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就業是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的根本手段,是穩定脫貧成果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渾源縣多措並舉、因人施策,在培訓就業中挖掘貧困人口的自身優勢,確保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持續增收。

提升技能 培訓先行

多一門技術就多一條出路,多一項本領就多一份收入。技能培訓是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渾源縣精心打好“產業技能+創業技能+就業技能”培訓組合拳,強化扶智扶技,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不斷增強貧困戶在脫貧中的“戰鬥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全力將貧困人口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

實施中,該縣圍繞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組織專家學者、技術人才到村組院落和田間地頭開展培訓。特別是在官兒鄉等恆山黃芪主產地,該縣加大貧困人口中藥材加工炮製工藝的培訓力度,累計培訓519人,80%以上人員常年從事黃芪整理、切片等生產加工。“以前,大家不懂加工,刨出來就賣,東西好卻賣不上價錢。現在,縣裡專門組織村民學習黃芪從初加工到精加工的技法。大家也在黃芪產業發展上下足了功夫。因為加工,黃芪產生的利潤也一個勁兒地漲。咱現在腰包鼓了,說話幹事底氣也足了,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一得空,裴村鄉大橋村村民邊斌便又翻看起培訓課的記錄。

為提升培訓的精準度,在培訓內容上,該縣根據市場需求,延伸技能培訓覆蓋面,拓展技能培訓重點,實現培訓內容“有的放矢”;在培訓對象上,堅持以受訓貧困戶為主體,制定“一對一”培訓計劃,確保培訓效果不打折扣,讓掌握一技之長的貧困人口走進全縣轉型發展的方方面面。西留鄉西留村等地的120餘名貧困勞動力參加了傳統手工藝培訓,其中83人已就業。

2014年以來,渾源縣累計培訓貧困勞動力6866人,培訓就業2943人,其中:家政服務員佔比16%、農業技術員佔比16%、園林綠化佔比14.6%、農藝工佔比14.2%、中藥材種植佔比14.1%、其他計算機操作、電焊、家畜飼養等佔比25.1%。人均增收4500元。

精準對接 外拓內挖

促進貧困勞動力盡快實現對口就業,實現就業崗位與技能的有效對接,是重點,更是難點。

近年來,渾源縣立足用好“三農”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在縣級層面專門成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領導組。縣人社局、扶貧辦等9家單位組織工作人員調查收集用工信息,尋找就業崗位的同時,組織專門人員分片開展進村入戶送政策、送崗位活動,並通過技能培訓與市場需求對接座談會,深入具體對接。

“我們一直致力於為貧困勞動力搭建助困就業‘快捷通道’,不少貧困戶從中受益。51歲的李培元是永安鎮武村的貧困戶,2019年在縣裡的對接幫扶下到天津管業公司就業,月收入5000餘元。他妻子今年4月也到這家公司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工’,兩人月收入有8000多元。”縣就業中心主任李建國介紹。

在實施中,縣人社部門還與貧困村駐村工作隊聯手,直接面向有就業意願的家庭,與服務對象零距離溝通。工作人員現場介紹企業情況,現場辦理就業登記手續、面試、開具就業推薦函、確定上崗時間,一條龍全程服務,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成為就業招聘工作的宣傳梯隊力量。

通過健全信息網絡、加大跟蹤服務,該縣不斷拓寬轉移就業半徑。在縣外與全國32個城市260餘家企業建立了勞務對接合作協議,為全縣有務工需求的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6000餘個;在縣內則通過挖掘用人單位用工意向,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舉措,幫助不願或不能外出就業的貧困戶家庭成員在縣內實現就業。

統計顯示,全縣累計有組織轉移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5898人,其中2020年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1435人,人均月增收2000餘元。

創新服務 打造品牌

“原先我們這個村地下無煤、地上無林,村民唯一的收入就是靠天吃飯的幾畝薄地。藉著縣裡打造勞務品牌的機會,勞務輸出成了我們的主要產業。2000多人的村子每年有近800人外出務工,其中百分之七八十從事搓澡工的工作,收入都在四五千元,大家全脫了貧。”沙圪坨鎮沙圪坨村黨支部書記劉志強介紹。

良好的勞務品牌是提升就業規模和組織化程度的有力抓手。渾源縣立足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競爭力,不斷挖掘貧困勞動力求職需求度高、就業前景廣、地方特色明顯的培訓項目。多年來,“渾州餐飲服務員”“渾州保健搓澡工”“渾州家政服務員”等品牌,在北京、天津等地名聲斐然,貧困勞動力就業率保持上升;依託全縣生態修復、脫貧攻堅、文旅振興三大任務,渾源縣積極推動園林綠化、導遊、渾源涼粉加工營銷等“新品牌”建設。目前,培訓園林綠化工種的大磁窯、青磁窯等鄉鎮的500餘貧困戶,有429人就業,在全縣4萬多畝生態環境整治綠化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挖品牌內涵,保證帶動力的持久性。渾源縣抓住“渾州餐飲服務員”“渾州保健搓澡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特點,將誠信、勤勞、吃苦、敬業等理念融入該縣勞務品牌,全力打造以培訓型、技能型、誠信型、敬業型為特色的渾洲勞務品牌,為進一步增強勞務輸出競爭力提供堅實基礎和有效支撐。如沙圪坨、西留、吳城、青磁窯等鄉鎮輸出到北京、西安、太原等地的“渾州保健搓澡工”就超過3000人。

同時,為保證貧困勞動力可以“走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該縣人社局委派專人在輸出地建立勞務協作服務站解決輸出人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對於缺少技能、技能偏低、就業困難和有就業培訓需求的搬遷戶勞動力,該縣開展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提升培訓,指導易地扶貧搬遷點建設勞務就業服務站。建成的思源社區勞務就業服務站已開展就業服務工作。

本報記者 張麗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