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國——魯國,魯的前身,魯跟魚有關,大周第一巨星

我們都知道,一個諸侯國的重新冊封通常沿襲前朝的固有國名,不管原地再封,還是易地而封,國名卻如馳名商標一樣不會輕易改動,這是考慮到該族氏全民信仰的需要。西周魯國在今山東曲阜,但曲阜在西周初東夷戰爭前一直是奄國所在,這裡若要建國,不可能國名姓魯,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魯國是從別的地方改封過來的。武王初定天下,為了保住尚未坐穩的江山,匆忙分封了一批諸侯以蕃屏周,包括周公旦的魯國。成王年間,三監之亂、東夷戰爭相繼爆發,天下大亂,周公旦平息戰亂後,成王又大封諸侯,其中包括一部分諸侯國重封或移封,魯國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詩經·閟(bì)宮》也比較晦澀的提到了魯國兩度受封的事:“

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於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乃命魯公,俾侯於東。賜之山川,土田附庸。”其中“俾侯於魯”、“俾侯於東”,看似重複,其實是指西魯和東魯。


商周古國——魯國,魯的前身,魯跟魚有關,大周第一巨星

山東魯山


那麼最初的魯國在哪裡?《水經注》載:“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劉累為夏帝孔甲養龍,結果養死了一隻,劉累恐獲罪舉族遷往魯縣。魯縣,在今河南魯山縣,因魯山而得名,也稱魯陽,今西南一帶有魯關。《讀史方輿紀要》說“(魯)山高聳,回生群山,為一邑巨鎮。”說明魯地地勢險要,是一大重邑巨鎮。劉累遷居魯縣的事同樣記載在《左傳》,可見早在夏時已有魯地,此魯由來當與其境內活躍的一支魯氏族人有關。夏朝時這支魯族人臣服於夏王,但到了夏末,由於夏桀的殘暴統治,魯人開始親商。《逸周書·殷祝解》載:“桀與其屬五百人徙於魯,魯士民復奔湯……桀與其屬五百人去居南巢。”夏桀被商湯打敗後歸隱南巢之前曾去過魯地,一度想以魯地為根據地東山再起,但魯人不配合,他們紛紛離開魯地投奔了商湯。可見當時魯人是惡夏親商的,夏桀也因為魯人的背叛而失去了最後一撥民心,最後徹底崩潰,只好逃奔南巢,從地理上來看,魯山確是南巢的必經之地,《逸周書》的記載也是可信的。可以說,失去魯人的支持是壓垮夏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足見當時這支魯氏之強大。


商周古國——魯國,魯的前身,魯跟魚有關,大周第一巨星

河南魯山縣古“長城”


“魯”的甲骨文上面一條“魚”,下面一張“口”,傳統釋為“魚味美”,其實不然,下面當為“器皿”,是“魚入器”的象形。早期魯人是一個捕魚的部族,以捕魚為生為業為樂,而“魯”是魯人得魚之後的一副收穫的景象,故魯的本義是“美好、豐收”。在古代“魚”從來是吉祥的代表,象徵著圓滿、喜慶、自由、多子、繁榮等等,“鯉魚跳龍門”,年年有餘(魚),積餘(魚)慶,連孟子也說:“魚,我所欲也。”因為魚被抓時會活蹦亂跳,容易滑脫逃走,故“魯”字引申出“魯莽、粗魯、愚魯、任性”等義,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也被稱為“魯直之人”,這條引申之義影響過大,而淹沒了“魯”的本義。


商周古國——魯國,魯的前身,魯跟魚有關,大周第一巨星

魯的甲骨文


魯人因滅夏有功,被商湯故地冊封建立魯國,作為商的附屬國鎮守南疆。卜辭中還有“魯受年”(《殷虛書契續編》)的記錄,可見商王在魯地闢有農田。歷史進入到商末大板蕩,魯人成為武王伐商時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阻力,因此被周人滅掉。武王定天下後,將魯國故地封給姬旦,魯山縣位於洛陽以南,武王將這個重要的位置封給周公或周公之後也是合情合理的。東夷之亂後,天下格局大變,為了震懾東夷諸族,謹防死灰復燃,成王將魯國移封到“踐奄”後的東夷重地——山東曲阜,這也是我們最為熟知的魯國。而商代魯國故地作為魯地名一直存在,今河南滑縣境內有個魯邑寨,據說當地的民眾多有劉姓,當跟劉累後人的這支魯人遷徙有關。

西周時期的魯國(東魯)威望極大,以東夷大家長的身份傳播大周禮儀,為周禮的推行和鞏固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進入東周,禮崩樂壞,天子權威喪失,諸侯僭越,卿大夫犯上。春秋晚期,魯國出現怪胎“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君權旁落,延續了數百年的周禮從魯國開始轟然崩塌,一去不還,當年大周的第一巨星也在禮崩樂壞的喪鐘聲中徐徐隕落,可謂成也禮儀,敗也禮儀。


文/堰風

西周古國——弭國,藍田玉作“弭”,弭人擅長製作弓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