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摘要:自我效能就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在一個特定情況下,取得了理想的結果,它也指個人對自我能力的一種感覺,自我效能感是人們需要達到在某些特殊領域的信仰跟信念,個人的目標,簡化的講就是個人對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念,“我行的”,也對本身即將要做出某一行為的自我能力在主觀上的判斷。而且現今在我國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運動心理學領域還是沒有很規範化的,其參考文獻也是屈指可數的,其研究內容也不全面,這也是現今在運動心理學範疇對自我效能感的專研的薄弱和人們考慮的比較多的問題。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1、自我效能的影響

1.1 自我效能感影響著運動員的情緒反應跟思維方式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顯示,在田徑運動會的比賽中,經常受過訓練的運動員情緒波動就比臨時受訓的運動員平穩,臨時受訓者平常又很少接觸到正規的田徑比賽,在還沒有上場就對自己失去了自信,在心裡潛意識的認為對方肯定會贏。因此在自我效能感低跟比賽環境的影響下,讓自我效能感低的運動員會過多的把思想糾結到自己個人缺陷上,而且意識中把對手跟困難看的比現實厲害,這樣的思維導致運動員本身帶來更大的壓力,使其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失敗上。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而不是想著怎麼樣用自己的能力去贏這場比賽,脾氣也會開始急躁起來,注意力也開始渙散,而自我效能高的運動員都會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賽場上,並想著如何更好的實現贏的目標,會激發更大潛能,運動員在比賽場景的相互影響下會產生緊張的情緒跟急躁的心理反應,適當的緊張有利於身體的覺醒而影響田徑活動的結果體現,但是太緊張反而會讓運動員比賽場上的能力運用失常等,因此運動員在對自我效能的控制系統,它的高跟低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情緒的狀態。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1.2 自我效能感對運動員在行為的選擇跟表現的作用

運動會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在反應、速度、判斷上都比低水平運動員強,再結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出,在行為的選擇跟表現,取決於他們的相關行為能力的行為跟預測,表現跟行為主要受心理的動力機能的調控,所以在田徑比賽過程當中不一樣的自我效能感會對行為跟體現產生不一樣的效果,自我效能感高的運動員,一般都會選的任務都是跟自己能力水平適合的,那些自我效能感低的運動員選擇的卻是跟自己能力不適合的,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的效能感越高,預測到的成功的機率也是越大,他表現出來的能力也會越明顯,也會更加努力。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經過現場的觀察跟教練員的交流得出,在比賽的過程中自我效能感低的在行為的選擇上直接影響了比賽陣型的運用,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對環境跟行為選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正常的說,一個人會選本身認為能駕馭的環境,不會選那些自我效能感不能駕馭的環境。在比賽中由於不同的技術、戰術包含著不一樣的技能要求,運動員選擇怎麼樣的戰術、技術主要決定於他對那一種戰術和技術的自我效能感的調控。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1.3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有助於運動員賽後的運動歸因

每個人在遇到成功與失敗時都會想出很多個原因來,在田徑比賽中觀察得出在比賽結束後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低的往往會把原因認為是場地因素引起的或者認為自己運氣不好,而且會情緒低落,憤怒,而在比賽後,運動員自我效能高的總是會先尋找自己是不是努力的不夠,是不是哪裡不足。所以在比賽中教師和教練應該引導運動員對成功跟失敗做出正確的歸因,如鼓勵成功者,把成功歸於內部的能力,這將有利於提高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和信心,鼓勵失敗者選取不穩定的因素,讓他們認識到在比賽過程失敗是無法迴避的,有利於運動員把失敗的最後歸因歸於外部的不穩定原因,比如今天自己運氣不好等。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2、解決方法

2.1 加強文化素質跟體育專業理論的學習,可以提高其整體的素質

從研究中顯示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專業項目和不同學習成績水平的運動員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由於專業理論的缺乏也導致其在比賽中自我效能感比較低,因此在平常的訓練跟比賽的空隙中應該組織學習自我效能的理論等,使他們從學習中慢慢體會自我效能的重要性跟在比賽中的關鍵性。所以要注重對文化課跟體育專業知識的學習。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2.2 教練員和老師的心理引導

通過本研究的分析調查發現:田徑運動的一些教練員,在運動員面對比賽的失敗或是消極的狀態時,他們一般都是從運動員的技術跟戰術中找出其原因,而很少從心理因素上分析,而從心理理論上分析,心理的引導,是一種能有效的改善運動員自我效能感的方式,通過建議跟引導,使運動員正確理解成功和自己的價值觀的關係,以改變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練和老師對運動員的實際狀態進行分析,然後對其進行心理引導,當提高了自我效能感而且運動員相信自己本身對結果擁有一定決定作用時就會產生努力感和力量感。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2.3 合理的規劃目標

設置計劃可以有效的培養田徑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在運動員對自己設置的任務獲得成功後就會有產生滿足感跟自信心,這樣對自我效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自我滿意感跟目標有著密切關係,他們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任務跟目標相符合,更能產生積極的自我效能感,而成功的規劃會對運動員本身提高效能評估,而經常的挫折會讓自我效能感下降,在經過規劃屢次經歷勝利而培養了較強的自我效能感之後,一時的失敗就不會對運動員自我效能感產生影響,所以規劃一些近期的目標任務,然後一一去完成使其獲得自我效能感,所以設置目標計劃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2.4 引導賽後積極的歸因

歸因跟自我效能有互相作用,所以賽後的積極歸因會提高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極的歸因反而會降低自我效能,同樣效能感高的也會產生好的歸因,低的效果會相反,因此要訓練運動員進行積極的賽後歸因,讓運動員將訓練比賽中的失敗歸因於自身努力不夠、動作方法不對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不把在比賽中的失敗歸因於學習能力差、動作難度太大、裁判不公平,隊員不好等。

關於田徑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影響與解決方法,

2.5 加強自我調控能力培養

田徑比賽是激烈的,運動員要能夠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在比賽過程當中能夠調控本身或同組成員在比賽中失敗所造成心理壓力的挑戰,然後正常的運用體能跟所學的技能,所以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應該在平常讓運動員學習運動心理學有關的理論知識,學習怎麼調節控制心理跟精神狀態的方式,還可以運用轉移性的心理調節,比如賽前參加下棋、泡溫泉、跳舞等活動,比賽前還可以採用充分的自我鼓勵,自我談話等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