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雙11要到了,都準備好剁手了嗎?

本來是單身汪的節日,卻硬生生被電商搞成了年度大促銷。

各家電商的營銷套路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滿減+預付立減+定金打折+抵扣券+前xx名打折+定金抵扣……

想買個東西,實在太難了!

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在保險行業,也有類似“雙十一”的年度大型營銷盛宴。

它就是“開門紅”。

保險行業的開門紅一般在每年11月開始到次年春節前結束,在這期間,各大保險公司會推出各式各樣的長期保險產品,以“儲蓄”、“理財”、“高收益”、“限量搶購”、“限時秒殺”、“炒作停售”等為噱頭,誘導消費者購買(類似雙十一促銷)。

如果說“雙十一”、“雙十二”是剁手節,那保險“開門紅”就是割韭菜節。

高收益陷阱

這兩年的開門紅產品多以年金主險+附加萬能險的形式為主。既然是理財險,就免不了會在收益率上做文章。

以下這張截圖,在我的朋友圈非常多,如果你的朋友圈沒有這些,那恭喜你,你身邊的朋友至少都是靠譜的。這可以算是理財型保險消費誤導的教科書了。

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很多人看到回報4、5倍,立馬就心動了。還有些呢,會宣稱可以保證獲取長達20年“20+%”的收益。這個成績,巴菲特都不敢說自己能做到。

將保險產品介紹為銀行理財產品,有意混淆保險產品的經營主體,套用“本金”、“存入”、“利息”等概念,並將保險產品的利益與銀行存款收益、國債收益等進行片面類比,使消費者陷入“需用錢時可取回保費”等認識誤區。

結果需要退保的時候,往往發現,前幾年退保甚至虧損20%的本金,繳費結束後數年才能返本,由此產生的退保糾紛數不勝數。

而且,所謂的“高收益”更是無稽之談,仔細看過條款就會發現,所謂的4、5倍的收益可能要活到90歲才能拿到;20+%的收益,是分攤到每一年的單利收益。真實的內含報酬率可能連4%都達不到。

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這其實是利用了消費者心理對金額和比例的錯覺反應,營造更好的效果。這就好比emmmmm...

在某些電商平臺,如果是低價產品打折,會顯示百分比,比如10元的東西賣5元,會顯示5折優惠並標上大大的50%。

如果高價產品打折,卻顯示絕對金額,比如3000元的電腦賣2700元,會寫直降300元,而不是打9折。

套路滿滿。
營銷話術套路

高收益的謊言被戳穿,也許有人要跳腳了:

——你這就不懂年金險,年金險是隻用收益衡量的嗎?你知道年金險離婚不分、欠債不還、訴訟不給、遺產稅不變嗎?

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這個角度挺刁鑽,不少人一聽他這麼說,估計內心開始打起小九九,保險竟有如此功效?先別急,我勸你還是冷靜下。

“離婚不分”這一條邏輯壓根就不對啊,你仔細想想,如果夫妻一方想離婚,通過買保險轉移資產,那另一方也可以這樣做。這樣一來,婚姻不就變成了打撲克,比誰跑得快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用共同財產買的保險,最後的結果只會是平分。所謂的離婚不分,壓根就是在空穴來風。

當然,用保險離婚不分也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受益人是孩子,孩子的教育金是不用分割的,可是前提是,你得能爭得到撫養權再說。

“欠債不還,訴訟不給”就更屬胡說八道了,所謂“欠債不還,訴訟不給”從來指的是理賠金,而不是這份保險。什麼意思呢?假如老王欠了錢,他把錢買了保險,受益人是兒子小王。後來,老王死了,保險公司把身故賠償金給了小王。那麼,這筆錢確實不能讓小王還。

但是隻要老王還活著,這錢就必須老王還,法院可以凍結保單,甚至強制退保。

不過最扯的還是“遺產稅不變”這一條,財政部在2017年8月,就公開回應過:根本就沒有發佈過遺產稅相關條例。

遺產稅連收都沒收呢,您避個毛線啊?!!

瘋狂割韭菜?這場200萬人的自嗨盛宴,你可千萬別參加

對於“開門紅”的思考

“開門紅”是一種粗放式的保險營銷模式,打的是信息不對稱,利用的是人情關係,銷售的更多是錯誤的保單。

我們清楚知道,保險是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買哪家公司的產品還是其次,最重要的知道自己的潛在風險,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想要通過保險解決什麼問題,就好像生病吃藥,也要對症下藥,方可治癒,否則不僅沒效果反而更嚴重。

買保險也是一樣的,不問需求買保險,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正為自己埋下更多的風險,如果在危難之際才發現買錯了保險,這才是最大的風險,比如發生重疾,買的是年金險,自然是沒有保額賠付的。

“開門紅”、“雙十一”,還有接下來的‘雙十二’,如果保險行業利用這些節點搞促銷活動,可以說是保險行業的災難。每年通過各種促銷活動,限時秒殺、限量搶購,買錯保險最終不得不痛心退保的人多不勝數,也是希望消費者能擦亮雙眼,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購買,而不是陷入保險營銷的套路當中。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跟其他商品不同,是不需要促銷的,更不必限時搶購,只要你想買,是可以隨時都買得到。

買保險更是需要量身定製,保險產品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原材料,是醫生開藥的配方,我們要的是如何用好保險,只有買對保險才能發揮保險的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