子看到父母无助的样子时,肯定很乐意帮忙,说不定还会教父母以后该怎么放呢!这些行为不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存在感,且懂得“收拾”的意义。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2、以疏导情绪为主,讲道理为辅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和包容,以及有意义的指正。

比如,有个孩子每次跟小朋友争吵时,妈妈都会指责他,跟他讲道理,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妈妈换了一种方式,每当孩子跟别的小朋友有矛盾时,她会先抱住他,问他发生矛盾的原因,看妈妈能不能帮他解决?当妈妈这样说过后,孩子才打开了内心,把委屈都告诉了妈妈,最后,在妈妈认同他的感受和引导下,去跟对方道了歉。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他需要理解和接纳。一旦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了,他的态度也会变得平和,才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

3、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胜过讲大道理

人类的大脑喜欢接受一些生动、感性和有趣的东西,对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都有不自觉的抵触,所以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利用故事思维,把抽象的道理用吸引人的故事展现出来,会让孩子更好地接受。

一个好的故事,就像能吐露孩子心事的知心姐姐,能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去改正错误。

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更叛逆,妙用“边门效应”才有效

总而言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与孩子保持平等而温暖的亲子关系,而不是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爱孩子是如他所愿,而不是如父母所愿,这才是孩子最喜爱的“大道理”。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喜欢听你讲“道理”吗?你们是怎么对待孩子犯错误的呢?一起来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