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五月五,是端午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吃粽子,還有燻艾草、做艾灸、喝雄黃酒、佩香囊等養生保健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它的主要食材是糯米,常用於包粽子的葉子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如蘆葦葉可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但粽子中的糯米黏性大,不易被消化,不宜多吃。另外由於粽子脂肪含量較高,建議睡前兩小時別吃。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如果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農曆五月,“先禮後兵”就是最合適不過了。端午的粽子和夏至的面,是農曆五月送給你的見面禮。而難熬的高溫、潮溼、肆虐的蚊蟲,才是它藏在禮物背後的“真面目”。端午,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了。這個時節,高溫溼熱,蚊蟲滋生,真菌、細菌大量繁殖,身體難免受侵擾。所以農曆五月也被稱為“毒月”。端午節同時也是“九毒日”的開始!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氾濫,故有“毒月”之說。古人也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的養生之法,比如採摘艾葉以辟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汙濁,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孃家,避免與夫同房的做法。

中醫認為,此說有一定道理,典籍《傷寒論》中講的明白“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屬火,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而此時陽氣外散,內裡虛弱,所以不適合再進行洩耗性的活動:吃冷飲、流大汗......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直至今日,每逢端午節,人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外,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都跟艾有關,比如我們常常聽到的端午插艾,貼艾灸貼,飲艾酒,燻艾葉等。尤其是插艾和貼艾灸貼,簡單而又方便,在這個全民養生的時代,更是深受大家的喜愛。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古語講:“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款艾灸貼選用3年陳年蘄艾,經過清洗、浸泡、低溫烘乾、粉碎等層層工序加工處理,搭配沉香和丹參、苦參、虎杖、當歸、川穹、透骨草等十幾味中藥製成藥包,與自發熱層封裝為一體,製成艾灸貼。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蘄艾灸貼還附帶一瓶從蘄艾中提取出的精油,8小時持續恆溫發熱,對緩解疼痛更有幫助!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眼下正值端午佳節,

也是一年一度的蘄艾收割季,

所以用“艾”養生,安排~

蘄艾灸、蘄艾艾灸貼、蘄艾足貼、

蘄艾足浴包、蘄艾艾條、蘄艾柱,

這是一個充滿“艾“的商城~

端午佳節,

“艾”家人、“艾”健康!

把“艾”帶回家吧~


端午節切記別太放“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