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看史书、看电视剧我们会有一个疑问,先秦、唐朝,总体感觉人们在文化、在性观念上是非常开放甚至是奔放的,为什么印象中的中华文化却是保守的呢?

《列子》记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赠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

《贵耳集》:“唐人尚文好狎”。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这得从宋代的程朱理学说起。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程朱理学的根本特点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是永恒存在的,先有理后有物。在认知方法上,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乍一看,程朱理学和现在的科学发展观念何其相似!

但是,程朱理学还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使得追求“理”的道路偏离,陷入极端。

实际上,相似的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记载:“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说的是人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望而不懂得顺应规律(即控制),就会变成“物”。这说的其实没错,错就错在程朱理学错误地将其理解成“天理”至上,为了“明天理”,而要“灭人欲”!这其实将人以另一种方式“物化”,从一个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实事求是地说,程朱理学在最初提出时也没有那么极端,《朱子语类》中朱熹曾说过:“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就明确将正常的“人欲”视为“天理”,而将超出于“天理”的欲望,视为“人欲”。

并且,程朱理学还压制君权,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遵循“天理”。《朱文公文集》记载了朱熹信中的一段话,显示了在朱熹看来,历来被歌颂的英君明主汉高帝唐太宗,都不过是“假仁藉义以行其私”,从根本上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所以,在最初,程朱理学并不受欢迎。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不过,由于理论的局限性,程朱理学也相当于承认了尊卑等级、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这很快让统治阶级发现了其价值

由于宋代在军事上的羸弱,统治阶级需要一套理论支持其的统治。宋代后期,程朱理学顺利上位。

到元朝时,程朱理学被正式确立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官方大力弘扬的“君臣大义”思想,已经超越“华夷之辩”成为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并被包括汉人在内的知识分子所广泛接受。大批的汉族色目地主纠集的“义兵”兴起,也成为镇压红巾军的主力。不过元朝消耗汉族世侯、对于汉族知识分子的排斥,也使这个群体很大程度游离于元朝中央政权之外,使元朝的统治根基脆弱,最后崩溃。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清朝进一步推动了程朱理学的发展:“朱子之学,即程子之学。程朱之学,即孔孟之学。若程朱非,则孔孟亦非矣。程朱之学,孔孟之学也。程朱之道,孔孟之道也。学孔孟而不宗程朱,犹欲其出而不由其户,欲其入而闭其门也。”乾隆五年下诏说,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

讽刺的是,程朱理学就这么地从压制君权的理论变成了维护君权的理论,从科学主义萌芽发展成了客观唯心论。

中华文化也慢慢地变得非常反性禁欲,“失节事大”、“婚前守贞”等等观念极度深入人心,也导致后来中国演变成为基本上是世界上最最看重守贞的国家。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客观来看,程朱理学有对儒家思想的反思。

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让儒学感到不满和不安,认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使人们的行为不受礼法的约束,会危及社会秩序,且僧侣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反而要大肆修建庙宇,不仅劳民伤财,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儒学和佛道又不是完全冲突的,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并借鉴佛、道的理论来完善儒学。

不仅如此,恐怕也有对唐朝的反思。

由于唐朝过分自信和没有节制开放的风气,使得“君王不早朝”,虽然万国来朝,令人神往不已,但也埋下了祸根,使中国进入长期分裂和混乱的五代时期。

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破坏,也催生了程朱理学吧。

看似商业发达、文艺开放的宋朝,却是中华文明开始走向禁锢的朝代


结语:每一种理论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时代轨迹和局限性,并在发展过程中会被有意无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扭曲,我们不能一味地捧杀或打杀。程朱理学注重“理”,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方面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但是,发展过程中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抑制人的思想的方面是我们需要警惕并摒弃的。我是虾郎摘,专注中华文化的解读和传播,喜欢别忘了关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