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2020年3月,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汽車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生產經營的有序恢復,汽車市場已逐步回暖,但產銷整體仍處於較低水平。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4月14日,工信部發布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3月汽車銷量143萬輛,同比下降43.3%。其中新能源汽車方面,3月份銷量5.3萬輛,同比下降53.2%。分車型看,純電動汽車銷量為4萬輛,同比下降55.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3萬輛,同比下降44.1%;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36輛,銷量與同期持平。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銷量就開始出現下滑,至此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九連降。業內普遍觀點認為,補貼退坡導致車企成本上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費用也有所增加,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影響銷量。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當然,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依然值得期待,新能源汽車仍然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經濟重要增長點。從地方政策上來看,一些地方政策相繼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限購鬆綁、補貼的政策。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前不久國務院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此外,工信部也進一步放寬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門檻,擬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擬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等。將新能源汽車的准入門檻進一步放寬,讓研發等前端工作與生產製造實現分工合作,有利於造車新勢力等外資車企在我國進行新能源汽車佈局,進一步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從而幫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回暖。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廣新能源汽車普及應用的重中之重。雖然目前我國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上位列全球第一,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是安全問題,充電設備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它既涉及到本體的安全,也涉及到接口的安全,還涉及到整車和電池的安全,以及BMS系統、信息安全等。品類繁多,且大部分安全問題具備較強的不可預測性。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其次便是互聯互通問題,現在不同公司的充電樁之間共享性做得不夠好,有些電動車司機手機中甚至下載了20多個充電APP,這違背了當代信息共享原則。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日前,國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啟動了新一輪充電樁項目,根據規劃,今年國家電網將投資27億元用於充電樁建設,新增充電樁7.8萬個。國家電網稱,此舉將補齊居民區充電難、平臺互聯互通不足等行業短板,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新增充電樁將分佈分部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湖南、青海等24個省(市),涵蓋公共、專用、物流、環衛、社區以及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岸電設施150個。

從政策到基礎設施佈局,助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

加強充換電的總體佈局,勢必會讓科學互聯、有序互聯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圈。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將社會上更多的運營商聯合起來,使充電設備能夠互聯互通,提高體驗。保證大家充電設施的絕對安全,來打消大家的疑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