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世上的事情,遠超一個人所能理解,溝通需要藝術

美國心理學家貝克斯頓、赫倫和斯科特曾做過一項“感覺剝奪實驗”:

在封閉的小房間裡,給實驗者戴上半透明保護鏡、木棉手套及耳塞,除了進餐和排洩的時間外,其他時間都躺在床上休息睡覺。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在這項實驗中忍受3天以上,結束後部分實驗者出現明顯的生理功能紊亂,甚至持續數日的幻聽、幻視,以及記憶力無法集中等現象。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需要感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和身邊所處世界保持一份聯繫,而這份聯繫也就是“溝通”。

無論是工作職場,還是家庭生活,抑或朋友聚會,我們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可以說,與人溝通是一門為人處世必備的技能。

但縱觀市面上的溝通圖書,大多是偏向於溝通技巧方面。那麼,有沒有一本書,從源頭上系統地解讀溝通呢?

在翻閱了市面上眾多的溝通類書籍後,偶然發現了這本《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從溝通的源頭上給了我答案,帶給我一些新的啟發。

《溝通的藝術》:世上的事情,遠超一個人所能理解,溝通需要藝術

《溝通的藝術》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這本書在美國暢銷40多年,再版15次,作為大學生人際關係課程的權威教科書,擁有200多萬的讀者。

本書是由兩位作者共同撰寫而成,羅納德·B·阿德勒以溝通寫作為專業,拉塞爾·F·普羅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學教授,他們兩人在1990年的一次溝通學會議中相識,就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從此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

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主要圍繞認識自我、認識他人、人際衝突問題的解決,系統地講述溝通的本質。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電影教學法,引導讀者理解溝通原則在當今世界中是如何應用的,並且每次再版時,都會結合最新的研究結果,增加新的內容知識。

讀了這本書,我有很多收穫和感觸,分享以下三點內容:

一、自我認同是由外界環境所塑造

當我們談論戀愛婚姻時,常常會說到“三觀”,兩個人的“三觀”要一致或相近,生活節奏會相對同頻,相處起來能夠更加融洽。

可是,對於“三觀”從何而來,很多人卻不得而知。實際上,每個人的觀念,都是由自身所處的外界環境塑造而成的。

大約1800年,在法國南部地帶,發現了一個長年赤身裸體流浪森林的狼孩,後稱“阿韋龍的野孩子”。當時他的舉止完全不像人類,不會說話,甚至會發出狼叫的聲音。雖然他身為人類,但卻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是和別人有所關聯的。

每個人在出生時都是微量的,甚至沒有自我認同感,我們都是在別人的詮釋中才逐漸知道自己是誰。

這一點提示我們,瞭解自我認同的評價體系,能夠讓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瞭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與人建立聯繫。

《溝通的藝術》:世上的事情,遠超一個人所能理解,溝通需要藝術

二、我們必須總說真話嗎,還是可以圓滑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通過溝通,能夠建立和維持信任,說真話會讓人感覺真誠,以及有效解決問題。

但有的時候,溝通可能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引發新的問題。

舉個例子,有朋友開心地拿出剛買的新衣服,據說還很貴,讓你給出評價和印象。可你心裡覺得這件很土又俗氣,她穿起來好像還很胖。這樣的想法能說嗎,說出來帶來的傷害可能超乎想象。

再比如,作為研發技術工程師的你,參加業務採購談判會議,對方試探性問你的核心技術方法,雖然你技術很熟悉,但可以直接告訴他嗎?

雖說我們都希望與人溝通要遵守真誠的原則,但有時誠實可能會帶來不愉快的結果。面對這些情景,想要自我袒露有點困難,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沉默、說謊、模稜兩可、暗示等方式逃離。

為此,面臨這些兩難的情景,在要不要坦露真言之間,作者給出了幾點建議:

1、思考這個人對你而言重要嗎?

2、坦露的量與方式合適嗎?

3、坦露的風險合理嗎?

4、有建設性的影響嗎?

5、你的自我坦露是互惠的嗎?

6、你在道德上有義務坦露嗎?

總之,關於是否誠實地坦露內心的想法,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需要在具體情境,結合風險和益處等綜合考量,然後採取相關合理的方式。

《溝通的藝術》:世上的事情,遠超一個人所能理解,溝通需要藝術

三、提升思維層次,能夠增強同理心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所發現,幾乎從出生開始,當一個嬰兒聽到另一個嬰兒哭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甚至會跟著一起哭。如果有小孩傷到自己手指,另一個嬰兒可能會把自己的手指塞進嘴裡,就好像他也感覺到的疼痛。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同理心”,就是從另外一個人的角度來體驗世界,能夠感知對方情感的能力。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有對別人的同理心,它根植於我們的大腦。

擁有同理心,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更加關心別人,營造良好的關係氛圍。

《溝通的藝術》:世上的事情,遠超一個人所能理解,溝通需要藝術

那麼,怎麼增強同理心呢?

同理心的增強,跟“認知複雜度”有關,也就是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維度,如果一個人看待問題的維度越高,就越能理解和解釋別人的行為,能夠從別人的視覺來體驗世界。

在作者看來,對於問題的思考,可以採用“枕頭法”,從5種立場角度出發:

1、我對你錯。

2、你對我錯。

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4、這個議題不重要。

5、四個立場都有道理。

比如,關於結婚是否舉行婚禮的討論,男方希望以旅行結婚的形式,女方希望舉行婚禮。可以試著採用“枕頭法”的5個立場步驟分析,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就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受情感,更好地解決問題和達成溝通共識。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書,足足有500頁,系統地講解溝通的知識,又結合電影情景和具體案例,讓我們能夠了解溝通原則在當今世界中是如何運行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將它推薦給了一個對溝通有所困惑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