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鍋?電池有起火風險,北汽召回3萬輛新能源汽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呂江濤 | 北京報道

提起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擔心的除了續航里程,就是動力電池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每當有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事故,往往都能迅速衝上“熱搜”。

3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消息稱,北汽新能源的兩款車型已向其備案召回計劃,將自3月24日起召回共計31963輛。而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存在動力電池系統的一致性差異,在高溫環境下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可能導致個別單體電池電芯性能劣化,極端情況下引發偶發失效,引起動力電池起火風險。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事件不僅會讓北汽新能源和其電池供應商孚能科技(688567.SH)承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可能使他們的品牌形象受損,讓這兩家本已陷入困境的企業雪上加霜。

背鍋?電池有起火風險,北汽召回3萬輛新能源汽車

電池存在安全隱患,孚能科技將承擔召回費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消息顯示,此次備案的是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召回車型為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21日生產的EX360和EU400純電動汽車,這兩款涉及召回事項的車型均搭載孚能科技生產的動力電池。

3月23日晚間,孚能科技也發佈公告稱,根據公司與北汽集團此前約定,孚能科技將承擔本次召回所涉及的費用,預計為3000萬-5000萬元間,該費用由公司前期計提的質保金承擔,不會對本年度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孚能科技也稱,此次召回預計會對公司銷售與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公司將積極與客戶和市場進行充分的溝通,儘可能降低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同時還收到了上交所科創板公司監管部下發的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EX360和EU400車型配套動力電池產品的具體型號、交付時間與數量,是否配套其他客戶的車型,是否同樣存在召回風險。

此外,《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還注意到,從去年開始,北汽集團對孚能科技的採購金額就已大幅下降。2017年至2019年,北汽集團一直是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戶,孚能科技對北汽集團的銷售額合計超過40億元,營收佔比分別高達 87.57%、83.58%、47.58%。但在2020年上半年孚能科技對北汽集團的銷售額同比下降超過90%。

與北汽集團類似,長城汽車曾經是孚能科技的第二大客戶,但2020年上半年對其採購金額也同樣大幅下降。

對此,孚能科技此前給出的解釋是:採購量下滑主要由於客戶的部分車型銷售情況不佳,停止向孚能科技採購與該車型配套的電池包所致。

此次上交所科創板公司監管部在問詢函中也問到,北汽集團去年採購金額大幅下降,是否與本次召回涉及的產品安全隱患有關。

受大客戶採購大幅下滑影響,孚能科技去年營收為僅為11.3億元,同比下滑近54%;淨虧損超3億元,而2019年公司還盈利1.3億元。

3月24日,孚能科技股價大跌5.89%,收於25.89元/股,比今年1月份的高點下跌了近50%。

北汽新能源受連累,昔日新能源霸主銷量掉隊

事實上,北汽新能源的情況也不比孚能科技好多少。

北汽藍谷(600733.SH)日前發佈的公告顯示,今年2月份北汽新能源的總銷量為1012輛,和去年同期的1002輛相比,只增長了10輛。

而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7萬輛和28.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倍和3.2倍。其中,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萬輛和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倍和5.8倍,連續8個月刷新產銷歷史記錄。

由此可見,相比其他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北汽新能源可能已經掉隊,銷量甚至被幾家造車新勢力超過。今年2月份,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交付量分別為5578輛、2300輛和2223輛。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開拓者之一,北汽新能源是國內首家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同時也是曾經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霸主。

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量達10.32萬輛,同比增長98%,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佔據當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23%。2018年,北汽新能源再進一步,全年銷量達15.8萬輛,同比增長53.11%,並且成為國內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車企。

2019年,北汽新能源銷量雖稍有下滑,但市場地位依舊穩固。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5.06萬輛,雖然同比減少了4.69%,但仍問鼎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

到了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就急轉直下,當年銷量僅為25914輛,同比下降82.79%。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00萬輛,同比增長16.1%。

銷量下滑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業績下滑。今年1月29日,北汽藍谷發佈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60億-6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虧損62億-67億元。

對此,北汽藍谷解釋稱,影響公司年度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產銷量未達預期。尤其是佔比較高的對公銷量受影響更加嚴重,導致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使現有毛利無法覆蓋固有成本費用,因此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30億元。

2019年,北汽新能源15.06萬輛的銷量中,約70%為對公銷售,屬於網約車、出租車以及政府用車。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總銷量中僅有30%賣給了個人車主。

不過,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逆勢向好的大環境下,疫情顯然不是北汽新能源走出截然相反表現的全部原因。

梳理北汽藍谷歷年年報還可以發現,該公司連續多年的扣非淨利潤均為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過分依賴補貼、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是北汽新能源無法抵禦市場波動的關鍵原因。北汽藍谷發佈的公告還顯示,相比於2019年,公司2020年收到的政府補助大幅下降,對公司業績影響約為9億元。2019年北汽新能源收到的政府補貼高達10.41億元。

責編 | 姚坤

版式 | 孫珍蘭

(版權屬《中國經濟週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