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最近一段时间,荧屏上比较流行清宫剧,电视剧上,描述的人形象都是比较的开朗包容,并且繁荣的朝代。阎教授等清史专家也把清朝时期的统治者夸大其词,说他们是如此的英明神武。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打着专家的旗号,说“康雍乾盛世”堪称为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场盛世。这么荒唐的言论,还有很多人去认可和追捧。今天写的这篇文章,就是要说明这件事。

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乾隆

这个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说的是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的这三个皇帝,历经134年,确实是清朝发展比较好的时期。可能有的人是根据当时社会稳步发展的状况,以及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去判断一个朝代是否是鼎盛时期,而在那个时期,这些指标恰好达标。

现在,我们就对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下剖析。在康熙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朝堂内的小动荡都是可以控制的,整体状况比较稳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些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深层次的问题也有很多。

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康熙

严重的社会隐患和内部矛盾

社会看似繁荣景象,实则存在很多隐患。我们首先看文化方面,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及其内涵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知道,清政府禁锢百姓思想。其一主要从清朝的“大兴文字狱”体现出来的,在人们心中一向仁慈的康熙皇帝,一手策划了“南山案”事件,不少有志之士被牵连其中,从而惨遭杀害。这不仅是对思想的严重禁锢,同时也封锁了文化的传承。

其二则是《四库全书》的编纂。照理说,编纂这本书本是好的,但是,没成想,在编纂过程中,朝廷不仅对此书进行大量的删改和销毁,还曲解书中的意思。

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其次,我们看军事方面。在清朝的时候,清朝的王牌军队人数众多,足有60万人,通过这个数字来看,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大。但是由于国家长期没有战争,他们也不注重平时的操练,导致原本强大的军队逐渐没有了战斗力。据《嘉庆朝东华录》记载,当嘉庆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这一景象。然而和那时的西方国家相比较,人家已经配备了火枪的先进武器,清朝的装备却还是像原来一样,怎么可能打败别的国家,就连缅甸这样的小国家都打不过,更别说那些大国了。

另外,清朝但是还存有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也威胁了清朝的统治。看起来仁慈的康熙帝,在位期间,手段也是非常残忍的。为了保证封海这个政策的顺利实施,沿海地区的大部分人民被官兵杀掉了。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还一度压榨百姓,致使民族矛盾越来越大。

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的真相

“康雍乾盛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人口急剧增加,乾隆五十五年,清朝达到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为什么人口增长会如此迅速,是因为在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番薯等高产量作物,能够大规模种植,让很多百姓免于被饿死的命运。与此同时,雍正年间,还取消了“人头税”,这个政策实行后,很多百姓都愿意多要孩子,以便多一个人能够劳作。但是清朝但是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人口一多,必然就会导致大量贫困人口的出现,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去分给这么多的人,也就导致了人多活少这一局面,所以劳动力也是非常廉价的,而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就回让清朝的经济总量上升。看似繁荣的盛世,接着思想家唐甄的一句话来说:“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

为何说“康乾盛世”乃是名不副实的弥天大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清朝百姓

综合国力与对外战争的尴尬

清朝的国力,可以说在这一百多年中,没有退后,但是也没有向前发展,但是对比于其他国家,实则是在逐渐落后的。怎么去判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是通脱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当时的很多百姓两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不能解决,何谈国力强大?只不过是空有其外表罢了。

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的对外战争,同样也是不尽人意。在雅克萨之战中,清朝明明取得胜利了,但是清政府却把外兴安岭的大片土地割让出去,白白送给了沙俄。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应该知道“康乾盛世”是个假象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想真正强大起来,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不要自我封闭,不然会让国家和民族面临巨大的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