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你认识它吗?发热后如何处理?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

发热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你认识它吗?发热后如何处理?

发热的临床特点

首先要清楚正常人的体温存在生理变化,如午后、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会升高,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间会稍高,只要24波动范围不超1℃均属于体温的正常调节。

其次再针对“发热”来展开加以解释:

1.发热的分类

a. 一般根据热度分为低热、中度发热、高热和超高热:

低热:体温为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

:体温为39.1℃~41℃

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b. 根据热程分为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c. 根据发热的临床表现过程分为:

体温上升期:身体产热大于散热,表现疲乏、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怕冷等症状;

高热期:身体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趋于平衡,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快;

下降期:因病因消除或药物作用下,使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值。

d. 根据热型又可分为:

间歇热:体温骤升到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骤然降到正常水平,数小时或数天后再次反复上述表现;

弛张热:体温持续在39℃以上,并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值;

不规则热:发热的整个体温数值曲线无一定规律;

等等。

2.发热只是一种临床表现,而不是疾病,根据发热的伴随症状,积极定位具有意义的局部症状,以便确定主要病变在哪个器官或系统。

3.发热的出现还要重视流行病学的资料,包括最近去过的地方、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所处的季节,有助于疾病的加以判断。

发热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你认识它吗?发热后如何处理?

最后是发热如何处理呢?它的治疗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治疗要点:发热的治疗最根本和最关键的事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根据发热的热型或热程等变化,辅助诊断疾病和评估疗效,对于一般发热是不急于解热的,适度发热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更有利于如炎症的消除;只有高热和超高热需要及时解热,此时由于体温过高危机到了身体健康。

常用药物:适合一般病例的降温治疗的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对于高热来讲需要及时就医,如静滴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或肌注氯丙嗪,如有感染加用抗感染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左氧氟沙星等

注意事项

:1.选药的基本原则要针对病因和病原菌合理选用抗生素;2.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类解热镇痛药,要定时进行血细胞分析和肝肾功能监测;3.发热患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随时避免因高热带来的重大并发症,在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体征,防止出现大汗、虚脱、皮疹等。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大家需要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用药时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者药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