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心理特点是什么?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授课注意什么?

旅途观风景


1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的幼儿状态中往小学生的角色中过渡。

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他们在心理上还是幼儿。

这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耐心,在对孩子的态度上要有爱心,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但同时,孩子在幼儿阶段在不同的幼儿园及家长的溺爱中成长。很多学生依然是幼儿心理,依旧我行我素,没有规则。

这时候,作为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既要给学生母亲般的关爱,又要给他们立规矩,所以还要有严父般的冷面,让孩子懂得规矩,在规矩中成长。

这样,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越来越轻松。

当然,没有家长的支持与理解,教师很难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育方式。

所以,教师多与家长沟通,给家长讲课,教教家长如何配合自己教育孩子,这才能起到好效果。


康老师


感谢 @爱看电影的教育人 答友邀请!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心理特点是什么?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授课注意什么?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其心理特点,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乖”;用两个字来说,就是“可爱”;用三个字来说,就是“小天使”!他(她)们不但特别爱听老师的话,而且特别崇拜老师,这个时候的学生眼里,老师的话绝对比爸妈的话管用!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争强好胜。往往把老师布置的任务视同圣旨一样,只要老师要求了,就绝对不能打折,务必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就会跟爸妈没完没了,哪怕是熬夜再久,也绝不放弃;其二是推卸责任。这个时候的孩子一旦犯了错,只要不是人赃俱获、铁证如山,就会咬死不承认、打死不认错,并且还会装出一副特别委屈的可怜样,把一切责任都推卸到别人身上!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只要能够较好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给他(她)们授起课来,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特别注意的点,笔者谈三个方面:

①学习任务要清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基本都是6岁多点,课堂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老师上课时切忌满堂灌,必须在最短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明白这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和目标;然后就是督促孩子去积极认真地完成,别玩什么花架子,孩子根本就不会懂;某些善于表演的老师,常常就是出力不讨好、结果会适得其反!


②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上面说到了,这个时期的学生,特别容易推卸责任,有时候又表现为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老师必须特别警惕,不要被学生的假努力和假认真所蒙蔽了;务必要踏踏实实地督促和检查孩子学习任务完成的基本情况,对于弄虚作假的孩子,也不要太严厉批评,因为他(她)可能就是情不自禁,是心理和性格因素使然,也就是说,根本就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和行为。

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课前备学生特别重要,老师要努力做到切实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然后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和合理要求,切忌千篇一律式的统一要求。针对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以及学习习惯,采取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有个人特色的好成绩,这是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比较单纯,性格活泼开朗,学习习惯正处于养成时期;作为老师,不仅特别需要有耐心,而且需要有高度责任心,并且更加需要有爱心。如此,你肯定可以教好一年级学生!


自在人生wub


很高兴和您交流关于孩子心理特点的问题。

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就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这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小学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是打基础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一年级老师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了解,在授课时可以根据不同心理特点的孩子进行对症下药。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逐渐趋于完善。

小学教育将促使孩子的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正常发展。并尽量缩小儿童之间的某些认知差异。促使其认知、情感、意志的协调一致。引导孩子培养具有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行为和习惯,使他们没有或减少自卑、任性、粗野、懒惰等不良行为。

1.小学儿童的心理知觉从无意行、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一年级儿童。还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情绪很明显。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鲜明的东西。常常容易离开知觉的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次要的与直觉要求不相干的方面。例如,有些孩子上课时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并不关心。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文具盒上,于是就忘了听课,然后开始玩儿起来。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高,这一现象将会慢慢改变。

2.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取得了很大进步。

尽管小学儿童有意注意正在逐步的增加,但无意注意还是占有一定的地。那些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持续注意的时间在不断的延长。一般情况下,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前半节课孩子比较专注。后半节课注意力稍微减弱。

3.小学儿童的有意意识逐渐超过无意意识并占主要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能力也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迅速提高并占主导地位。这一变化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实现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指导孩子背诵课文时,喜欢让孩子边做动作边背诵。就是充分发挥了孩子具体形象记忆的优势。

4.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几+几”时,仍需要用实物不断地进行演示。学生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来理解。进入高年级以后,数量关系虽不用再进行直观演示,但图形知识的学习仍离不开具体形象教学。

小学儿童积极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小学儿童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发展相对快一些,与幼儿相比兴奋和抑制之间更趋平衡。他们一般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从异变逐渐转化为稳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感到愤怒,恐惧或者焦虑不安。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并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小学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

大多数的一年级孩子都能够比较正确的评价同学,但有时候却认不清自己,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多数孩子总认为是别人的责任,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是因为进入小学后他的自我意识仍在迅速的发展。但一年级的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较差。只有孩子年龄逐渐长大起来,才能学会独立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逐步学会独立评价。

小学儿童逐步建立基本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的儿童自主性逐渐增强,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迫切。但集体意识坚持性和自制力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在小学阶段才能完成。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开始新的人际交往,儿童也要努力从心理上适应环境。建立一系列的行为方式。以满足新情况的需要。

老师和家长应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教育孩子,与同学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自己的朋友,乐于与人交往。对班级和集体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能与人为善。一年级孩子集体观念淡薄,不明白什么是集体荣誉,这需要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逐渐加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将逐步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