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思路 莱州“老姜”焕发新机 百万斤大姜奔向俄罗斯

新技术新思路 莱州“老姜”焕发新机 百万斤大姜奔向俄罗斯

刊发于4月21日烟台日报02版

(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姜建彬 孙兴涛 马小妹 摄影报道)“这段时间特别忙,每天发往北京的大姜达20多万斤,其中发往俄罗斯的就有10万多斤,市场需求量较大,行情非常好。”莱州市大姜批发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斌近日十分忙碌,他们将莱州大姜搬到了俄罗斯人的餐桌上。

近年来,莱州市不断邀请农科专家为大姜种植户登门授课,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让有着悠久历史的莱州“老姜”迎来新机会,面向国际营销的“新思路”更是让莱州大姜不仅走出国门,更是带动了农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百万斤出口订单

600多户姜农受益

“目前生姜的市场价格在每斤4.2元左右,现在收购价比几个月前每斤上涨0.2—0.3元,直接受益姜农达到600多户。”张旭斌说。连日来,莱州市吕村大姜批发市场每天都会有10万斤左右的大姜经北京中转后再发往俄罗斯。“莱州大姜品质、口感等方面都得到了俄罗斯客户的认可,此次共签订了百万斤的出口订单。”正在收购大姜的北京新发地市场客商赵学海告诉记者。

按照往年惯例,莱州吕村大姜批发市场从正月初三就会开市,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市场交易较往年有所延迟。在通过各项审批验收后,市场于3月初开始正常交易。为此,市场管理方采取分时间段,分散随到随交易的方法,进场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做登记,车辆进入也必须进行消毒。特别对外来拉货的车辆,还要进行14天前的追踪登记,保证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有了市场就有了销路,这几年大姜价格一直不错,去年我种了4亩大姜,今年又扩种了2亩。”说起大姜种植,有着几十年种姜经验的姜农仲跻臣侃侃而谈。他说,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有专家定期下来指导,只要在管理上精心、水肥上充足,每亩产量都能接近1万斤,按现在的价格,收入达4万多元。


专家陆续来授课

莱州老姜焕发新机

莱州种植大姜历史悠久,其姜块整齐,肉质肥厚,粗纤维少,辛辣适中,耐贮藏、运输,已成为莱州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吕村大姜批发市场是烟台姜农重要的大姜交易场所,目前建有30条洗姜流水线和3000吨保鲜冷藏库,2019年交易大姜20多万吨,成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大姜供应地。

这几年,莱州大姜在外地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40多家北京客户常年在吕村大姜批发市场进货,这里的大姜占北京新发地市场大姜销量的九成以上,成为莱州姜农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

“大姜以点带面成片种植的发展模式特别适宜我们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对大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也是一大优势。”莱州市平里店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表示,为提高大姜产量,该镇先后邀请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前来授课,指导姜农采用黑膜覆盖、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多项种植技术种植大姜。同时,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模式化套作栽培、窖藏保鲜等新技术、新成果,使大姜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

在莱州市平里店镇吕村大姜批发市场,一筐筐大姜由工人洗刷干净后再进行装袋、装箱,这批大姜到达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后进行中转,最终目的地是俄罗斯。如今,优质、高产的莱州大姜不仅占稳了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也很受欢迎。“农产品的出口对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此次百万斤大姜出口俄罗斯,不仅提升了莱州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标志着莱州大姜批量出口进入新时代。”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建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