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自4月17日燕赵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公益活动以来,征集到来自各行各业抗疫一线英雄们在抗疫期间的珍贵照片千余张,照片是全民战疫的珍贵记录,而照片背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是展现着燕赵儿女的担当与付出,坚毅与不凡。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为爱逆行 他们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为了守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奔赴前线。

在征集到的照片中,不乏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在这些勇士眼里没有生死,只有使命,但侠骨之外有柔情,在他们的手机里都珍存着一些和患者的照片,在那些温暖瞬间里,我们看到了真诚付出、亲情守护换来的信任和依赖。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老人的头发又长又软,总是跑进面罩里,导致呼吸机漏气,在征得她同意后,我为她剪去了长发。”河北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员白月的手机里存有一张给患者理发的照片,如今念叨起这位老人,仍像讲述一位挂念的亲人,“这位重症的阿姨第一次戴呼吸机时对呼吸机的面罩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我握着她的手耐心地安抚,她终于放松下来。后来,我又给她理了发,呼吸机正常工作了,阿姨的血氧饱和度终于从80%左右稳定到90%左右。”病人平稳度过难关,逐渐恢复健康,白月说,这是她感觉最幸福的事情。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一张照片,两个人,一封信。两个人站立相依,神态轻松,信上除了文字,还有两人的卡通画。这是河北省第五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刘晓娜最珍贵的一张照片。

一次,刘晓娜要离开病床前,两位姐姐有些不好意思地叫住了她,拿出一张有字有画的感谢信送给了她,“她们说,在病房里只能用这封信表达感激了,等下次我去武汉,她们全家用最高礼仪接待我。听到这样的话,我忍不住流下泪水,其实她们的乐观、坚强一直温暖着我,这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在我心里,能够来到武汉帮助到她们,是我这辈子最难忘记得事情。”

“从武汉回来,每每想到住在方舱的患者,还是忍不住心疼。”刘晓娜说,在武汉时,她经常把住处给医护人员准备的水果、零食送给患者,“她们总哽咽地‘抱怨’我怎么又带东西,叮嘱我一个人在外地辛苦,要照顾好自己。这些话很家常,但在那样的环境里,却格外温暖。我们彼此就像亲人一般,心靠得很近。”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虽然看不见样子,但从像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里,我还是能够想象得到你美丽的脸庞。”这是来自患者婷婷写给河北省第五批医疗队队员赵培的心里话,“你总会把最大的苹果发给我,还会对每个人说一句,早日康复,祝你平平安安。我一定会如你祝福的那样,平平安安回家!武汉的‘热干面’很高兴认识保定的‘驴肉火烧’。”就是在这样“浓情蜜蜜”地感情中,婷婷拍下了赵培发苹果的样子——弯弯的眼睛里全是对小妹妹宠溺的关爱。

病毒虽然无情,但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依,那份沉甸甸地信任与关怀,令人动容。

守望相助 他们是守卫城市的“英雄”

新冠病毒席卷全国,神州大地掀起全面抗疫的高潮,在这场战疫中,你为我服务,我护你安全,每一个怀着朴素的善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他,长相普通,朴实中透着憨厚,没有过多的言语,给人无限的踏实感。他叫曾凡权,河北华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物业人员,负责保定市人才大夏的安保工作。照片中的他,让人倍感心疼,口罩下是捂得发白的面庞,口罩外是风吹雨打后黝黑的皮肤,鲜明的对比,是坚守岗位的辛苦和为大家服好务的决心。

自疫情以来,曾凡权每日坚守在大厦的第一道防线,登记、测温、排查,日复一日,无论风雪交加还是艳阳高照,他未曾退后一步,疫情一天没有结束,他就一天不“退”。脸上勒出了痕迹,他笑着告诉记者,“‘口罩脸’是留给防疫物业人最美的印记。”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有一群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他们守护在各个社区前,筑起了一道道安心的“防护墙”,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志愿者,他们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在众多征集的照片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位老者戴着口罩、手套,在寒冷的冬天,不顾严寒,拿着体温枪,认真地给来往人员检测着体温。照片拍摄于2月7日,照片里的人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军大街社区80岁的老党员李乃秋。

春节伊始,这位80岁的老人毅然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为出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李乃秋老人始终坚守在一线,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何况身为一名老党员,更应该身先士卒,我的身体没问题,只要祖国需要我,我愿意出一份力。”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除了一线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外,还有无数群众身边的“守望者”,他们坚守岗位、辛勤劳动,保障者城市的正常运转,其中就包括快递员和外卖员,他们是保障我们生活水平的“末梢神经”,他们维系着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你戴口罩的样子真美”|他们的样子值得被记住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到现在,承德邮政分公司投递员57岁的李艳华没有休息过一天,2月14日,零下近10℃的天气里,又赶上了大雪,帽子上、围巾里、衣服上满是积雪,为了保暖,电瓶车的手把上还套上了一层塑料袋,因为风大,其中一个手把上的塑料袋被吹丢了。在等红灯时,路旁的人给她拍下了照片。

“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的件特别多。以前我们只送报纸和小件,疫情期间大车送不过来大件,所以我们也承担送大件的任务。”李建华说,每天从早上十点出发,到晚上四五点结束,中午基本上没有时间吃饭,偶尔能挤点时间,就吃个面包裹腹。因为疫情,进不去小区,只能在门口等,李艳华的手上和脚上都皲裂了,身子都冻僵了,“疼也得坚持着,咱得让大家伙正常过日子呀。”朴素的话语里有着最朴素的情感,人间温情,在像李艳华一样的快递员中,如星星之火般,传递到每个人的心田。

石志辉的人生字典里有这样一句话,“热情澎湃,火力全开,城市有我,使命必达”,显示出了外卖小哥的朝气和热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他们,不仅给人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也给人们带去了安心、舒心和定心。

“因为受疫情影响,小区进不去,顾客人很好,即便是不方便也主动说要下来取。当挂断电话的瞬间,我体会到疫情无情人有情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石志辉说,看到顾客飞奔过来时,自己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表达感谢,影像也记录下了这感动的一幕,“那一刻心里更加坚信即便是顾客小区进不去,我还是要做到热情澎湃的服务,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疫情虽在,但人情更浓。”

在征集的众多照片中,有着太多感人泪下、催人肺腑的故事。在抗击疫情中,他们果敢、坚强;他们不屈、乐观;他们向险而行,护卫生命;他们坚守一线,勇战风雨;他们不辞辛劳,默默奉献,每一位尽责尽职的平凡人,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照片征集要求:

1. 征集照片需为战“疫”人员戴口罩的照片,需提交原图(照片大小在1.5M以上)。

2. 照片需要提供人物简介,内容包含人物姓名、电话、邮箱、单位等基本信息,同时提交战“疫”故事和照片背景故事。(照片一经选用,将自动授权燕赵都市报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传播使用。)

照片投递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截止日期:4月25日

(燕都融媒体记者 师源)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