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我們利用閱讀吸收知識,通過寫作加強記憶並對知識加以整理。閱讀與寫作的關係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阻礙,比如

讀什麼、怎麼讀?寫什麼、怎麼寫?怎麼評論?這些問題本質上都與我們身處的環境內的“噪音”有關係

包括:別人說這本書不錯,那一本看樣子也不錯;每天10分鐘聽一本書,省錢省時間;熱點又來了,趕緊跟風寫評論追流量;這樣寫或者那樣寫更賺錢;這些腦海中的“噪音”每天都在影響著我們思考,那麼如何處理他們呢?

閱讀與寫作的斷舍離


追逐潮流的今天,除了家裡塞滿了並不常用的東西,還有不斷接受未過濾的新信息,時間長了,對於閱讀而來的知識我們的大腦也由主動攝入變成被動了接收了。

早晨起來要去支付寶收“能量”;吃飯時候刷朋友圈;工作之餘聽本書;下班接孩子上課時候打盤遊戲或者看會書;晚上終於到了真正屬於自我的時間,寫下今天心情或者網上去評論。至此才發現沒啥可寫的了,是信息太多整理不過來,還是無用的知識攝入太多了呢?

《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山下英子與《斷舍離》

自從讀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以後,我對自我在平臺寫作有了進一步的思考: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閱讀與寫作也一樣,要從“我”開始進行整理整頓,從而達到一種個性化思考的角度,所以每一個人都會在讀完它以後獲得有關“我”的思考,今天我主要介紹我在閱讀與寫作的思考:

閱讀與寫作的斷舍離:

  • 斷掉無關“我”的被動思考。比如遊戲、收能量是否正在幫助我休息;
  • 捨棄與“我”成長無關的事情。比如這本書對於“我”的影響在哪裡;
  • 脫離附庸著“我”的執念,讓“我”釋放自由視角。比如總有一天我會減肥的;

閱讀與寫作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過程,而是與我認知相關聯的。如果只要讀了就能寫出來,那我也就不存在獨特的個性了。這個裡的個性就是對信息的思考角度與信息產生的關聯軸。

《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張文宏主任


比如在新聞中看到張文宏建議"不喝粥"這個題目,很多人看來題目就直接就去評論,這樣的評論並不真實,往往受到情緒的影響,甚至會歪曲事實。

這裡的情緒就是被動思考,是帶入進來的,所以首先就是要斷掉被動的情緒思考介入。其次考慮此類信息對“我”是否有幫助,試問我是否經常喝粥?假如我每天都是喝粥的,我們再進入思考角度與空間問自己,喝粥與張文宏的建議沒有關係?

從之前的提問中,我們大腦就開始對信息進行檢索與比對,通過搜索發現張文宏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疫情期間提供很多好的建議。所以接下來我們就應該仔細去看正文內容的描述,後來才發現,這篇說得是營養攝入的問題。以此來看合理利用斷舍離能夠幫助閱讀與寫作的進步,整理認知的過程。

從《斷舍離》找到“我”

閱讀與寫作的思考過程相對整理家務來講更短,甚至只有幾秒鐘,但卻是生活經常遇到的問題。《斷舍離》這本書教你整理物品的同時也在進化你的思維,同時還在啟迪你的個性化,我從《斷舍離》中找到與“我”關聯軸,加強我對閱讀寫作與自身成長進一步解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我”一直沒有輕裝上陣過

《斷舍離》提倡我們要輕裝上陣,可是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真的沒有輕鬆過。上學識字,書包趕上半個“我”的重量;畢業找工作,“我”就與“錢、房子、車子”較上了勁兒;婚後一家七口人,“我”就是夾心層與雙面膠。

《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上有老下有小


背上扛著那麼多壓力,我能夠活到今天,也許是因為遺忘這個詞吧。結婚以後肯定忘記之前上學的痛苦、畢業以後的壓力。

《斷舍離》卻說:“不對,現在的你是之前的你,並沒有改變。”原來是“我”在成長中雖然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但是卻不去“寫作”,不能去總結與覆盤,不能把事情關聯到“我”成長的層面。回頭來,應該思考書包重量是否與“我”的成績有關係;“錢、房子、車子”哪一個與當前的我關係最密切,而不是把所有的壓力都接收了;一家人,應該從每個“我”的觀念考慮,是否隔一段時間聚一聚,或者考慮給老人、孩子考慮個人空間的問題。通過閱讀《斷舍離》,在整理自我思考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如何真正的解決“我”的問題。

再小的空間也需要有“我”的存在

《斷舍離》主張對空間進行分類,分為:大分類、總分類、小分類。我通常在閱讀一本書時候喜歡看序言、目錄,然後再去看副標題,最終在正文閱讀中也會注意自己熟悉的關鍵詞與陌生的關鍵詞,並記錄下來。所以閱讀的習慣就會讓寫作也特別注意大、中、小的關聯。通過這種訓練也能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比如我要說一件事,這件事大概講了三點問題,第一點問題涉及到幾個關鍵點。

《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分類

所以再小的空間,也能總結出來一個有效的分類法。同時所有物品整理與思考的整理都需要在“我”的基礎上去做,這樣才能排除無用的工作,比如我們在整理盤子的時候也一定要對自己說,這個小盤子是對我有紀念意義的,這個玻璃杯是我經常用的,對於多餘的東西則要丟出去了。

相對於思考來講更為重要了,自問我閱讀的這本書對於自身有沒有幫助,我的寫作是否是按照月計劃來執行的,而不是想寫就寫的。說話更不能說與自身無關的話,言多必失講到的就是話說多了,會脫離“我”而存在,變成信息洩露或者對別人評頭論足了。

閱讀與寫作中的斷舍離精神:從“無”到有

無能承載有,無也是認知過程中的一個反思狀態,簡稱放得下。

從生理上來講,記憶不會隨便就消退,但受到強大的刺激時候會出現混亂,如何整理大腦的記憶才是最應該做的。所以我認為“無”就是整理的過程,人身上的認知很多,感受環境,語言刺激,身體器官的喚醒,這些階段都是關聯的。如我又餓又冷,這些包含了基本的認知與語言的輸出。我感覺自己相比之前在閱讀方面有了進步,這個認知的過程,其實包含:回憶過去某個時段處境,點明某些特定的事件,感受這些之間的關聯,最終與當前的這些因素進行對比。

這就是認知的過程,認知是要經歷痛苦的。比如閱讀。今年讀60本書,分解每月讀5本左右,每個星期大概都得讀上一本書,前幾個星期還好堅持,時間一久很多人就認為很難,難處在於幾種因素:

1. 喜歡讀的書比較少;

2. 其它時間佔用過多;

3. 書比較晦澀難懂;

4. 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5. 家裡有急事,擱置了;

6. 自我在閱讀數量、時間上妥協;

那麼我們從《斷舍離》角度考慮,就需要建立一種認知的“無”狀態。這裡不是把所有的東西都丟掉,也不是空杯心態,而是分階段的減少當前的計劃、事件、狀態。比如我感覺自己相比之前在閱讀方面有了進步,我們撥開當前的狀態,只看之前的事情,然後再把之前的閱讀過程進行分解,思考哪些是必要的與不必要的,最終寫下來一個結論,直接對照當前的狀態。

我們把通過不斷刪減留下的東西看做就是“無”的承載物。也是《斷舍離》追求的獨特的個人狀態。

為什麼推薦《斷舍離》這本書

斷舍離是不收拾的收拾法,從這本書推出的10年之後,在東京人們從狂熱的購物潮中開始轉變,變得追求精緻的生活,更突顯了個性。之前大家買了很多東西,發現很多人都買了同樣的東西而感到煩惱,而後一些人就會在自身修養素質上的改變,還有在說話上改變,變得出口成章,妙語連珠。這些都因為獨特的個性而影響的,後來大家也在內容創作上獲得長遠的進步,以創作更多有用的作品,能獲得更多的粉絲才是時尚。

《斷舍離》從來不是整理物品,而是通過整理物品、整理空間來調整生活。通過生活的感悟來調整自己的思考,包括對閱讀與寫作的更深入的瞭解,懂得“我”在認知過程中存在的重要性。

《斷舍離》: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賺錢,考慮主語是都應該是“我”

陳數與山下英子


著名演員陳數是中國的斷舍離踐行者。在《斷舍離》2019新版中的推薦序中,陳數寫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停下來,慢下來,去獨處,去思考,去閱讀,去旅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斷舍離》+《斷舍離》心靈篇+《自在力》是對斷舍離概念的完整描述與應用,絕對是讓你重新認知自我的一套好書。今日頭條的423頭條知識節,點擊上邊鏈接購買,享受並且包郵優惠價66元,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我是薦書官##423頭條知識節##閱讀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