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01 高分纪录片的由来

教育,不仅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也是全世界家长的共同难题。

提到孩子的教育,最常见的两句话,一句是“少年强则国强”另一句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放眼周围,每个中国父母几乎都被圈在了应试教育的藩篱之中。

教育孩子是道思考题,而关于教育方式的讨论,也一直层出不穷,只不过从来都没有过明确的答案。

8月28日,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刚一开播,豆瓣评分就已经达到9.0分,现在已经升到了9.2分。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片+策划+记者,都是周轶君。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大部分人认识她可能还是通过《圆桌派》和《锵锵三人行》,除此之外她还当过,战地记者,也是国际议题记者和写作者,当然还有个身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影片最初的创作动机,就来源于导演周轶君和自家孩子的日常。有一次她正要出差,出门前孩子央求妈妈不要走。这时孩子的外婆说:妈妈不工作怎么有钱给你们买玩具和好吃的?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听了这话,周轶君自己心里感到疑惑:“咦,妈妈工作只是为了钱吗?妈妈工作你们就可以不断要玩具?这么说是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耻?我想摆脱“上一代”的语言,却没有新的词汇。如何在十秒之内有力说明妈妈工作是为了什么?”

这件事,让她意识到,我们总是在以惯性教育下一代。也让她开始反思:父母和孩子需要新的沟通方式。于是就有了这部《他乡的童年》,导演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

前两集分别去到了日本和芬兰,要知道,芬兰向来崇尚个人空间第一,而日本却是以集体主义至上而闻名世界。两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包括从教育方式、学校的细节、老师的态度,都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看这部纪录片,不仅可以对比日本和芬兰的教育,更可以根据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反观我们自己的教育,从而取其精华,融汇升华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这部片子里,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我们深思了。

02 日本的集体教育

第一集是日本篇,导演带我们去了两个日本的幼儿园。

日本是一个极重团体和规则的国家,所以幼儿园的学生,从着装、仪表甚至到动作和声音,都是整齐划一的,一举一动都好像是复制粘贴过的一样。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幼儿园里面有几个小细节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向来被称赞为做事严谨且漂亮的国家,大概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和行动,去培养孩子们,在意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①“坏了”的推拉门

孩子的教室用的是手动的推拉门,不像自动的门,打开关闭都跟孩子们关系不大。而且门上有个特殊的设计,故意让孩子无法在第一次关门时就将门完全的严丝合缝,门没关好,需要再关一次才行

如果孩子忘记了把门关好,靠近门的孩子就会感觉冷,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很重要,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困扰。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②门口的鞋印

打开门,还可以看到地板上绘有拖鞋的图案,提醒孩子在进门脱鞋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脱鞋摆放整齐,这其实就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③没水槽的水龙头

这所幼儿园的水龙头也很奇怪,因为没有水槽。而原因是,没有水槽的水龙头,如果一直开着,就会溅湿自己的鞋子,这样孩子就知道要及时关上水龙头,可以避免浪费水。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④不平整的草坪

幼儿园的活动场地,有一片草坪,看上去高高低低的并不平整,导演问难道草坪不修理吗?设计者回答:校长会一年修理一两次,但是会保留不平整的地方,而且草的种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还会开花。

之所以不去做得特别完美,是因为他们觉得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更好。

面对不方便,孩子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如果草是平的,孩子们不用操心,也就不会产生思考。

这就是日本教育的特色。在日本的社会里面,团体的行动、对周围人的感情都很重要。因此,也会担心孩子没有自己的个性,活得太压抑。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不过,日本的教育,并非只有整齐划一,也有一些“脱线”的部分。

比如在日本幼儿园中,一般孩子们的一天是从晨练开始的,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让孩子们在土地上光着脚疯狂地跑,疯狂地跳,爬上爬下,大声喊叫,就是为了唤醒他们的身体,从而更精神、元气地开始一天。

幼儿园里有树,孩子们可以去爬,当然下面有保护网;还种植了“洋葱”,供孩子们去闻味道、去触摸、或者去品尝。而且幼儿园还有马,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喂马吃草,生日的时候,还可以骑马走一圈。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日本的教育,并非是要所有人都像机器人,做同样的事,而是认同个体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03 芬兰的无竞争教育

再对比芬兰,就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芬兰这个被称为教育第一强国的国家,有着全球最普惠的教育体系,最优秀的创意型人才储备,并且总能在国际测试中获得足够好的成绩。他们究竟有什么教育的秘密武器呢?

最特别的应该就是,在芬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极其自由。小学和初中阶段,他们没有任何形式的考试和竞争。学校唯一评估的不是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以及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

①跨学科现象教学

在芬兰,每周五都会有一个跨学科教学,老师可以自己选定教学主题及所涉及的学科。比如拉妮老师上的课是“时间、年龄、我自己”,在一节课里,涵盖了艺术、数学、芬兰语言文学、生物知识等。

在课上,老师会让孩子拿出学校发的每人一部的ipad,在iPad上拍照或者录音,记录下现在的时间,录音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理解;还会让孩子做出适合在芬兰过冬的脸庞;甚至带孩子去康复中心和老人相处……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②自然教育

芬兰另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堂,就是在自然里的教学。老师把孩子们带到森林里,会给孩子发一张色卡,让孩子去找与色卡对应颜色的物品;还会给出一些形容词,比如“可爱的”“恶心的”,让孩子在自然中找到与相匹配的颜色。

老师说,森林里什么课都可以教,上一节他们就上的数学课。在课上,让孩子们把嗅觉、触觉、视觉等所有感官打开,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把他们描述出来。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导演问老师,带孩子们到森林里,是期待他们学会野外生存的能力吗?老师回答:我想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好让他们学会爱惜和保护自然。

③积极教育

全芬兰最重要的东西是“积极教育”,即便有人不擅长数学,不擅长科学,不擅长文学,不擅长艺术,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们仍然可以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还有爱,爱是最重要的事。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在芬兰,如果学生不擅长某个学科,老师们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而不会认为是那个学生有问题。

比如有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老师会想办法悄悄地把数学引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里,如果孩子喜欢小汽车,就用小汽车来教学,如果喜欢乐高,那就用乐高来教学。然后数学就会变成他们的擅长之物,因为老师相信,他们本来就擅长。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④平等教育

芬兰教育里,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平等”,孩子们不用竞争,不用因为考不上大学而大有压力。因为即便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学生们还有其他可靠的生存选择。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每个国家都有贫富差距,但是在芬兰,这种差距不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芬兰没有所谓的贵族学校,不管家庭出身如何,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对待。

老师不会过问家长的工作和收入,只关心学生们在学校的归属感。所以在芬兰学生的观念里,不存在“竞争”和“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好。

当你问一个九岁的孩子,什么是成功,他会给出以下回答: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除此之外,芬兰是完全不容许任何的暴力存在的、包括语言暴力。

有个华裔爸爸说自己曾经因为弹过孩子脑门,被老师报告给“儿童保护部门”,被安排了三四次的谈话,每次两到三小时。因为芬兰的教育理念是,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平等,要尊重他们。

最动人的是,芬兰人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与别人竞争,而是为了自我提升。要避免给别人贴标签、不要否定别人、贬低别人。

最后,在画画的时候,导演跟一个芬兰的老奶奶聊天,得知她从来没有学过画画也算不上擅长,只是从小就喜欢,所以就一直在画,导演联想到自己小时候,总是被否定,这个不行,那个也做不好,感动得哭了。因为她这才开始明白,为了生活而学习,到底是什么意思。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纪录片: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

我们的社会从来都没有一所“父母学院”,养育孩子都靠自学。也许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们永远都没法获得一个具体的答案。

但是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去反思的机会,也提供一些例子,让我们去改善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

或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不那么功利,只看成绩和以后的收入或者职业体不体面,而是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想要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未来不止一个样子。”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大的环境,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可以记住这两句话,然后学习、反思、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更幸福的人。

---------------------

关注@芝士父母,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