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上市公司燃料电池板块“秀肌肉”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社会资本投入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上市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拥有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能够持续展开研发投入的资金实力、市场拓展上的资源协同力量,对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调研显示,目前涉足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上市公司有近200家,基本各个环节都有公司涉足。整体来看,现阶段有些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如雄韬股份、伯肯节能等燃料电池板块已经对其公司盈利性产生一定影响,而大多数上市公司投入布局阶段,尚未对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仍较为薄弱,但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力量的投入,将有助于加快推动产业的发展。

本文梳理了近一个月内26家已发布2019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板块的最新进展及接下来的战略规划,发现从下游燃料电池汽车到中上游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从氢气制取、储运、加注到加氢站,每个重要环节乃至一些非常细小的管阀件等都有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值得期待:

燃料电池汽车/自行车/叉车

1、上汽集团——2019年启动 400 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开发,力争在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密封结构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方面,公司继续扩大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客车 FCV80示范规模,2019年底累计销量已超 400 辆,同时加快研发G20FC燃料电池轿车。

2、*ST 海马——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困难的经营态势,公司2019年推进汽车经营业务转型,加快拓展燃料电池汽车业务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选项。公司规划2020年启动筹建科研加氢站;2021年,规划启动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营工作;2025年,规划分批投入总量不低于2000台氢燃料电池车辆在海南全岛范围内实现商业运营。加氢站建设方面,规划于2025年前,联合合作伙伴在海南全岛建设运营5座加氢站。

3、中国中车——2019年,公司旗下子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以下成果:7月,中车株洲与重庆一家公司签订了超3000万元的批量供货合同,供货产品为燃料电池空压机用高速永磁电机。同年12月,佛山中车四方研制的国内首条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广东佛山高明上线载客开跑。同期,中车时代有2款燃料电池客车进入第32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一款车型的燃料电池由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提供。2020年4月16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和苏州中车氢能动力在大同市签订氢能产业合作协议。

4、宇通客车——在产品类型方面,公司已拥有国内最完备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型谱,其中包括6-18米纯电动客车、8-18米混合动力客车、8-12米燃料电池客车。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获得15款燃料电池客车公告。2019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22090辆,其中燃料电池汽车232辆,收入6.92亿元,补贴占比13.41%。

5、永安行——共享型氢能源助力车样车已在2019年底试制完成,目前正在完善储氢和制氢的技术流程以及氢能源助力车的安全测试,预计2020年下半年将试投放100-500辆进行商业模式验证,公司已将该项目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推进。据悉,永安行共享型氢能源助力自行车从研发到试制成功历时两年,全车重量约30公斤左右,续航总里程目前是60公里,未来将达到100公里。

6、宗申动力——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宗申新能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在“电机、电控、电池、增程器、无线充电、核心零部件材料”等产品或业务的布局。在氢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完成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和叉车应用场景演示;电机、电控、CVT等多款产品完成样机试制。

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材料

7、德尔股份——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加注设备方面的进展,主要涉及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加注设备和氢气传感器三方面业务。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开发的100 kW燃料电池电堆均采用金属双极板和高性能膜电极组合(MEA)与公司自主开发的窄流道双极板设计技术相结合;制造上采用冲压成型和层压装配技术,在提高电堆性能的同时兼顾了批量生产和成本控制问题。据高工氢电了解,德尔股份关联公司英飞腾,作为氢电叉车代言人,可提供完整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应用于物料搬运行业。

在氢燃料加注设备方面,去年6月,德尔股份与日本龙野公司达成技术合作之后, 目前已经成功完成35MAP系列产品相关技术消化,并且完成了针对氢燃料物流搬运车辆的场内加氢的配套技术自主研发。公司正在全力投入下一代70MAP高压氢燃料加注设备的研发,也已经取得了数个大型项目的合作意向;氢气传感器方面,报告期内,德尔股份的子公司南方德尔已获得日本新泻株式会社氢气传感器系统专利的使用权。

8、汉钟精机——公司制冷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中央空调和冷链物流行业;空气产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等气源动力行业;真空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半导体、锂电池、医药化工等行业;热泵主要应用于集中采暖、工业制热等行业;涡旋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及制动系统。目前公司正积极研发储备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涡旋压缩机、用于氢燃料电池的空压泵及回收泵等,对2019年度业绩尚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9、欣锐科技——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申报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开发”课题,承担课题中的大功率,高效率DC/DC设计与工艺优化的子课题开发工作;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申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燃料电池乘用车整车集成及动力系统平台开发”项目,负责项目中燃料电池用DC/DC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10、合康新能——公司子公司合康电子新布局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新方向,依靠在新能源行业的行业积累及技术沉淀,开发了燃料电池DCDC及燃料电池控制器(FCU)两款产品。FCU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也叫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精确控制,通过调配氢氧供应在燃料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为车辆提供电能,经逆变器稳定电压输至电机,实现车辆电能至动能转换。

11、东沣科技——本报告期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亏损,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之一是:报告期内,因战略转型,公司在东莞投资建设东沣新能源装备产业化基地,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陶瓷纤维等项目研发及生产,导致公司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2、威孚高科——一方面,威孚高科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德国博世公司就氢能汽车新业务推进新一轮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威孚高科于2019年4月通过现金购买股权方式取得丹麦IRD膜电极公司66% 的股权。2020年工作重点是要在推进现有业务系统开发的同时,推进氢燃料电池产品研发。公司将以氢能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全面启用为契机,建立从核心材料开发、关键部件研究到系统集成测试的能力,加快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度,将产品推向市场。

13、中钢天源——报告期内,中钢天源研发中心正式并入子公司南京研究院;与英国拉夫堡大学开展了氢燃料电池项目的研发;与北大合作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南京研究院进行放大实验。中钢天源在年报的下一年度经营工作计划中提到,在同中钢新型合作开展的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项目的基础上,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及分布式能源装备、优化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性能及流场结构设计方面继续对外开展合作研究、组织产品中试并推广应用。

14、隆盛科技——资料显示,隆盛科技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燃料替代以及燃料电池等的核心零部件产品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布局和拓展。在燃料电池领域,公司针对上海捷氢、博世定向开发的氢气切断阀、氢气喷射阀、EAC空气压缩泵定子及空气轴承部件等,均进入到小批量A阶段样件交付阶段,并将在2020年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优化。

15、龙蟠科技

——近日龙蟠科技对外发布了“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新能源车用冷却液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向公司采购氢燃料电池冷却液或签署合同的客户有聊城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16、鹏翎股份——鹏翎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流体管路和汽车密封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公司与国内某氢能源汽车厂家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氢能源车型的整车密封条项目定点给公司密封件事业部。

17、飞龙股份——报告期内,公司展开电子水泵项目开发:该电子水泵项目与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建立供货关系,与国际多家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填补国内燃料电池冷却泵需求的空白,为国内不同功率燃料电池提供冷却需求;生产线布局在 10W 级无尘车间内,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过程全追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8、新奥股份

——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生物化工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公司聚焦天然气清洁能源及能源技术服务等主业发展,并立项研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天然气现场制氢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已建成天然气现场制氢装置并持续运行试验与优化、完成6kW SOFC系统平台整改与外观升级改造、6kW SOFC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情况的总结、25kW SOFC型发电模块系统高温循环工艺的模拟计算和6k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调试,并申请“一种 SOFC 发电系统原料气处理装置及方法”等专利 6 项。

19、潮州三环——报告期内,公司申报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工程化开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解决SOFC单电池和电堆的一致性和寿命等技术难题,形成SOFC单电池和电堆工程化技术,实现批量生产。

供氢系统/储氢瓶/加注设备/压缩机/管阀件

20、伯肯节能——供氢系统/减压阀/空压机方面,截至2019年底,公司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经过10多年研发,已经量产供应上汽等下游企业,2016年73套(以70兆帕为主)、2017年110套35兆帕(另外还有若干套70兆帕)、2018年119套(全是35兆帕)、2019 年221 套(全部 35 兆帕);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用减压阀产品已经研发生产出来,已用于量产;公司的空压机样机已具雏形,距离量产更进一步。

21、厚普股份——公司一直积极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投入力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氢能方面获得13项专利,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率先打破了国际垄断,并已实现批量生产或批量销售。报告期内,厚普股份全资子公司安迪生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枪与加氢质量流量计率先打破了国际垄断,均已批量生产及销售;此外,安迪生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用于加氢机的检定装置——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

22、普发动力——2019年,公司加大对氢气压缩机产品的开拓力度,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加氢站用液压活塞式氢气压缩机》。同年11 月,公司还取得国家防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关于往复式氢气压缩机防爆合格证书。普发动力2019年取得首个销售订单,供应广东佛山世界首条有轨电车加氢压缩机设备。为了扩大氢能版图,普发动力还通过整合公司业务及资源,在哈尔滨、佛山两地设立子公司布局氢能产业。

23、京城股份——报告期内,在氢能应用领域,公司积极开拓目标客户市场,在氢燃料电池车用高压储氢气瓶以及氢系统占领市场份额;加快与国内知名整车厂对接步伐,使多款搭载公司生产的高压储氢气瓶以及供氢系统的新型车辆取得产品公告。同时,积极承接北京市科委氢燃料电池汽车课题研究项目,为未来在氢能产业链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4、中材科技——报告期内,氢燃料气瓶方面,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320L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开发取证燃料电池车用及无人机用35MPa氢气瓶20余种规格;成功掌握70MPa铝内胆碳纤维复合氢气瓶关键技术;启动投资氢气瓶生产线技改项目及站用储氢容器生产线项目。

25、江苏神通——江苏神通主要从事新型特种阀门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2019年,公司向南通神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资500万元。通过该项投资,公司规划布局氢能源行业,主要面向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及加氢站等氢能源产业领域所需的特种高压阀门产品开展研发、设计和生产。

26、上海电力——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氢能发展。一方面,组建氢能工作团队,开展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完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氢能运用研究专题报告;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上海市氢能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研究,承担上海市加氢站整体建设规划研究任务,推进与在沪优秀氢能企业合作发展氢能产业的前期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