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冷涡”来势汹汹,新季玉米播种影响如何?专家建议这么做

[导语]4月19日,东北地区迎来大范围降温和降水天气,部分地区有8~14℃降温;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及吉林西部局地出现雨转雪或雨夹雪。目前正值新季玉米备耕播种的重要时间,市场业者对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产生担忧。

“极品冷涡”来势汹汹,新季玉米播种影响如何?专家建议这么做

东北农谚云“谷雨种大田”,谷雨节气之后,天气逐渐升温,降水也逐渐增加,根据往年种植情况,4月中旬以后,东北新季玉米播种逐渐开始,辽宁和黑龙江局部较早,吉林地区多在五一之后进行,东北地区春玉米播种活动基本在5月20日前结束。玉米作为一种喜温作物,玉米发芽的温度要求在6℃-10℃,土壤湿度17%-18%,生长周期要求105-135天,气温降至16℃时灌浆停止。因此,玉米对播种时间和期间的地温、土壤湿度有一定要求。

4月前期东北产区降水和气温情况,整体有利于整地备播。4月份以来,东北地区大部平均温度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16-17日东北地区中南部出现小到中雨,利于补充土壤墒情。但19日开始,东北地区迎来大范围大风降温降水过程,大部最低温度在-8-0℃之间,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最低温度低至-12℃,吉林长春、吉林市及黑龙江齐齐哈尔、双鸭山等地出现降雪。

“极品冷涡”来势汹汹,新季玉米播种影响如何?专家建议这么做

受降温和降水影响,市场业者对新季玉米播种推迟和低温影响出苗率产生担忧,进而对新季玉米单产减产预期增强。根据卓创资讯监测,目前东北产区新季玉米备耕活动基本完成,播种仅在辽宁锦州、黑龙江双鸭山、佳木斯等种植早熟品种的地区开展,播种节奏较去年一致,降温天气对出苗率形成不利影响。按往年种植情况,五一前后将迎来播种高峰期。因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作业得到普及,一个乡镇的玉米播种工作在1-2天即可完成,播种效率大大提升,短期天气情况对播种的干扰性所有降低。

“极品冷涡”来势汹汹,新季玉米播种影响如何?专家建议这么做

因此,除了局部早播品种地块的出苗率受到不利影响以外,目前东北地区新季玉米尚未进入大面积播种阶段,本轮大风降温降水过程对春播影响有限,尚不能对播种面积减少或单产减产等预期形成结论。市场业者更需要关注未来一周的气温和降水情况。首先,若气温持续偏低,地温较低将影响已经播种地块的出苗,或形成粉种,从而影响单产。对于尚未播种的地区,降水易使部分地块形成内涝,影响低洼地段的机械作业。另外,若地温持续偏低,播种时间或有推迟,从而影响新季作物成熟上市时间和定产情况。

“极品冷涡”来势汹汹,新季玉米播种影响如何?专家建议这么做

根据中央气象台监测,4月22-28日东北地区大部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总体利于整地备播和播种。本轮降温和降水过程在今明两天逐渐结束,24日后气温由南至北逐步回升,春耕条件向好。建议种植早熟品种的产区,待气温稳定后趁墒抢晴播种;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土壤偏湿的地区尽早翻地散墒,在地温上升后及时播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