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準備評判或討論教育時,請先了解: 學生想什麼!

學生想什麼

當你準備評判或討論教育時,請先了解: 學生想什麼!

讓我們先看幾個調查吧:

2005年5月28日,中國新聞網上公佈“中學生心中十大英雄”是毛澤東、父母、周恩來、雷鋒、劉翔、成龍、任長霞、劉胡蘭、董存瑞、楊利偉。

據《華商報》報道,共青團西安市委學校與少年工作不久前對西安市13個區縣,39所中學(含中專、中技)195個班初一至高三的中學,就思想學習、消費、情感、家庭倫理等方面做了一次抽樣調查,……調查顯示,西安市中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偏低,許多中學生的價值取向明顯具有講求“實用”,講求回報的功利化傾向,在“努力學習主要是為了什麼?”問題中,被調查者在4個備選答案中,回答“實現自我價值”和“考一個好大學”的分別佔了40、4%和32、55%,只有19、31%的人認同“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被調查者對“如果有人在大街上需要救助,你會怎樣?”回答中,有高達21、64%的人選擇了“與自己無關”和“心裡同情但自己不要去”。

2005年12月,某市第70中學的高一(8)班的43名學生製作了500份調查問卷,對如何看待“天下興旺,匹夫有責”這個問題,有30名認為國家觀念可淡化,136名認為個人自由無須強求,229名認為應該熱愛國家,只有105名學生認為熱愛祖國是基本的道德準則。(2006年1月23日中青報)

某位教師對他校的部分學生進行了一些調查,發現,主動幫助幹家務的僅佔15%,去商店要大人陪同者佔45%,乘車主動讓座者佔18%;57%的學生對自己在學校、家庭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責任很不明確。

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竟然有8、75%的學生認為:對社會對他人的奉獻只是一種手段,索取是真正的目的;48、8%的學生認為生活第一需要是金錢;59、18%的學生主張擇業首要考慮的因素是經濟收入。

06年3月3日《參考消息》上《四國高中生學生態度調查》結果是“中美韓學生關心未來,日本學生重視現在。”美中韓學生希望成為“學習好的學生”的意識較強,而日本高中生最嚮往的是成為“班級裡最受歡迎的人”。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目前的重要事情是搞好學習的,在中國學生中佔75、8%,在美國學生中佔74、3%,在韓國學生中佔73、8%,而在日本學生中則只佔33、2%。回答“希望升入理想大學”的韓國學生佔78、0%,中國學生佔76、4%,美國學生佔53、8%,而日本學生只佔29、3%,對於“是否願意為升入大學而努力學習”這個問題,64、1%的中國學生、61、2%的韓國學生、30、2%的美國學生回答說“非常願意”,但只有25、8%的日本學生這樣回答。對於“希望成為哪類學生”的問題,美中韓學生回答“希望成為學習好的學生”的比例為67、4%至83、3%,而48、4%的日本學生回答“希望成為班級裡最受歡迎的人”。調查結果顯示,日本高中生最關心的依次為漫畫和電視劇等、大眾文化、手機和短信、時尚和購物等。50%左右的美中韓學生表示關心家人,而日本學生的這一比例只有32、4%。

以上這幾個調查比較一下,不禁有幾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其一、“學生心目中的十大英雄”是毛澤東、父母、周恩來、雷鋒、劉翔、成龍、任長霞、劉胡蘭、董存瑞、楊利偉,但另一方面的調查卻顯示學生的責任意識偏低,愛國意識薄弱,但是學生心目中的英雄中哪個不是責任感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的呢?這一點說明了什麼?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其二、中美韓日四國高中生學習態度調查,我們中國的學生著眼於未來,但同時又有調查說學生講求“實用”,功利化傾向嚴重,這不也是一個矛盾嗎?日本學生重視現在,認為“即使學習好也不見得有好的未來”,那可否說中國學生關心未來,認為學習好才會有很好的未來呢?

其三、無論是在“學生心目中的十大英雄”中還是在學生最關心的對象上,父母均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這一點又說明了什麼呢?但同時青少年犯罪愈來愈嚴重,其中不乏對自己親人的犯罪,這又是為什麼呢?學生為什麼要傷害自己最關心的父母呢?

寧夏一個13歲的女孩子因為擔心要交10萬元擇校費而服毒自殺身亡。在她給父母的短短的100多字的遺書裡,“我是個差生”“我死了可以幫您節省10萬元”這些字眼難道僅是在告訴我們她的心理素質差嗎?

社會各界大多認為大學生自殺是因為缺少責任感,而事實上更多的是因為缺少愛、缺少關心,一個人如果內心當中感覺不到絲毫關心和愛,對他要求責任是不是很可笑?人的責任感是怎麼來的?

1996年3月,大三下學期開學的第一天,22歲的他服藥自殺了,他的遺書中這樣寫道:“我的死跟任何人沒有關係,這是我自己的決定,人沒有選擇生的權利,但可以選擇死。而我選擇了它,選擇了死亡……”他為什麼選擇死亡?沒有人知道,人們只知道他是個優秀的學生孝順的兒子。

我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記得曾在《讀者》上讀過一篇文章,一位富翁死後留給家裡很多錢。女兒在上大學覺得應給自己上學用,兒子在和人合夥做生意,缺少資金,需要這筆錢,母親也有其想法,但最後還是決定給兒子用了。結果兒子的合夥人得了錢之後失蹤了,兒子被騙。女兒知道後對哥哥氣極了,不停地指責哥哥,母親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對女兒說:“孩子,無論你哥做錯了什麼,他始終是你哥哥。”母親的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訴女兒真情遠比錢財更值得珍惜,如今我們對學生的態度,不也應該如此嗎?像女兒那樣是因為真正關心哥哥嗎?

一直以來,無論是教育者還是父母均對學生上網持否定態度,但是他們對學生為什麼上網吧卻知之甚少,把自己對學生不放心表現為對學生的關心,而這種關心客觀上也加劇了學生向其所擔心的方向發展的速度。

我們看一看學生對網吧的描述:“可以釋放自己內心的孤獨,能夠使自己內心舒暢(如果生活學習中學生真正被從內心上給予關心,學生還需要在網上尋找嗎?);可以交很多朋友,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如果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學生能正常的人際交往及正常的身心需要能夠滿足,還需要藉助網絡嗎?);可以最先了解最新的消息;可以與好朋友保持聯繫;……”。在老師們的調查中,75%以上的孩子們都給了網吧完全正面的評價,也有孩子認為上網有利有弊。

因為我們對現實社會的恐懼,我們認為學生小,對社會知之甚少,所以對學生不放心,把自己的憂慮轉換給學生。所以在我們關心學生的人眼中,學生自身的東西也就不存在了,我們對學生的關心是建立在我們對學生自身的所思所想一無所知的基礎之上的,即便是知道一些,也不是站在理解和接受的一面看,而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他的所思所想是錯誤的,不可取,而自己是為他好,自己才能為他負責,應該聽自己的放棄他自己所思所想的。

無論是生活上,學習上還是在思想感情上,學生接受的是對自己的無能和軟弱的教育,也即是讓自己承認自己是錯誤的,自己的思考和決定是不可行的,是不利於自身成長與發展的,所以學生應相信他之外的人,比如父母、教師等等,尤其是知識。

一直以來我們僅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教育對學生內心挫敗感的建造,所以學生越沒問題,就意味著學生越軟弱,而不是相反。我們害怕問題,是因為我們都沒把問題當成是瞭解事實的機會,而寧願維護自欺欺人的“無問題”場面。

學生的成長是學生喪失自己的過程,也是學生把弱當成強去看待的過程。

學生自出生以後就被身邊人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看待,尤其是父母只允許學生按其自己意願去做自己認為可以做的事,否則父母就會生氣,所以自小學生的挫敗感就已經有基礎了。

上學以後,老師更是加劇了挫敗感,因為一進入學校,學生自己被塑造的千篇一律,只允許順從,不允許有不同意見,老師怎麼安排,學生就要怎麼做。學生對自己負責就表現為對老師負責,所以學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不允許的,只能想老師讓他想的東西,只能做老師讓他做的事,其他的都是被批判和指責的,是不正確的。

在學校,最常見的是老師高高在上,學生低低在下。老師說一就要是一,那些堅持自己獨自思考的學生在班裡也是很難立足的。

高一詩歌鑑賞,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意象。記得一語文老師按照教案講了《籬笆那邊》之後,有幾個學生舉手站起,教師同意他們發表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每個人說的都與老師所講的不同,但是老師聽了以後,直接說他們想的是錯誤的,老師講的才是正確的,但又講不出學生錯在哪兒,並且這也違背了朦朧詩的鑑賞意義性的特點。

這樣學生以後還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嗎?學生以後認為自己想的都是不正確的,那學生還會為自己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而高興嗎?這也是學生煩惱的一個根源。學生一旦有自己的想法就認為自己不好進而自己責怪自己。

學生看到家裡有事,無法安心學習,總想為家裡做點什麼,於是學生向自己的父母說了,父母不告訴他家裡發生什麼事了,並且認為他是學生對解決事情沒幫助,所以不讓他過問家裡的事。

這看似是對學生的關心,實際上都是在戧害學生。

首先讓學生知道自己什麼都是不能做的,除了學習自己什麼都不行;另外,學生只應該學習,其他什麼事都不應過問;其三、家裡為了自己好不讓我過問,我如果學習不好怎對得起家裡等等。之後社會上說學生沒責任心、缺乏愛心,從此看也不是偶然的。就是因為學生太有愛心了,才有了以後讓人們認為沒愛心;就是因為學生的責任心太強,才使學生以後的責任心變弱了,而這個結果是以學生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無奈為前提的。

有一位班主任讓學生寫週記,寫學生自己心事等等。一開始學生把自己內心所思所想寫出來了,結果寫出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一個個被叫進辦公室,被教育,結果以後的週記,學生都沒有問題了,班主任認為是自己的教育見效了。而事實上,是班主任已經讓週記成為形式,成為學生要應付的一個任務。

有一學生遇到一題不會做去問老師,教師一看題目第一句就是“這題很簡單啊,你真的不會做?好,那我來給你講!……”。

其他不用多說,這是教育中很常見的情形,我們也都認為這樣沒什麼,不就是幫學生解決問題嗎?事實上都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這麼簡單。

首先,“這題很簡單”的言外之意是什麼呢?這麼簡單的題人人都會做,而實際上學生之所以來問並不是因為簡單,而是因為難,這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心理?原來我連這麼簡單的都不會,我實在是太笨了,時間若久了,學生就會在內心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並且如果老師的態度不好的話,他以後不會再敢問他人問題了,這等於是讓學生承認自己無能,加重學生的自卑心理。

其次、“你真的不會嗎?”言外之意是你應該會做的,怎麼還來問。這等於是在懷疑學生,好像學生來問是故意似的,這句話比上句話對學生的傷害更大,因為它直接是對學生的懷疑,是對學生的不信任,這是對學生人格的否定。所以等於是對學生自身的懷疑和否定。這種傷害只有學生自己心理才知道,並且還無法向他人說,因為老師講的是事實,自己的確是不會嗎。

最後,“好,那我來給你講”,經前面一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是在什麼前提下老師才為學生解答的,讓學生承認自己無助,無能為力,對自己產生否定,然後再給學生講,這就是說學生不能相信自己,而應相信老師,因為只有老師才能幫助他解決他不會的問題。

由上可見,學生的學習問題在現實的生活、學習中並不是簡單的學習問題本身它關於學生自身的尊嚴、以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等等。由於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本身才使學生受到的身心雙重傷害及學生內心遭受的折磨長期以來被忽略掉了。

因此學生要不想讓自己這麼痛苦,只有一方面放棄自己,按外在的要求要求自己,不管它是否適合自己,另一方面,放棄自己所思所想,只是為了能活著,向外尋求內心的安穩與快樂。

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命運!這句話對學生更是適合,放棄了自己的思路,本以為能走出他人所以為的出路,結果是自己沒有出路,同樣關心自己的人忽略的細節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

因此,學生想什麼也就不言而喻,學生想的為不是自己的自己,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成為自己,而自己的不是自己也將要學生自己承擔,先是承受自己內心的折磨,後是承受外在的批評、指責等等。

學生想什麼?學生已不敢想了,因此學生敢隨便想。

不敢想,是因為學生不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

敢隨便想,是因只要不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他的都可以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