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只会简单粗暴打骂怎么办?

喻氏小姐姐


通过打骂教育孩子很长时间内都是许多家庭一种常见的教育方法,更是有古话佐证“棍棒底下孝子”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不得不说现在教育观点越来越摒弃这种观点,那么教育方式究竟有什么弊端呢?

一、为什么很多家庭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首先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在“棍棒底下孝子”这句话的影响下,再加上自己也受到类似的教育情况,但坚信这种粗暴式教育会十分有孝。

其次很多家长认为打骂教育更有效,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部分家长因为忙或者不懂得如何教育,总觉得孩子打一顿让孩子老实了就好了,比起耐心说服教育更为有效果。

最后部分家长认为”棍棒教育=错挫教育“,由于现在孩子心里越来越脆弱,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抗压能力盲目得采取棍棒教育,以为这样能帮助孩子。

二、简单粗暴的棍棒打骂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影响孩子的性格

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父母长时期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得孩子性格走向两个极羰,一是信奉暴力,认为只有拳头才是真理,从小就扭曲了心灵。因为他们从父母身上只看到这样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以后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也会采取相同方式。二是使得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因为暴力让孩子屈服,让孩子恐惧,时间长了,孩子的勇敢,自信会被淹没。

2、打骂可能会降低孩子的智商

美国的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默里·施特劳斯做了一项跟踪调查,他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打孩子的家长比例越高,那个国家的国民平均智商就越低。

再来看看这张图,两个在不同家庭环境成长孩子大脑图,左图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温柔以待),右图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骂)。

3、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婚恋观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女孩从小在父母的家暴中长大,在择偶时竟然也会找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丈夫。这些女孩有很大的可能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施暴者产生依赖。所以她们脱离原生家庭后就会潜意识去寻找另一个施暴者。

三、父母该如何做:

1、放低姿态

既然已经发现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那么家长首先就是要放低姿态,不要再像平时一样棍棒教育了。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和孩子聊聊天,说说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不要再一味试图纠编孩子。

2、控制自己的情绪:

改变孩子首先学会改变自己,毕竟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粗暴的家长教不出来一个善良的孩子,更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

3、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办法:

没有谁天生就是优秀的父母,因此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小的时候,通常仅仅爸爸妈妈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测验双向交流,也听听孩子的主张。

4、鼓厉孩子去尝试: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很大程试上也是出于好奇心,觉得父母越是不让做我越要做,既然这样了,父母不如有限度让孩子去尝试,而不是一味阻止。个人认为,在教育问题,宜疏不宜堵。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现阶段教育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过度宠溺,培养出来无数的”小皇帝“”小公主“,还有一个就是”虎爸狼妈“过度简单粗暴教育。 个人认为这两种教育都极其容易出问题,因此最好还是有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懂事和孝顺。

最后用萨提亚女士的经典名言“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来回顾整个问题,想在孩子这张白纸画出美丽的风景,那么家长就一定要握好手中画笔,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乔治恐龙爸爸


第一、简单粗暴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危害性极大。要想改变孩子,就要先改变家长自身。

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曾流传着一句民间俗语“棍棒下面出孝子”,但是也只是说明了能“出孝子”,孩子们在简单粗暴打骂的氛围中,整天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叫声应声”,完全按着家长给孩子设计的轨迹,机械的发展下去。这样一来,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大但开拓进取精神,禁锢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相反,有些孩子当到了“

青春期”和“叛逆期”,孩子就不再忍耐了,往往会反抗,有的孩子还会离家出走,甚至走向绝路。所以说简单粗暴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危害性极大。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是整天动手就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越不愿意学习,越不听话,孩子也会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用来对付家长了,你说是吗?因此,要想改变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必须先要改变。

第二、以身作则,坚持学习,通过言传身教和孩子营造出,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相互信任和谐的家庭氛围。

作为家长也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心平气和的与孩子加强交流和沟通,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爱学习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和孩子们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主动的,积极的,轻松愉快地去学习,如此以来,定会事半功倍,岂不是比在简单粗暴打骂中,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动学习更好一些吗?

综上所述,以上两点就是我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家长朋友们能有所帮助,有什么不足和不当,敬请师友们留言赐教!谢谢阅读!


海角天涯1988


一些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教子观念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驱使下,就想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抑制驯服孩子,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

直接的语言斥责,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容易导致家长失去威信,还会重重刺伤孩子幼稚的心灵,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因此,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应该心平气和的进行教育,告诉他们错在哪儿,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斥责和打骂。体罚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头脑里只留下痛苦的体验,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和恐惧感。

应该说教育孩子可以批评,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的好它比表扬效果还有用。”

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呢?

1、低声批评。

父母批评孩子时,应低于平时说话的声音。低而有力的声音,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斥责更有效。

2、保持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如他所想的责备他,那么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错误。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的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错误,那么孩子就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多用良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功的父母是深知良言的妙用。他们善于观察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的给予语言的抚慰、温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理想之花就会渐渐绽放。反之,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加分析地乱指责,以长辈自居,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容孩子分辨,这种教育方式有害无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