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青少年好多知识和技能是“无师自通”的,没有老师和家长传授,全凭自己揣摩与同伴的交流。制作风筝这样的玩具,要让它飞得高、飞得平稳,尾部的飘带制作也十分关键与考究,飘带的长短与宽窄要适中,既不能太重太长而影响升力,又不能太轻太短而影响风筝上升过程中的平衡,如果飘带制作不好,就可能在空中遇到乱流急剧下坠,造成“巨大损失”。

  牵引风筝所用细线当数缝纫机上的尼龙线,商店里售价仅5至8分钱一个,买上两三个,再做一个收放线的牵引盘,一个可以放飞的风筝就做好了。而这一切,全凭几个小兄弟伙们相互摸索与探索。记得有一个制作风筝的大娃儿“高手”,制作的风筝从南岸区的马鞍山上放过长江、飘到朝天门上空,让无数男孩惊叹羡慕不已。同时,风筝的牵引细结实度不够,在回收过程中,遇到大风而断线,眼睁睁看到心爱的风筝飘落到长江里,惨痛的心情无法言表!

  那个年代的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灿烂的,高高飘荡着、完全由自己操控的“科技成果”,放飞的不仅仅是欢乐与喜悦,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与喜悦感,这是如今花钱买风筝放飞,所不能体验到的快乐,也是当代青少年无法体会到心境。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制作滑儿车更是一项技术性超强的活,它不仅要承受得起一个或两个男孩重量,而且还要体验只有现代人才有的“驾驶乐趣”。制作此大玩具的关键部件,是要找到“一大两小”的滚珠轴承,大轴承用于前轮转向,两个小轴承用于后面承载用。那时,工厂里经常有废弃的轴承,但只有型号大小合适的滚珠轴承才能制作滑儿车,因此难以寻求得到。有了轴承接着就是制作,承载滑儿车全部重量和灵活转向的车轴是能否制作成功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这个玩耍的大玩具能否载人、能否快速而灵活滑动。

  车轴材料一般选用材质坚硬的青杠圆木,经过无数次的砍、削、锯、钉等,制作成能固定轴承内圆的车轴,这又让家里的菜刀什么损坏不少。随后找两块一大一小的厚木板,大木板制作车身,小木板与车轴、连接木块连接制作转向舵(分为脚控和手控方向舵,下图为手控式方向舵滑儿车),再找一颗大螺栓把车身和转向舵联接一起,一辆可载人的滑儿车就制作完毕。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图为手控式方向盘滑儿车)

   那时,公路上的车辆极少,是滑儿车玩耍的极好场地,一人坐在上面,另一个人在后面推,要快要慢由后面推的人掌握,前进的方向由乘坐人控制,如遇下坡也由坐的人掌控,快速下滑,快乐刺激无比;如要刹车放下双脚落地就行了,当然鞋子是损坏不小。这种驾驶的乐趣与快乐,在那个年代是无数男孩也包括一些女孩梦寐以求的玩耍内容。如你有一架滑儿车,你就是“孩儿王”,无时无刻身后都有一大群男孩女孩跟随你左右,听你“发号施令”。

  对于男孩来说,越是刺激越是快乐,这是如今的“宝贝们”完全不能体验到的愉悦,打弹弓、砸锡炮、炸鞭炮、做火药枪等,反正怎么刺激又不伤人就怎么玩。做弹弓就去找废弃的汽车轮胎中内胎皮,剪成细条,或者找医院淘汰输液用橡胶管,这是制作弹弓的最好材料,弹力超强,制作容易。再用粗铁丝制作弹弓架,或找个Y字形的树杈,绑扎上橡胶条就制作完成。那时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男孩儿们漫山遍野的奔跑,见鸟打鸟、见雀打雀,甚是痛快。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在厂矿企业里,如果能找到熔点低的金属锡,大一点的男孩就把它放入铁罐头盒里,放在煤炭火上熔化,在沙堆里用手指钻一个圆柱形的孔,把熔化的锡液倒入其中,待即将凝固时,用粗一点铁钉插入锡液,形成一个相应的孔洞。完全冷却后,在锡圆柱体上绑上长长的类似于尾翼的布条,花上5分钱买来一盒火柴,向孔洞内刮入火柴头上的火药,插入铁钉,然后抛向空中。落地一瞬间,铁钉与孔内火花猛烈撞击,发出比大鞭炮还要响亮的爆炸响。在只有过年还能听到的鞭炮声的年代,自己制作的能随时可以听到鞭炮声的玩具,其喜悦的心情无可言表。

  砸锡炮大人们不制止,因为伤不到人,而做火药枪的人们是要绝对制止的,但越制止越有吸引力、越想试一试。大一点男孩只要找到短节的铜管、铁管、无缝钢管,就是做火药枪的好材料,在管子的一头进行封堵或弯制,并开一小口,再制作一个有橡胶弹力的可撞击的撞针、一个可托起枪管的手柄,一把简易的火药枪就制作完成。把火柴头的药粉刮入枪管内,扣下控制撞针的板机,“砰!”的一声,枪管发出震耳的响声和火光。如果枪管内装入铁钉铁砂之类的硬物,就成了一把有杀伤力的“武器”。不过,大男孩们制作完火药枪后,最多听了几次枪响,就大人们发现并收缴了,毕竟是一件伤人的“武器”。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那个时候的炸鞭炮,可不像现在这样一连串燃放完毕,而是一个一个拆分开来,一个一个慢慢的、变起花样放,每一声鞭炮声都要炸出童年的欢笑。在沙堆里垒起碉堡、堆起“小鬼子”、修起桥梁等等地,学着电影里情节,插入鞭炮,点燃后迅速跑开,“咚”的一声,“假象敌”顿时炸开了花;把点燃的鞭炮放入钢管、盖上铁碗、扔进泥水里、插入稀泥和牛粪······每次爆炸都是一串串笑声。一些调皮捣蛋的男孩还在公共厕所里放鞭炮,其恶作剧内容和结局就不便讲述了。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总之,那是个无知愚昧的时代,是物质与精神生活十分贫乏的时代,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缺乏的时代,我们这代人虽然没有吸收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动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我有时也在思考:上帝的安排真有意思,赐予你超强的思维能力,就不会让你拥有超强的动手能力。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网络发达、电视电影丰富的年代,可以获得浩翰般的知识文化、信息资讯等,但失去了童年的欢笑与快乐,失去宝贵的动手能力和制作能力,是可悲或是可喜,我不得知而。

故事:在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我们很快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