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唐以军:做医生既要谨小慎微,又要敢冒风险

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 通讯员梁时荣 王慧

中等身材,面容白净,佩戴眼镜,常带微笑,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唐以军博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斯文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前不久,他担任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十堰市第二定点医院执行院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工作中展现出来的敏于决断、敢于拍板,勇于担责、善于团结的优良作风,让人耳目一新,令人刮目相看。

前不久,唐以军光荣获评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唐以军:做医生既要谨小慎微,又要敢冒风险

敏于决断

1月19日中午,唐以军刚刚下班回家,还没端上饭碗,突然接到呼吸内科负责人的电话:“我们科室刚刚收治一个病人,肺部CT显示异常!”

唐以军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联想到近期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他立即要来了该患者的影像资料,发现患者CT显示有明显阴影。再细加了解,患者从武汉返回,曾因发烧在武汉治疗10天。

这个人可能是高度疑似患者!他顾不上吃饭,向院长罗杰汇报后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安排专家会诊,与此同时,他第一时间向十堰市卫健委报告。经十堰市卫健委批准,患者随后被转入十堰市西苑医院进行诊疗。

3天后,经核酸检测,该患者确诊,是十堰市首个确诊病例。随后,十堰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启用全市发热门诊,严阵以待,对可能爆发的疫情进行全面管控。

事后,十堰市相关领导对太和医院的精确判断和及时处置提出了表扬,若第一个确诊病例没有及时发现,就有可能形成更多的交叉感染,也无法给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事实证明,应对突发事件,我们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措施也是非常得力的。”唐以军对此感到很欣慰。

唐以军敏锐的判断力是建立在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2月的中旬的一天凌晨1时许,唐以军接到西苑医院的电话:一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请求派专家过去会诊。唐以军感到,若此时组织专家过去,最快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显然病人不能等这么久。于是他问明患者的病情,立即在电话中指导主治医生给患者行无创呼吸机给氧,发现这个病区氧压供应不足。于是,他指挥这个病区暂时关停其他患者的供氧,保证给这名患者足够的氧气供应。第二天,该患者就大大好转了。

“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当机立断。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唐以军说。

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唐以军:做医生既要谨小慎微,又要敢冒风险

勇于担责

2月7日,唐以军接到丹江口市防控指挥部电话,请求他去指导抢救一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他立即赶过去,发现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一度出现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等情况,生命垂危。他立即向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救治专家组组长、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和十堰市领导报告。十堰市领导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

他迅速调集太和医院ECMO小组携带ECMO等急救设备火速赶往丹江口市,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血压、心跳及维持呼吸功能。然后,又连夜将患者往太和医院负压隔离病房。全院专家不惜代价竭尽全力展开救治,最大限度挽救和延续患者生命。

可等到该患者病情稍微稳定后,又出现了巨大的血肿,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尽快做手术。病情太复杂,手术风险太大。专家会诊从上午10点多开到中午1点多,还是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时刻,唐以军猛然站了起来,一锤定音:做手术,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担着!

手术如期进行。进展顺利。事后,市领导得知这名患者居然挺过了危险期,感到很惊喜。

唐以军告诉记者,院长罗杰经常告诫他们,要时刻牢记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张孝骞老前辈的忠告: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了患者的生命,有时候有些决策就是需要果断拍板,两害相权取其轻,有些风险需要冒!”

心系患者

3月5日,襄阳老河口市一名21岁大学生因病毒性肺炎转到十堰太和医院就诊,来的时候,患者严重心衰,上了ECMO。因病情复杂,为稳妥起见,主治医生与武汉的一家大医院专家取得联系,请对方帮助会诊。在看了病人的全部资料后,这名专家建议尽快做心脏移植手术。

唐以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慎重考虑,否决了这个方案,决定采用传统的ECMO加抗病毒治疗方案。“这个孩子来自农村,心脏移植是一大笔费用,而且心脏移植需要长期抗排斥治疗,从长远考虑,并不适合他。”

最终,治疗效果很好,现在,这名大学生已经康复出院,可以下地正常走路了。

2月初的一天,唐以军在第二救治医院巡查时,发现一个特殊病人:该男子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却突然阑尾炎,肚痛难忍,需要尽快手术。他同时还是艾滋病患者。若不及时手术,患者可能因阑尾穿孔而死。可若此时手术,却有两个重大风险:一是医护人员有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二是有艾滋病感染风险。

到底做不做?经过专家会商,唐以军果断拍板:艾滋病患者也需要关心,这个手术做!而且要转到太和医院本部来做手术。医护人员全副武装,在医院中心负压手术室为该男子做了手术,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男子转危为安。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作为一名医生,就应该处处为病人着想,将患者放在心上。”唐以军说,作为医生,在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决策,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坚持职业操守,这样才是一名好医生。

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唐以军:做医生既要谨小慎微,又要敢冒风险

精于管理

随着疫情的发展,十堰市在2月1日启用第二救治医院。唐以军被任命为该院执行院长,收治确诊病人。因为是临时组建的医院,医护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唐以军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感压力重大。

“作为执行院长,就是要团结整个团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大家的优势,共同把事情做好。”唐以军首先提出严格的管控要求,查找工作可能存在的漏洞,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解决供暖、供电、供氧、污水处理等各种难题。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难题一一得到解决。为第二定点医院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改造并顺利接收患者做出了努力,为疫情发展时期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做出较大贡献。

每天上午开完例会后,唐以军就会深入到病房,安抚病人,给医护人员作好表率。结合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快速确定诊疗流程,从轻症、普通、重症、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到因病施策、因病施治、有条不紊。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患者逐步痊愈出院。历经45天的战斗,第二救治医院完成历史使命,宣布胜利关休。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医患零纠纷。唐以军向上级、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