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藥材掙錢,苗子難栽”,這是過去康樂縣藥農時常說的一句話。如今,隨著中藥材種植機械化技術的推廣使用,“苗子難栽”這一難題得到徹底解決。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4月27日,記者來到康樂縣蓮麓鎮地寺坪村,以往村民種植藥材都需要蹲在地裡一鏟子一鏟子挖坑栽苗,而現在,拖拉機拉著一個專用機械,兩排人坐在專用機械上面,一會兒就種完一大片地,既省時又省力,深受群眾喜愛。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康樂縣蓮麓鎮地寺坪村村民王強是遠近聞名的中藥材種植大戶,2019年前王強從事花卉苗木的種植,隨著這兩年苗木行情下降,王強便嘗試種植黨參、黃芪等中藥材。在王強的辛勤努力下,年底收穫的無公害中藥材銷往北京同仁堂,並且同仁堂還與他簽訂了訂單,收購所有他種植的無公害中藥材。這讓王強有了動力,他想著擴大種植面積,可是傳統種植,一個人一天下來,最多能種半畝地,還累得人腰痠背痛頭髮昏。今年,康樂縣在全縣推廣機械化種植,讓種植管理更加規範化、規模化,一下子就為王強解決了燃眉之急,他隨即決定擴大種植面積到280畝。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康樂縣康蓮花卉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王強:“我在2019年用傳統(方式)種植黨參,太費人工,今年用機械覆蓋中了280畝,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每畝節省500元左右。”

康樂:藥材種植機械化 群眾省時又省力


據瞭解,康樂縣種植中藥材以往基本屬於人工化,這費時費工費力,導致不少農戶由於沒有勞力不敢擴大種植規模。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康樂縣農業部門積極協調,並主動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中藥材機械化推廣,目前,康樂縣中藥材機械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加快了生產進度。


記者:牟亞斌

組稿:王霞

編輯:張璐婷 馬雲龍

責編:王盛平 主 編:李建芳

監製:姬 平 總監製:劉永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