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诗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是一种古老的存在了,诗人更是纸墨里的虚浮幻象,但只要提起新诗,最不能错过的一个人便是顾城。

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滋润了多少文学青年奋起以赴的艰涩光阴。

顾城的诗像浮乱世界里最纯净空灵的花园,给人以洗礼和慰藉,但文字的美好背后藏着的却是暴虐血腥的现实——想活成童话的顾城最终活成了个疯子,三人同居,斧头杀妻,自缢而死。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阴郁的青春,唯美的诗,撕裂的现实塑造撕裂的人格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生来敏感孤僻,总爱独来独往,不爱社交。他的父亲名叫顾工,是文工团创作员,热爱诗歌和创作。

顾城受父亲熏陶和指导,也非常热爱文学。但由于性格非常封闭,顾城很难将自己的思绪传达给外人,除了偶尔让姐姐做他的听众,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自说自话。

在内外因作用下,顾城的性格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这种缺陷被文革再次放大。1968年学校停课,12岁的顾城辍学,开始了一年养猪生活。

13岁时,他与父亲一起被送到农场,劳改了5年。时代巨变和残酷现实刺激了少年本就敏感脆弱的神经,顾城的性格越发乖僻、内向。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人在极其苦闷的环境中总是下意识地为自己寻找出口,顾城在经历了阴郁痛苦的青春期后,开始向往现实截然相反的理想国。

1973年开始,他将自己的理想国装进了诗里。他的诗作小而精粹,充满清新与空灵,朦胧又充满美感,诗里有唯美的爱恋——“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有自然与美好——“草在结他的种子,风在摇他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阳光一动不动,风在织它的毯子,大江万顷,但做无波之声”;也有对现实的挣扎与逃避——“有时我真的想,真个整夜去海滨,去避暑胜地,去疲惫的沙丘间”、“你登上了一艘必将沉没的巨轮,它将在大海的呼吸中消失”。

顾城的诗一面勾勒着自己渴望的完美世界,一面表达着内心深处的忧郁,这本质上是他撕裂人格的真实写照。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禁锢之爱,三人同行,最荒诞的婚姻

遇到谢烨是顾城的幸运,遇到顾城是谢烨的不幸。1979年,顾城在火车上邂逅了谢烨,对谢烨一见钟情,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顾城生活能力全无,性格阴晴不定,时常暴怒,甚至将面泼到过谢烨的母亲头上,谢烨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

但谢烨被顾城的才思灵气与热情真挚吸引,最终选择跟他结婚。顾城毫无自理能力,十分依恋谢烨,谢烨为了照顾他放弃了学业、工作和交际,成了他的爱人、秘书兼保姆,全身心照顾他的生活。婚后几年,两人爱得浓稠纯粹,一度被视为令欣羡的恩爱眷侣。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顾城的诗歌大受欢迎,在文坛地位越来越高,开始出国活动。1988年顾城到新西兰活动,被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决定摆脱喧闹纷杂,带着谢烨到新西兰定居。两人在激流岛落户后,顾城梦想中的童话世界实现了,他自己过上了国王般的生活。

因为担心孩子分走谢烨的爱,顾城不让谢烨生育,谢烨坚持生下一个儿子后,顾城将孩子送走寄养。远离社会的顾城并没有因此消除戾气,变得安宁和煦,性格反而越发尖锐,时常砸东西泄愤,不许谢烨出门工作。

谢烨照顾着他,包容着他,忍受着他,甚至连顾城招来的婚姻第三者——英儿也一并接受并照顾了,她在顺从中丢失了自我,没意识到两个人已经从恩爱夫妻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斯德哥尔摩式施暴者与受害者。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顾城的诗迷无数,最特别的一个是英儿。1986年的昌平诗会上,顾城结识了谢烨曾经的的室友李英。李英早年就听谢烨讲过这个传奇人物,深入了解后深深迷恋上了顾城,并且在第二年当着谢烨额面向顾城表白了。

与内敛的谢烨不同,李英热情开朗,激发了顾城的热情。顾城内心的撕裂矛盾无法自愈,搬到激流岛也没能找到安宁,为了寻找慰藉,跟李英通讯不断,甚至邀请李英到家中。

对顾城的童话世界充满向往的李英真的来了,还留下来与顾城夫妻开启了畸形的三人行生活。

顾城终于圆了自己女儿国的梦,一边享受谢烨母亲般体贴的照顾,一边与英儿打得火热,而两个女人则迷失在各自的思想迷宫里,在这段荒诞的关系里中规中矩地扮演起妻子和情人的角色。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与其失去,不如共死,最残暴的爱人

因为顾城辞掉了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三人生活陷入窘境。好在李英的到来分走了顾城的视线,也解除了顾城对她的禁锢,让谢烨得以抽身,开始外出打工养家。

谢烨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火热的追求者——大鱼,厌倦了畸形婚姻的谢烨被大鱼打动,答应跟他交往。

不想顾城发现后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人染指,发疯一样打谢烨,差一点被警察送进精神病院。为了平息尖锐的矛盾,谢烨陪顾城去往德国参加活动,李英留在家中。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这期间,不甘寂寞的李英与一位五十多岁的英国人结了婚,移民悉尼,彻底逃离了暴力的顾城和这段纠缠不清的三角恋。

李英的离去成了顾城的心头之痛,但失去的又永远是好的,顾城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开始写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英儿》。

他一边形容李英是为了移民不折手段的恶女,一边又称赞李英与自己是天造地设,而谢烨只是他后天塑造的。谢烨伤心透顶,被顾城折磨得筋疲力竭后终于认清了现实,她决定与这个暴躁自私的男人离婚。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先前因被举报养鸡,顾城砍杀掉了两百只鸡,还将血腥的鸡头丢给法官,暴打妻子也闹得人人厌恶,当时的顾城不只是事业已死,江郎才尽,情人背叛,儿子寄养,也已经疯狂到无法再融入社会的程度,谢烨的离婚要求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个稻草。

连如母亲般疼爱他、视他为世界的妻子也要抛弃他,投入别人的怀抱,顾城无疑走到了穷途末路。

顾城:斧头杀妻,三人同居,童话诗人的残暴与荒诞

1993年,谢烨回到激流岛与顾城在激流岛办理离婚。疯魔的顾城不肯成全那个曾给了他一切的女人,以最残暴的方式将她锁在了自己身边——在大鱼来接谢烨之前,顾城举起斧子砸向了谢烨,重伤的谢烨不治身亡,顾城吊死在门前的树上。

曾经的桃花源变成了一片染血的地狱,刻满人性最深的恶——与其失去,不如共死。

世间最美好的幻想来自人心,世间最邪恶的欲念也来自人心,顾城夹在美好与恶念、纯净与肮脏、天堂与地狱之间,成全了诗歌,却毁了爱人,毁了自己。

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都是他;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都是他;人生如蝼蚁,美如神,也是他。

顾城是天才,也是疯子;是孩子,也是魔鬼,好在他的阴戾将永远锁在那间森林小屋中受日月洗礼,只留他的美好随着诗流芳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