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太谷區〗日子越過越紅火——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晉中市太谷區範村鎮西曲河村的蔬菜大棚裡,番茄、黃瓜、豆角、辣椒長勢喜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走進村民喬耀文經營的蔬菜大棚,“這是剛種的西紅柿苗,過幾個月才上市,比現在能貴好幾倍。”喬耀文聲音響亮。像這樣的蔬菜大棚,西曲河村有32座。


〖晉中市太谷區〗日子越過越紅火——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近年來,晉中市太谷區緊抓機遇,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全力推進山西農谷建設和農業“四個一”工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不斷完善支持“三農”發展的體制機制,培育了設施蔬菜、苗木花卉、乾鮮果業、規模養殖四大主導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休閒旅遊業兩大延伸產業。

“我們共創建了84個現代農業創新示範園區,種植面積達11.2萬畝,設施蔬菜佔到全市30%。”巨鑫國家植物脫毒快繁組培研究中心負責人尚勇進說。

原來家家戶戶種的番茄,在合作社裡有啥不一樣?西曲河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新建了佔地500畝的旱垣溫室。太谷首創適合丘陵種植的旱垣溫室,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既解決了勞動強度問題,又創新性地解決了丘陵高落差水壓問題,範村鎮被譽為“三晉旱垣溫室第一鎮”,為丘陵地帶的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樣板,為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晉中市太谷區〗日子越過越紅火——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不遠處就是蔬菜大棚,村民張雲林正在查看溫度、放風排溼、放蜂授粉。就在幾個月前,因為疫情,不能外出打工,他還在為生計發愁。“哪兒也別去了,就在合作社打工吧!”在合作社的建議下,半年多下來,張雲林越幹越帶勁,按一天100元算,一年收入將近4萬元。“以前走南闖北打工,雖然工資比這裡高點,但不穩定,花銷也大。現在家裡有啥事都能照顧著,錢也能存下。”

西曲河村黨支部書記薛榮生說:“採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每年村集體收入5.1萬元、合作社收入4.9萬元,還吸納24戶農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村民薛永明對記者說:“過去在村裡種自己的大棚,除了投資,一年收入1萬元,現在承包了2個企業大棚的管理工作,除了勞務工資,每收穫0.5公斤西紅柿還有1元多錢的提成,每年純收入5萬多元。”

“一家一戶種,質量保證不了,散戶也賣不上價。太谷的蔬菜產業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而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研發、育苗、示範、推廣、品牌、包裝銷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統一耕種,統一打造品牌。”介紹起村裡生產的設施蔬菜,田森集團基地負責人程琨一臉驕傲地說。

目前,晉中市太谷區優化資源配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漸形成了1個萬畝旱垣溫室區、沿交通主幹線的2個萬畝設施蔬菜生產帶和3個以西紅柿、辣椒、豆角種植為主的萬畝生產基地,常年種植各類蔬菜1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4.51萬畝),蔬菜總產量5.8億公斤。“種了一輩子蔬菜,沒想到老了還能靠著這蔬菜瓜果,過上這麼舒坦的日子,就像做夢一樣。”西曲河村村民張雲林臉上掛滿了笑容。

蔬菜大棚建設只是晉中市太谷區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張雲林也只是許多靠著產業發展致富的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員。

〖晉中市太谷區〗日子越過越紅火——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樹苗賣了一茬又一茬,錢袋子是鼓了又鼓。”在小白鄉田間地頭,白燕村村民範紅海看著一輛輛運輸車往來穿梭,將一棵棵承載著農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憧憬的樹苗運往全國各地,心裡早樂開了花。

小白鄉萬畝苗木推廣園區,種植面積達13萬畝,形成了2個雙萬畝的育、植、銷一體化核心園區和5個千畝特色化育苗基地,擁有300餘個苗木花卉經紀人、80餘支專業綠化隊伍,苗木產業已經形成育苗、銷售、工程設計、造林施工、後期管護為一體的產業鏈。50%的苗木銷往全國10餘個大中型城市,省內市場佔有率60%,為全國十佳苗圃基地縣。行走在小白鄉萬畝苗木推廣園裡,各種規格的白皮松、黃連翹、黃金榕、小葉女貞等各類苗木應有盡有,有的景觀大樹要兩三個人環抱才能圍得過來,其樹形千姿百態、造型迥異,猶如一個大型”園林藝術博物館”。

“很多外地客戶都從這裡購買苗木,”近日,在小白鄉萬畝苗木推廣園區的種苗交易市場內,園區最大的合作社負責人、美園農林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隆德對記者說,“最近還與山西交通綠化苗木體驗基地簽了訂單,2000萬元哩。”

正是由於農田變苗圃,小白鄉這個擁有1.8萬人口的小鎮實現了全鄉經濟總收入5.85億元。“去年苗木一項就佔到了全鄉收入的1/3,小苗木讓農民增收致富夢變成了現實。”小白鄉副鄉長楊兆晶說。

富起來的白燕村村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更是不甘落後,他們通上了自來水,用上了手機,上了寬帶網,幹起了直播帶貨,使生產綠化樹苗的路子越走越寬廣,增收致富眼界也越來越開闊。

〖晉中市太谷區〗日子越過越紅火——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農業產業提升發展新優勢。晉中市太谷區乾鮮果業種植面積15萬畝,形成了2個萬畝紅棗園區,3個雙千畝核桃園區,蘋果、梨、葡萄、桃四大水果產業帶,年提供壺瓶棗、蘋果等各類乾鮮果13.44萬噸。規模養殖形成了以5個平川鄉鎮為主的畜牧業重點發展區域,創建了380個畜牧規模養殖小區,包括生豬、肉雞、蛋雞、肉羊、肉牛和奶牛六大產業板塊,生豬飼養量位居全省第二、畜產品總量排全省前三,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了紅棗加工業、果菜加工業、釀酒業等10個農產品加工產業體系,有農產品加工企業700餘家,總產值達到80餘億元。休閒旅遊業發展與現代農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以及美麗鄉村建設融為一體,提升了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形成了“農工一體、農文旅康融合、提一接二連三”的現代產業融合格局和“一線六鄉二十三點”的空間佈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年接待人數達400餘萬人次,年營業收入24億元。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市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提出,我市今年將以推進農村集體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資產“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為突破,著力深化農村改革。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又一幅以改革激發要素活力、推動鄉村振興、實現“三農”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圖景在晉中大地展開。

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晉中市太谷區以農戶經營為主體,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先後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804家,合作社成員達到2.1萬戶,培育家庭農場261家,實現了連片經營,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培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6家,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17個,面積達到23萬畝,帶動農戶4.5萬戶。涉農部門備案成立了15支社會化服務專業隊,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森林防火、抗旱、防汛、氣象服務等工作。同時,全縣在每年培訓農民9.9萬人次的基礎上,從2014年開始,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6000餘名。


(孟 非 孫泰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