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一个小故事,带你了解更多育儿常识,假如您喜欢这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应该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呢生在福中,都吃不了苦了,很多的父母的教育观念是认为让孩子多吃点苦,才能更努力的学习,长大后才有出息,觉得孩子要穷养,所以很多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叫穷。

1.哭穷,让孩子压抑了自己的欲望

小编听朋友说了这样的一件事,她有个单亲妈妈的亲戚,孩子的棒球打得很好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亲戚的孩子即使想去参加活动,但是知道妈妈平时说家里没钱,就说不想去,也没有告诉妈妈这个消息,其实如果孩子要去她还是负担得起的,平时一直在孩子面前说穷是想激励孩子努力读书。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其实身边这样的家长很多,以穷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需要花钱时,父母就说“爸妈赚钱这么辛苦,你还不懂事,只知道买”, “我们家里穷,没有别人条件好,你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能赚很多钱,才对得起我们那么辛苦供你读书”

父母就是想告诉孩子我们很穷,没钱,你要懂事。这样的教育方式下的孩子看着懂事,但其实却压抑了自己的欲望。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2.向孩子哭穷,不是教育,是投毒

父母害怕孩子没有节制的乱花钱,怕孩子不好好学习,在金钱物质方面和同学比较,不懂父母赚钱的辛苦,所以很多父母即使家里很有钱,都会对孩子说家里穷没有钱。其实家长不知道,这种苦穷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像病毒一样进入孩子体内,深根发芽,然后孩子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没有用。

不能拥有最好的,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等他走上社会工作后,做事也是非常小心,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会讨好别人,会为了帮助别人牺牲自己。在家长的哭穷下,很多孩子变得自卑胆小,家长所谓的家里贫穷会让孩子充满羞耻感而没有安全感。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3.哭穷,让孩子充满愧疚与自责

小编的表姐也是在哭穷声中长大。表姐说她穿的是邻居的旧衣服,零食是做梦都最想吃的东西,怕父母交不起学费,每次都是到最后一天才敢和妈妈说。其实表姐家开小工厂,虽然不富裕,但并没有她妈妈说的那么穷,她妈妈也是想用穷教育的观念让表姐努力读书,学会感恩。

但是表姐说她妈妈给她钱时心里很自责,内疚,这种心里长大后还一直存在,买东西只买便宜的,也不敢进行投资,内心总陷入没钱的恐慌中。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4.哭穷,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

有个网友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是她妈妈经常和她说家里穷,想吃想要的经常被妈妈拒绝,妈妈总是说那是有钱人家才能吃才能买的起的,网友渐渐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才不能得到。后来在婚姻问题上她也觉得自己配不上优秀的人,随便找了个比她条件差的人结婚了。哭穷,让孩子认为得不到爱,会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5.哭穷,哭的是穷的感受

我们的父母,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质很贫穷,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物质也丰富,但能很多父母想让孩子感受下他们的穷苦人生,所以会对孩子哭穷,也许他们哭的不是穷,是穷的感受。但孩子感受到的是我不好没有、我不配.。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否富有,与物质无关,父母对待生活和自我的态度有关。

6.刻意装穷,不虚伪炫富

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能满足的话就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就拒绝,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养育孩子,不要故意装穷,不要打脸充胖子,更不要向别人炫富。

总跟孩子“哭穷”,希望让孩子主动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贫穷和富有的问题,分享他们曾有过贫穷的生活感受,父母不要和孩子一直哭穷,不哭穷的父母,会教会孩子更坚强自信的面对生活。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对孩子哭穷.

而是要用适当教育方式让孩子去感受劳动的意义和获得成就感。一个孩子内心是贫穷还是富有,和钱没有多大关系,父母对待钱和生活的态度更是有很大的关系。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