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1.非洲需要疫苗,更需要穩定電力支持的疫苗冷鏈

截至4月14日,非洲已確診約14863例新冠肺炎病例,受感染人群仍在迅速增長。其中,南非、阿爾及利亞、喀麥隆和加納是較嚴重的地區,確診數量均超過1000例。更令人擔憂的是非洲積弱的衛生系統現狀:麥肯錫報告指出,其人均醫生、病床和呼吸機數量遠遠少於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整個非洲每10萬人約有1.7個重症床位,而中國、美國每10萬人分別有3.6、29.4個床位。整個非洲大陸估計有2萬臺呼吸機;刨除北非和南非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其他地區只有約3500臺機器。相比之下,美國人口是非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呼吸機數量卻多達16萬臺。

可見,非洲的醫療設施、人員、技術和醫藥都不足以應對疫情

大規模爆發。許多人將疫情的破局寄望於疫苗,但即使疫苗問世,這些國家是否能保障疫苗從生產、儲存、運輸、分發的各個環節萬無一失,成功把疫苗送到偏遠疫區?

在非洲反覆出現的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反例。2018年8月,非洲中部國家剛果(金)再次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為何埃博拉陰影在剛果(金)揮之不去?世界衛生組織副總幹事彼得·薩拉馬指出,該國在應對上一輪埃博拉疫情時就面臨大範圍疫苗接種困難的問題。埃博拉疫苗空運到疫區後,需要儲存在零下80至零下60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稀釋後的儲存溫度為2至8攝氏度),否則將失去活性。但部分疫區地處偏遠、不易進入,基礎設施薄弱尤其電力供應不穩,疫苗在高溫環境下易變質,導致疫苗接種成功率極低,給目標人群帶來不可預計的風險。此外,當地常年戰亂,經濟發展滯後,衛生條件和居民的防病意識差,也讓疫情防控難上加難。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圖:給兒童接種埃博拉疫苗。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因缺電產生的疫苗接種難題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世衛組織在塞拉利昂開展臨床試驗時,醫療隊要跋涉近200公里,把未稀釋的疫苗送到2個農村冷鏈倉庫,然後再把裝滿稀釋疫苗的注射器運達5個地區的7個疫苗接種點。塞拉利昂缺乏穩定的電力和乾冰來提供低溫儲存環境,給防控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埃塞俄比亞也面臨相似的困境,一些衛生站曾用過汽油機驅動的疫苗冰箱,雖然能夠滿足疫苗存儲對溫度的要求,但是容易引發火災、造成環境汙染。後來採用了電力驅動的疫苗冰箱,這對停電是家常便飯的埃塞俄比亞來說,無法滿足疫苗存儲的溫度要求。他們也嘗試過蓄電池驅動的疫苗冰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力不穩的問題,但養護、維修的成本很高,一旦蓄電池損壞,整個疫苗冰箱就不能使用了。

疫苗研發之路漫長,向疫區輸送疫苗更需要精確、緊密地協調疫苗存儲、管理和運輸等各個環節,使疫苗始終置於規定的保冷狀態下——這就是 “冷鏈疫苗運輸”。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都有可能讓疫苗失去效力。非洲迫切需要疫苗,更需要打造冷鏈,更需要以便捷可及、可持續、安全的電力來打造和支持包括儲存、運輸等設施在內的冷鏈系統,以讓疫苗真正地發揮作用。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項目中的疫苗冷鏈運輸流程

來源:龍行研究組繪製(圖片來自UNICEF Kampala)


2.太陽能成為抗疫利器

中國企業的太陽能冷鏈技術為這一難題提供了破局之道。在上述塞拉利昂的案例中,醫療組最後採用了中國製造的Arktek冷鏈設備解決了間歇性電力供應的問題(關於Arktek產品可見之前推文)。

另一家中國家電企業也研發了配置太陽能電池板的疫苗保存箱。在太陽能的直接驅動下,不需要依靠傳統電力,一次蓄冷能將箱內溫度保持在8℃以下長達5天。冰箱搭載的A級防凍保護能夠實現箱內溫度均勻,保證疫苗不凍結,即使在43℃的高溫環境下發生斷電,仍能將箱內溫度保持在8℃以下長達120小時。產品上搭載的物聯網設備還可以24小時查看冰箱的溫度狀態,一旦有問題能及時報告、通知人員維修。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圖:太陽能疫苗冰箱解決埃塞俄比亞衛生站的疫苗儲存問題。

來源網絡

目前埃塞俄比亞當地超過1萬個接種點,已經配送安裝了5千多臺太陽能疫苗冰箱。在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長期採購供應商後,中國的家電企業還構建了涵蓋生產、國際貨運、清關、配送、安裝到維修的全流程疫苗生態鏈,並與全球疫苗聯盟(Gavi)在48個國家開展合作,由單線條產品銷售向疫苗安全平臺生態模式轉型。迄今為止,該企業在全球累計裝機運行12萬臺太陽能疫苗冰箱,讓2億兒童接種上安全的疫苗。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圖:中國家電企業搭建全流程疫苗生態鏈

來源網絡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圖:疫苗冰箱全球生態圈

來源:龍行研究組繪製


3.前景可期:疫情催生“可再生能源+醫療”需求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總幹事 Francesco La Camera在4月7日的聲明中強調:疫情給經濟、民生、環境造成災難性損失,也擾亂了各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計劃——正因如此,轉型更加勢在必行。與此同時,疫情催生的防控需求凸顯了“能源+醫療”的重要性,加上已有能源轉型政策、技術創新已經大幅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成本(例如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已成為許多市場中最便宜的電力),為可再生能源應用於疫苗運輸、冷藏等終端領域創造了良好的商業前景。

參考資料:

1. 麥肯錫,2020年4月,“FindingAfrica’s path: Shaping bold solutions to save lives and livelihoods in theCOVID-19 crisis”。

2. 新華社,2018年8月9日,“新聞分析:埃博拉疫情為何反覆出現”。

3. InternationalRenewable Energy Agency ,2020年4月7日,“Staying on Course: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Time of COVID-19”

4. UNICEF,“What is a cold chain?”。

5. 世界衛生組織,WHO Africa Dashboard。

6.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Achieving immunization target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ivevaccine management (EVM) framework”

7. MorrisonO. Jusu et al.,“RapidEstablishment of a Cold Chain Capacity of –60℃ orColder for the STRIVE Ebola Vaccine Trial During the Ebola Outbreak in SierraLeone”,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非洲:如何把疫苗安全送到農村?

編輯:龍行天下研究組、林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