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中秋,秋高氣爽。以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村部為座標原點,左右是整潔的鄉村,俯瞰是滿目稻穀金黃,抬頭可見藍天白雲朵朵。“眼見著鄉村好起來、美起來,我就紮根村裡不回城裡了。”從外地來到岱鰲,如今成為岱鰲村村委委員、扶貧專幹的戴杏瓊說。

岱鰲村地處樅陽縣、桐城市、廬江縣三地交界處,總面積10.6平方公里,此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1戶46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11.48%,村集體經濟幾乎為空白,是典型的貧困村。如今的岱鰲村,已經發展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57萬元、貧困發生率降至0.2%,能人和項目迴流的遠近聞名的脫貧“明星村”。巨大變化源自哪兒?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窮則思變,“換腦工程”找思路

“我才到村裡扶貧的時候,集體經濟收入只有5000元。”岱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崔光慶說,5000元對於一個村來說,修不了一條路,建不了一座橋,村集體口袋“空空如也”,幹什麼都沒抓手。

岱鰲村地理位置偏僻,水利基礎設施差,農田大多是“篩子田”——漏水、貧瘠、農作物單產低,如果還是按照固有模式去發展傳統種植業,再怎麼努力效果都十分有限。在長期從事農業工作的崔光慶看來,要改變就必須要大膽打破現狀。由此,“換腦工程”應運而生。

“引領農村發展‘大腦’一定是黨組織,黨組織引領下可以有若干個功能不同的‘小腦’。”崔光慶說。

2018年岱鰲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組建後,思路寬、懂經營、善管理的黨員能人姚錢堯被推選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大腦”運作帶“小腦”,此後“換腦工程”在岱鰲村持續推進。姚錢堯率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和種植大戶分別到浙江安吉學習白茶種植技術、到金寨縣學習大別山黃牛飼養技術、到無為市學習龍蝦養殖技術。

走出去,幹部“換腦筋”;帶回來,工作“換思路”。“換腦+洗腦”,岱鰲村在產業發展方面成立了多個特色種養業合作社,其中岱鰲村現任村級班子7位成員中,有1位種植大戶擔任村白茶種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1位經濟能人任理事、1位發展能手任黃牛養殖合作社和木材加工廠聯建的支部書記。“我們新的班子成員均為中專或高中學歷,梯隊配備、結構合理、戰鬥力強。”姚錢堯說,村幹部、大戶能人真正成為了引領一片、帶動一塊的合格“小腦”。

因地制宜,資源活化“滾雪球”

“現在看岱鰲村奇峰峻嶺、雲霧繚繞、溪流潺潺,幾年前可不是這樣呢。”在岱鰲村投資興業的安徽大鵬生態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大鵬為岱鰲村發生的變化點起了贊。他說,村裡發展了,原先荒廢的資源被利用起來,產生收益又規範了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和鄉村發展的良性循環。

地處樅陽縣後山區,岱鰲村田少山場多,4500多畝的集體山場此前多為雜樹、小老樹,不但沒有為村民脫貧致富帶來益處,天干時節還要防範森林火災的發生。如何喚醒沉睡的資源?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依託扶貧幫扶單位是銅陵市農業農村局優勢,岱鰲村借勢發力,多次邀請省、市、縣農技專家實地考察,請求傳授盤活山場資源的妙招。“結合岱鰲村的土壤、氣候,經充分調研論證,我們的農業專家為岱鰲村產業發展找到了破題之法——種植白茶。”崔光慶說。

此後,岱鰲村開始分兩期推進白茶種植基地項目,村兩委又多方動員,將本村在外經商的兩位能人姚雨生、汪飛“請回來”參與到承包經營白茶基地項目中去。2017年,村集體發包30畝、租金1.2萬元;2018年發包80畝、租金3.2萬元;2019發包150畝、租金6萬元;2020年白茶種植基地二期項目啟動,建設規模擴大到500畝,僅租金這一項村集體年收益就達20萬元。

有了白茶產業這個“先例”,村裡扶貧項目招引開始“滾雪球”:大鵬生態牧業有限公司落地,流轉1580畝山場;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樅陽媒鴨養殖項目落地,流轉稻田500畝;還有江莊組的龍蝦養殖項目、下洲組的林下養殖項目、光明組的米麵和菜油加工項目,就連隔壁陽和村村民王宜會也到岱鰲村流轉土地120餘畝打造了花卉苗木基地。

產業興起如雨後春筍,競相拔節。到目前,岱鰲村的集體山場已經基本盤活到位,一個村已經湧現出了15個家庭農場、2個合作社、3個農業加工企業、1個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計21個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

“四帶一自”,貧困戶嵌入產業鏈

“年紀大了有個事情做,在家門口一年能掙兩萬八,我覺得很不錯喲。”在大鵬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內負責打掃衛生的五保貧困戶鄒來發笑著說。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從發展經營主體入手,結合農村“三變”改革,讓貧困戶和村民以扶貧小額貸款、自家田地等方式與經營主體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再輔之以針對性農技培訓讓貧困群眾、村民能夠在種養殖基地裡面就近務工,岱鰲村推動實現“三變生四金”: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獲租金,扶貧資金入基地變股金,貧困群眾就地務工掙薪金,盤活土地等資源入股分現金。

“我們把貧困戶嵌入了產業鏈,以‘四帶一自’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崔光慶說,村裡的白茶種植基地共有54戶貧困戶入股、解決了村裡64位貧困戶務工問題;大鵬生態牧業公司的養殖基地吸納了13戶貧困戶入股,這13戶入股貧困戶同時也在基地就業;媒鴨養殖項目帶動了2戶貧困戶,龍蝦養殖項目帶動了9戶貧困戶,米麵和菜油加工項目帶動了12戶貧困戶,苗木花卉基地帶動了20戶貧困戶......

民富村亦活。2019年岱鰲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7萬元,但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沒有將這筆錢藏起來,而是持續“好鋼用在刀刃上”。近幾年,岱鰲村自籌並利用上級資金共建設村組道路18.8公里,道路提升工程18.2公里,實現水泥路村組通、戶戶通,自來水實現自然莊全覆蓋;實施了河渠清淤、塘壩清淤整治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結合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完成了文化廣場及部分汙水管網改造工程;村裡安裝路燈60盞,整改電力老舊臺區16個,村居環境面貌大改觀;新建標準化公共服務中心、黨建活動中心和就業扶貧驛站,配置了比較完善的公共就業硬件設施,實現面對面集中辦事和“一站式”為民服務。

“岱鰲村人傑地靈,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的故居就在岱鰲山雙獅嶺腳下的吳莊組,這裡也是新四軍、游擊隊戰鬥生活過的革命老區,歷史、山水、文化資源豐富。”崔光慶說,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正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手深度開發岱鰲山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集“文化產品研發、創意設計、文化體驗、旅遊休閒”於一體的集約式複合型文化產業旅遊景區,讓廣大村民們能夠在鄉村多種產業協同發展的振興路上更多更好地嵌入其中。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岱鰲村真是‘翱’出了新精彩。”已經融入岱鰲村的戴杏瓊說,自己還要在這裡參與書寫並見證岱鰲的新發展。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猜你喜歡

1 頭條 | 注意!本週六要上班!!

2 提醒 | 是時候拿出秋褲了!今天……

3 提醒 | 未來三天天氣轉好!氣溫緩慢回升

本文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主 編 / 王長學

視覺總監/ 王章志

責任編輯/ 吳福成

執行編輯 / 吳海霞 朱倩倩(實習)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 樅陽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單位/ 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為你“在看”

外媒看樅陽 | 樅陽:“換腦筋”換來生產力 “滾雪球”滾出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