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岳飞死的冤不冤?为什么?

偉大的時代


冤!!!

岳飞,字鹏举,现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从遇宗泽起十余年,率领岳家军大小征战数百战,所向披靡。《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岳飞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致使岳飞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岳飞班师回朝,即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岳家军内部将领王贵,王俊告岳飞亲信将领张宪“谋反”,目的是牵连岳飞。张俊又私设公堂,向张宪严刑逼供,张宪抵死不从,于是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由此,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在此之前,岳飞长子岳云也已提前被捕下狱。在狱中也对岳飞父子百般逼供。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狱,又罗织搜剔了岳飞的所谓“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飞一举定为死罪,满朝正直文武无不怒不可言。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就是罪名!!!

公元1142年一月二十七日,农历 腊月廿九日,宋高宗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作为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秦桧是一名坚定的投降求和派。自靖康之耻随二帝被俘入金后,即投靠大金朝,实质已经成了金国在大宋的代理人,《宋史.岳飞传》记载:“兀术遗书桧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而岳飞功高震主,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岳飞不死,二帝迎回,就是太上皇,到时宋高宗又至于何处?赵构睡觉都会睡不着。所以说是赵构和秦桧联手害死了岳飞!




古今寻


宋朝传奇名将岳飞,在反攻金国的战争中连战连捷,当推进至距离首都开封20公里的朱仙镇时,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随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国而言,反攻金国十年之功废于一念;于个人而言,百年难遇忠义之将盛年陨落,无论何种角度,都是一种损失。岳飞之死肯定冤,一个尽职尽责为国为民的将领,即使有些“瑕疵”,也没有必要处死。所以,对待岳飞之死,客观分析原因是尊重历史,教条主义的“平反”是庸人自扰。



在岳飞一案中,谈及最多的就是他的政治敏感度不足,招来杀身之祸。

这主要是说岳飞不仅将迎二圣的思想一直藏于心中,而且还时常挂在嘴边,从而引发赵构不满。其实这只是捕风捉影,最早提出迎二圣是赵构自己。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在登基大典之上喊出“同徯两宫之复”,这个作秀的意图很明显,也就是草创之际,急于站稳脚跟、拉拢民心、赢得支持。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翠岩寺》

政治上的宣传往往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就像前些年村头红墙上的“少生孩子多种树”。一旦这种宣传被喊了出来,首先就会被官僚梯队当做信仰,并跟风式的写出各种诗词文章。岳飞只不过是官僚梯队中的一个,他以迎二圣为主题思想作了一首诗,这并没有什么错,就像今天开完会了还要写个观后感,这是政治作业!


岳飞的这个诗会被无限放大,是因为他的个人战绩在不断提高。当年作诗时,岳飞只不过是一个心中有理想、笔下似愤青的毛头小吏。倘若岳飞就此战死了,他的这首诗也就终不见天日了。所以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岳飞从一个小兵成长成岳家军的统率后,宋金战争也发生了转机,才使宋高宗看到了迎二圣的可能。宋高宗的心态应该是“我随便说说,造造舆论,你还真要去接二圣?”

而就整个南宋政权的架构看,宋高宗杀岳飞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脱离”北宋的行政班底,即宋高宗亲手提拔出的高层体系,都是北宋时期混的不怎么样的。再者,徽钦二宗算是亡国之君,高宗算是中兴之主,即使迎来了二圣,也动摇不了赵构的帝位和官民根基。所以迎二圣的政治敏感度问题,并不能当做岳飞案的主要原因。

岳飞自身的问题是太过“倔强”,他的这种倔强会让君主觉得难以驾驭。

在“靖康之变”后,岳飞以修武郎的身份给赵构上了一个劄子,修武郎是什么概念呢?在徽宗即位之后,给武臣定了五十三个官阶,修武郎位列第四十四阶。这样的的身份,能将劄子递给赵构,也实属不易。这个劄子主要是针对赵构的巡幸计划,当时赵构觉得应天府(河南商丘)并不安全,想继续往襄阳、扬州或者西边的长安迁移。这个计划主要是主和派汪伯彦等人提出来的,所以岳飞在劄子中骂汪伯彦等人误国误君,请求皇帝不要迁都。


赵构的回复是“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可能这个事情在当时并没有给赵构留下太深的映象,所谓言轻莫劝人,言轻之人也就不是什么重要角色。这也是岳飞第一次因倔强受到挫折,随后被革除军职、军籍,赶出了军营。但当时的宋朝军事疲弱,各地军官都下发了募兵权,以充实守备力量,岳飞虽被开除了宗泽部籍,却还能投往别处,并没有因此断送军旅生涯。

时隔三个月后,岳飞毅然向北,投了招抚使张所,又开始了抗金事业,因战功迅速升至统制一职,分拨于王彦麾下。此时赵构有意向金乞和,所以开始打压主战派,李纲被罢相,张所被发配岭南,河北西路招抚司也受裁撤。当时岳飞正随王彦攻打卫州,等于说大本营被赵构给端了,成了漂泊在外的孤军。


“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岳飞

因敌众我寡,王彦作为最高将领,制定了坚守石门山的战术。岳飞再次表现出倔强的一面,以下犯上的将直管领导王彦痛骂一顿,然后私自带兵出击。在攻克新乡县后暴露出兵力不足的问题,金军主力迅速形成合围,至七千余宋军在此战中折损过半,岳飞本人带残军突围之后,转战于太行山区,打起了游击,至此脱离了王彦。

后来岳飞再归宗泽时,王彦也到了宗泽部,按照级别来讲,依旧比岳飞高。但因上次的合作不愉快,岳飞并不愿意接受王彦领导,后来王彦令岳飞驻守荣河时,岳飞也并不愿意听从调派,所以宗泽只好从中调和,后将岳飞留在身边听用。这其实说明岳飞的倔强会在特殊时期出奇制胜,也会在常规时期难以驾驭,或者说岳飞在军营中只认宗泽,别人谁也不好使。

宗泽去世之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成为故都前沿军区总司令。但赵构南迁后,杜充并没有认识到开封的战略缓冲作用,他随即以勤王为由,向南撤退,这是开封沦陷的重要原因。赵构一心想着求和,而金人攻势正盛,并没能随赵构心愿。面对金兀术一路向南施压,杜充指挥不力,最终建康陷落,杜充本人降金,岳飞只能独自带队离开,进行独立发展。



在独立发展阶段,岳飞收编了溃散于建康城外的宋军,整顿训练后向金军反攻,还连战连收复了建康城。时地方人民传唱“父母生我易,公之保我难”,这是岳飞树立威望的关键时期,从地方百姓到军中将士,都将岳飞视做神话。在北宋末年的战争中,被动挨打的宋朝军民迫切渴望胜利,岳飞能够走向神坛,与这个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另外,在议和破产的背景下,无论是出于现实需求,还是出于好奇,赵构也都想见一见这个收复建康的年轻将军,因此岳飞第一次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这次召见,君臣二人应当聊的非常融洽,此后赵构拨调了大量兵马充实岳飞军力,牛皋、董先就是这一次调拨入岳飞帐下的。岳飞也并没有辜负赵构的期待,随后便收复了襄阳等六郡之地,又于绍兴五年(1136)平定了洞庭湖附近的农民起义,继而两次北伐金人扶持的伪齐政权,收复失地。



在这一系列军事胜利后,赵构再次召见岳飞,而且是在赵构的寝宫之内,这样的规格其实是将岳飞看作内庭亲信,赵构以“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的言词表达自己对岳飞的欣赏。但我们说看问题要有辩证思维,此话的分量过重,不禁令人联想到赵构的试探之意。因为此时的岳飞正在朝着全民偶像的地位发展,偶像如同领袖,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领袖,一个信仰。就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赵构的试探之意也得到应验。

“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乞出师札子》

在这次召见中,赵构答应将刘世光部的五万军拨调给岳飞,以此充实北伐力量。岳飞随即就写了一道《乞出师札子》表决心,此间也没有迎二圣的言论,只迎合赵构心态,要接韦太后(赵构生母)回朝,将徽宗遗体带回,钦宗则被写成“天眷”,这表明岳飞尊赵构为正统,钦宗只是皇帝的亲戚。这个劄子无论怎么看,都体现了岳飞的政治智,所以那些以政治智慧低下评价岳飞之死的言论,不攻而破。


但比较巧合的是,在此札子呈上后,赵构许诺的增兵五万没有兑现,这就难免让人将此札子与赵构的决定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札子赵构御览后,亲赐御札嘉奖,并立即向都督府受命,向刘光世传达调兵圣意。也就是在此之后,才有张浚、秦桧出面劝阻增兵岳飞。

其实刘光世也是宋末不可多得的名将,在淮南一带颇有名声,其所领部队与岳家军一样,也是多年征战积累下来的家兵,哪能说让就让的?所以此处更应该是刘光世向秦桧等人做了工作,苗刘兵变时,刘光世迅速出兵勤王,算是赵构的救命恩人,所以赵构更改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此事之后,岳飞再次展现倔强的一面,递交了辞职报告,未等批复便回到老家。要说赵构这皇帝不好当,人才匮乏之际,也不敢治岳飞的罪,还得再三派人请归。可以说岳飞的倔强在君王眼里,就是难以驾驭的一面,所以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赵构心有顾忌是可以理解的。

在赵构产生这种心态的时候,金人主动提出要将宋钦宗的太子赵谌送回南宋,明眼人都明白这是在扰乱南宋内部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凭赵构决定就行了,外臣插嘴是大忌,但岳飞不仅插嘴,还给出了建议。因赵构已无亲生骨肉,且在苗刘兵变中惊吓过度,失去了生殖能力,所以只得收养赵瑗为养子。岳飞的建议就是立赵瑗为太子,意思就是金人送回来的赵谌无法给储位问题带来扰乱。



岳飞的思路是没问题的,就像后来明朝的土木堡之役,瓦剌抓了大明皇帝,以此来勒索明朝廷。于谦就是拥立了朱祁钰,才化解了这种扰乱朝局的威胁。岳飞在朝中无人敢言时,破天荒的以武将身份开口皇储问题。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奠定了文人掌握话语权的基调,从未遇见过武将直接发声皇储问题的先例。这并非岳飞毫无政治智慧,他在发声前就说了“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说明他知道提出这个建议会带来什么样的政治后果,只因他的倔强造就了他的愚忠,这也让赵构心里产生了新的看法——猜忌岳飞的野心。



“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岳飞

另外关于战和问题,赵构草创之际并没有足够的财力,从全局考虑的话,以全部家当来堵复国大计并不明智。反观金国,强大财力支持下的三年一大征,更加削弱了南宋的实力。所以绍兴七年(1137)时,金国内部权力更迭带来了金向宋的主动议和,这就非常符合赵构乃至南宋的现实需求了。与此同时,金国的议和颇有诚意,他们同意归还黄河以南的北宋故地,并放回赵构生母韦皇后以及宋徽宗梓宫。这对赵构的诱惑力已经足够了,岳飞在这个关头谏言劝阻,还将秦桧等议和派骂了一通,可以说是朝赵构头上泼了冷水。



“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信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赵构

岳飞的忠心不可否认,但赵构的言辞也体现了肺腑之言,赵构是一位大孝子,相比较河南之地,韦太后回归的条件更令赵构垂涎。在议和达成后,赵构大赦天下,并以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安抚岳飞,岳飞还是倔强的辞而不受,后来赵构特下“温诏”才勉强接受。从这件事情来看,赵构这个还给确实不容易,对岳飞的安排也算够意思了。

绍兴十年(1140),金人毁约南下,岳飞迎来了最后的巅峰之作,他在这次宋金战争中完胜金兀术,最后兵至朱仙镇,压迫着金兀术放弃开封城。也正是这个时期,金兀术受人指点:“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这就是宋金战争发声转折的重要一环,也被认为是秦桧勾结金人的证据,但历史上并未记载金兀术是否与秦桧取得联系,施以离间计。但结果是朝着高人指点的方向发展的,在秦桧的运作下,对金作战的部队全线后撤,韩世忠和张俊先被撤至江淮一带。这样就使岳飞的两翼出现真空,随后便顺理成章的向岳家军发出了不得孤军深入的指示,十二道金牌随即而至,北伐事业就此终止。

金兀术趁机夺回被宋军收复的土地,正如岳飞所言“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回朝后的岳飞再无复国的激情,再三请求解甲归田,赵构并未批准,并令岳飞其参与了次年的宋金淮西战役,这也是岳飞最后一次抗金战役。

莫须有形成的原因分析

综合赵构与岳飞的君臣关系来看,导致赵构动杀心的主要原因是君主对武将的猜忌。

宋初建立了权力分散的军事体系,全国军队的调兵、掌兵、练兵和统兵权都是分开的,这确实对维护中央集权带来了积极意义。但靖康之变以后,北宋的禁厢军基本溃不成制,抗金武装大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由临时机构各镇招抚司募集,然后形成私募武装。这些军队虽属于抗金力量,但都是私人武装,朝廷无法调配节制,军队主帅就是士兵眼中的最高领导,如“岳家军”、“韩家军”、“刘家军”都是如此,于皇帝而言,有拥兵自重的隐患。



岳飞被河南、淮西的人民称再生父母,士兵对其唯命是从,声望渐高。但岳飞的倔强导致他有过不听领导命令、撂挑子不干了等瑕疵。如此难以驾驭、手握重兵、深得军民崇拜的军事将领,你是皇帝你也愁啊!

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刘光世所部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顶替刘世光的监军吕祉,以四万军、十余万百姓叛投了伪齐,史称淮西兵变。这就是在张浚挑唆下撤换刘光世的恶果,这件事证明了私人武装的难以节制。此事对宋金形势的影响更大,直接导致北伐中断,南宋以长江为线转攻为守,赵构由此更加倾向于议和,所以用主和派秦桧顶替了张浚出任宰相。一方面推进议和,一方面削弱私人武装,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



此后,岳飞频繁上书请战,抵制议和进程,这是与赵构作对,也是和秦桧的政见分歧。在裁撤过程中,韩世忠、刘光世、王俊等私募武装的将领,都能顺利过渡,交出兵权,接受朝廷安抚加封。尤其是绍兴十一年宋金议和后,赵构分别将张俊、韩世忠、岳飞调离军队,安排到临安枢密院任职,张俊很清楚的看到了赵构的心思,于是向赵构提出收回宣抚司兵权,这个建议非常迎合赵构的思想,很快便落地实施。次年,张俊再请求交出枢密使一职,得到赵构恩准之后,获封清河郡王,做了个逍遥快活的“地主老财”。岳飞则倔强无比,不愿意接受朝廷的封赏,就像个哄不好的孩子,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而当金人再次提出议和时,岳飞出面阻止,这一次阻止的不仅仅是宋金和议,还包括赵构的母子重逢。另有一个说法是金人议和时,点名要杀掉岳飞才会推进议和,更有“释母必杀岳飞”的条款,由于这一点没法考证,也就不做讨论。但如果赵构想要保岳飞,办法还是有的,罢官软禁也是拿得出手的谈资,倘若岳飞态度没有那么激进,赵构不会不念其功劳。



在岳飞案中,最受诟病的是秦桧,他被塑造成元凶的形象。其实在秦桧去世以后,赵构为许多人平反,可就是不肯为岳飞恢复名誉,由此可见元凶还得是赵构本人。秦桧与岳飞的矛盾在于政见不和,但他作为主和宰相,赵构最依赖的大臣,为赵构背锅并不奇怪。

岳飞一案记录为“诏狱”,也就是说这是皇帝钦定的案件,皇帝若不下诏,是没有哪个机构具备定罪权的。且宋代大理寺审案在审讯、详断、判刑、评议、定判、复核等程序中皆有严格规定,秦桧没有授权,是无法在每个环节进行操作的,所以说能操控案件走向的非赵构本人不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秦桧忙于议和,面临不杀岳飞,难以促成议和的局面,秦桧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添油加醋,推动赵构下定决心杀岳飞,以此可以促成议和的同时,铲除自己的政敌。



“桧、俊不能屈,乃求得贵家私事以劫之,贵惧而从。”——《金佗稡编》

为了促成杀掉岳飞的罪名,赵构、秦桧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从岳飞身边人入手,比如案件审理前期策反张宪,但张宪守住了底线,并未与官方合作。万俟卨最初以淮西战场停滞不前给岳飞定罪,从而罢黜岳飞枢密副使一职,充为“万寿观使”的闲差。后又对王贵、王俊进行策反,将岳飞案往谋反上引导,但议和进程不得耽误,故而草草结案,以“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定罪,随后上报赵构,经批准后,将岳云、张宪处斩,岳飞赐死狱中,时年39岁。消息传至议和前线,金国于边境线大办庆祝宴会,高呼“和议自此坚矣”!

综上,岳飞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来自内心的倔强,一种忧国忧民的倔强、一种心无旁念只求正义的倔强。这种倔强看似缺乏政治智慧,但实际上是岳飞不愿意以所谓的政治智慧,颠覆了自己的正义感与使命感。这也造就了赵构与秦桧策划的君臣双簧,赵构藏于幕后,秦桧站在台前,岳飞成了这场双簧戏的冤魂。倘若一个正义到倔强的人,死于“莫须有”都不算冤,那还有什么可以称为冤呢?

参考资料:《三朝北盟会编》、《金佗稡编》、《宋史》


棍哥观史


功过自有后人评,历史虽然遥远,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岳飞的冤屈,是无可非议的。近千年来,世世代代在人们心中,岳飞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岳飞的事迹都刻在人们的心中。

岳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征战沙场百战百胜,难得的军事家,战略家。却因坚持自己的战略思想,坚持抗金,与以秦桧为主的求和派格格不入。最终,秦桧和金兀术内外勾结,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

时间是公道的,历史会说明一切。岳飞死时是公元1142年,到公元1162年,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平反,岳飞的冤屈得雪。后人为了纪念岳飞的事迹,世代立碑著书,为岳飞鸣冤叫屈。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为岳飞喊冤,岳飞庙前香火鼎盛,那陷害岳飞的历史罪人,在岳飞庙前长跪不起。

为了深入解读,岳飞是冤非冤?我们要以以下两点进行剖析。

其一: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

岳飞时代,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帝王制度。公元1127年后,靖康之变,金兵入侵,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宋高宗赵构继位。宋高宗一面任用,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一面任用,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玩弄的是,两面手法。金兵侵占南宋疆土,南宋岌岌可危时,需要岳飞这样的人才,去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击退金兵后,南宋有了喘息的机会。宋高宗动了私心,怕岳飞乘胜追击,接回宋徽宗和宋钦宗,自己皇位不保,便重要主和派,打压主战派。后来宋高宗利用主和派,陷害岳飞,岳飞冤死。

其二:岳飞的精神世界

岳飞从小励志,精忠报国。在岳飞的精神世界里,拯救民族兴旺,保卫家国平安,保卫百姓免受生灵涂炭是一种责任。岳飞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动力,他诠释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坚决抵御外来侵略的意志,人们对民族昌盛、繁荣的美好向往,对和平的渴望。岳飞对南宋的功劳是巨大的,可就是这么一个,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而因为“莫须有”罪名,惨遭陷害至死,实属中华民族的悲哀,确实冤枉。

一代忠臣岳飞的死,是民族的悲哀。岳飞的死,是南宋走向衰落起源。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烽烟弥漫的时代,一位精忠报国的英雄是多么可贵,一位横扫沙场、百战百胜的将领是多么难得。岳飞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岳飞的死,是时代的损失,是民族的不幸。而在那个强权时代,岳飞的精忠之志、报国之心被压制。被奸臣陷害至死,实数千古奇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