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多些仁爱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笔者认为,疫情肆虐之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举国纾难、大敌当前的仁爱之心不可少;疫情稳定之后,恢复生活常态,促进人民福祉,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的仁爱之心同样不可少。

我国古代也特别强调为官者要有仁爱之心,早在商周之际,这种思想就已经萌芽。《尚书·盘庚》中有“重我民”“施实德于民”的说法。西周政治家周公旦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保惠于庶民”的思想。孔子、孟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宋代程颐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仁爱之心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民心向背的重视。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强调仁爱之心就是要心里装着老百姓,时刻想着老百姓,处处贴近老百姓,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大爱。这不仅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我党执政的宗旨和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不仅应把仁爱之心看成一种品德,更应把它看成一种责任与义务,在工作和实践中要多些仁爱之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焦裕禄在河南兰考时亲民爱民,即使病魔缠身,仍坚持与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大风雨雪肆虐时,他登门访贫问苦,为困难群众送去救济粮款,“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谷文昌在福建东山工作期间忧民为民,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奋战14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他去世后,东山百姓每逢清明、春节敬祖,“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一习俗至今不变。焦裕禄、谷文昌等人为什么会被人民一直记在心上?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怀着仁爱之心,甘做人民贴心人,为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舍生忘死、鞠躬尽瘁。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河南内乡县衙的一副名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来告诫领导干部要辩证看待官与民的关系,爱民、亲民。对人民饱含仁爱之心,对群众冷暖感同身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多些仁爱之心,时刻践行群众路线,凡事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一想,有“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爱民之情,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之心,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责任担当,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敬民意识,珍惜民力民智,解决民困民难,维护民生民利,切实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