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保就业!房住不炒!信息量非常大


中央政治局: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保就业!房住不炒!信息量非常大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重申“六稳”的同时,政治局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这次会议在GDP数据(-6.8%)公布后,首次提出“六保”,发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还再次重申要坚持“房住不炒”,意义非凡。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分析师指出,“六保”的提出体现了经济运行的底线思维,相比“稳”,“保”强调的程度更深、力度更大,意味着“六保”是所有政策的重中之重。

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特别国债、专项债依然是会议强调的三大手段。相较于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在表述赤字率时删除了“适当”二字,并将“特别国债”的用途定位为“抗疫”。分析师指出,这表明特别国债将主要用于帮扶救助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即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两个经济主体,而不是基建领域。

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年内首次提出“降息”,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发力空间加大。中信证券指出,会议在提出“降息”的同时强调“房住不炒”,映射出宏观政策组合更深层次的变化——从“土地+财政”走向“货币+财政”,显示这一轮稳增长并非强刺激,不会重走刺激地产的老路。

以下是部分机构观点:

民生证券: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重要变化

会议召开的时点意味深长。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创有季度数据以来最大降幅。本次政治局会议虽是季度例会,但选在数据发布的同一天开,毫无疑问,也有引导社会预期的目的。

我们认为,此次会议的表述显示出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重要变化。区别于3月27日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本次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可见,中央对经济形势困难的判断,明显比前段时间大出不少。

但是,即便困难重重,中央重申“房住不炒”,终结了房地产政策走向的争论。2.21会议和3.27会议都没提“房住不炒”,市场对房地产政策预期分歧较大,深圳等热点城市房价出现明显上涨。本次会议一锤定音重申“房住不炒”,显示这一轮稳增长并非强刺激,不会重走刺激地产的老路。

平安证券:首提“六保”,更加突出底线思维

“六稳”转为“六保”是中央面对疫情冲击基于底线思维提出的要求。“六稳”和“六保”唯一的重合就是就业,而且都放在首位,可见就业形势的重要性。

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较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高位。如果考虑到大量农民工尚未返城置业、部分小零售商店小餐饮饭店仍在关门以及今年的870万高校毕业生,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我们认为,保就业需要财政纾困和经济刺激共同发力。对受损较大的个体和企业进行直接的补贴纾困,短期有助于防止大量的企业破产和居民的收入过快下滑。当然,中长期就业问题的缓解仍需要经济增长的拉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提及“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3.27政治局会议是“加大”,从“加大”到“更大”,表明后续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码。

光大证券:要实事求是看待全面小康

“极不寻常”、“前所未有”——会议对一季度的定位体现了疫情冲击的特殊性和罕见性。虽然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但目的绝非大刺激,而是重在纾困。

“六稳”之后首提“六保”。会议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相较于“六稳”,更加突出了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薄弱环节的支持。

相较于3月政治局会议的“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次会议提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之后,GDP翻番目标预计完成难度较大。

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GDP翻番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一项,并非硬约束。面对疫情冲击,采取实事求是的方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整体评估是更为科学的方法。

中信证券:从“土地+财政”走向“货币+财政”

中央政治局年内首次在会议上提出“降息”,即便在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5年的降息周期,政治局会议也未曾提及“降息”二字,这显示出政府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决心。同时,会议还强调“房住不炒”。

在这些表述的背后,映射出宏观政策组合更深层次的变化——从“土地+财政”走向“货币+财政”。

“土地+财政”的政策组合在过去几次经济下行时期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导致房价上涨过快,金融脱实向虚,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风险的累积。时至今日,依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举步维艰。

从近年来一系列房地产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趋严,到财政举债的显性化,再到货币政策的不断配合,政策组合越来越体现出“货币+财政”的特征。“货币+财政”的好处在于,既能够刺激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债务压力。这些政策效果恰好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因此,政府也更有动力走向“货币+财政”的政策组合。

财信证券:特别国债大概率流向中小微企业和家庭

与3月27日政治局会议一致,财政赤字率、特别国债、专项债依然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三大手段。不同之处在于,本次会议对赤字率的表述上删除了“适当”二字,对特别国债的定位明确为“抗疫特别国债”。

“抗疫”定位,表明未来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帮扶救助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两大经济主体,即中小微企业和家庭,预计资金大概率不会流向基建领域。其核心在于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损失,同时积极扩内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预计,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可能在2万亿元以上。

在具体措施上,预计政府将加大对受疫情冲击严重地区如湖北省、严重企业如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和外资企业等精准帮扶力度,加大减税降费、退税退费和融资贷款贴息等力度,稳定企业基本盘,减缓投资增速下降幅度,稳定外资外贸。

此外,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家庭的转移支付和补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加大财政在就业培训方面的支持。

对经济的影响

无论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还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本质上都是为经济复苏。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增长预测看,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发达国际普遍负增长,新兴经济体中仅中国、印度为正。

中央政治局: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保就业!房住不炒!信息量非常大

这个预测,结合目前各国发布的一季度数据,以及我们的数据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当然,这只是按照当下情形,主要看三四季度)

不过,如果我们如会议中提及的保护性经济措施能够到位,可能出现出乎预期的情形。不说什么到6,最少在1.2 基础上翻个番没问题。

这取决于我们今年政策落地情况。反过来说市场,中国说市场影响,一般主要针对楼市股市。这次定调,对股市楼市影响几何?

今年的楼市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线大火与三四线“无人问津”出现明显对比。

根据统计局70城数据显示,最近几个大城市房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浮。二线城市中,房价有所提升的也不在少数,本质上是避险。

除黄金等贵金属,在中国目前最佳避险资产,富人的认知中依然是房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产,这其中又以北上广深为主。

很明显的一个信号,三四线楼市最近新闻真的不多,不多就代表着无人关注。这背后其实就是有价无市,与连连上热搜的一二线对比强烈。

这次会议也着重强调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的股市,单从一季度看,其实是不及预期的。这与已经反弹30%进入技术性牛市的美股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两国疫情与股市的剪刀差。

这种我明明比你做的好,但你最后“升职加薪“,我却只提了”工资”的对比。其实,让市场相对悲观,虽然大家都知道会涨,都抄了底。但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每日成交只有小几千亿。

中央政治局: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保就业!房住不炒!信息量非常大


换句话说,积极性不大

详细看近期股市大盘,发现从我们基本控制住疫情,股市反弹后。我们就一直跟着外盘走,因全球疫情,来了一拨大跌后开始横盘。

当然这种横盘整体是上扬的,但主要其实还是我们对政策落地的执行情况的一种观望。尤其是机构为主的主力态度,对大盘很重要。

靠散户是推不起来大盘的,散户可以低位入场,但想要拉起来还要靠机构。不过目前的机构大多急功近利,稍微一涨就果断大规模卖出...

这与北向资金为主的外资持续流入或者持续流出的操作策略截然相反。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楼市也是政策市。当下跟着政策走就好了,买不了吃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