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必须戒

经常阅读我文章的读者,大概都知道我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明辨是非,养成习惯”

所谓养成习惯,当然是养成好习惯,但好习惯往往很难养成,而坏习惯却不用去培养,自然而然就会有。

这是因为,好习惯往往违反人类的天性,而坏习惯往往符合人类天性,比如贪吃、懒散。

一个人不可能一点坏习惯都没有,但以下四个坏习惯,确实是必须改变的,否则:


孩子读不好书,大人干不成事。

戒躁


自从上幼儿园,不少父母发现孩子的脾气开始变得特别躁,一个不顺心,就生气、漫骂,甚至动手打长辈。

这其中,有成长规律导致的原因,但也体现出情绪管理的问题。

如果任其发展,孩子的个性会变得暴躁,情绪控制能力差,影响今后的人际交往。

怎么办?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以躁制躁”

针对孩子的躁脾气,重要的不是正面交锋火力压制,而是大禹治水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大人可先表达对孩子的共情,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等孩子感觉到被大人理解后,再平静地给孩子讲明原因,特别是在原则问题上,不因孩子发脾气而妥协。

让孩子慢慢明白,有话好好说比随意发脾气,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戒懒


不管有多牛,一懒毁所有。

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像小王子小公主,什么事也不做,整天懒散没精神,喜欢到处葛优躺。

生活上的懒散,最终会转移到学习当中,主要表现为不爱动脑筋,做作业磨蹭,考试后抱怨。

这些惰性心理,反映出孩子的独立性差,过于依赖父母。

这种懒,多数都是父母溺爱出来的。

真正的爱,是要舍得放手,培养独立能力,让孩子养成勤快的品质。

勤快而独立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强,学习上更加主动积极。

爱,是为了促进心智成熟。



戒散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熊孩子困扰过:

不是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就是在私人场所乱翻东西。

不是对同伴动手动脚,就是对大人没有礼貌。

缺乏规则意识、自由散漫的熊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引导。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让他为所欲为,否则今后会埋下隐患。

从小要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比如买东西要排队;站台上不乱跑;红绿灯前不乱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公众场所不能吵......

戒掉散漫,就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有分寸感才有责任感,才会更适应社会,也会更受欢迎。



戒急


很多孩子做事,急于求成,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三分钟热度

一旦短时间没有见到成效,就会迅速放弃,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这是专注力不够的表现,长大了可能变成意志力薄弱。

你看现在有很多成年人,一会想学绘画,过几天想学围棋,一会又想学摄影,过几天又拿起杠铃,不是浅尝辄止,就是中途放弃,连坚持100天都做不到,唯一的收获是对自己很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都是因为小时候养成了三分钟热度的急脾气

能否自觉坚持,是拉开未来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家长要给他鼓励,陪他一起度过倦怠期。

还可以把难度大的目标,分解成挑战小目标,让孩子更能接受,就好比爬高楼,不要一步登天,而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来。

比如坚持看书1个小时很难,那就先从5分钟做起,逐渐增加,慢慢就能达到目标。

从孩子感兴趣的做起,培养孩子的坚持和专注。

总之,大人小孩都不要急。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通过教育,去建立好习惯。”

习惯决定个性,个性决定命运。

这是朴素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