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汉语,胸藏文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引流潮流。

咳咳,前几天建哥身体偶感风寒,耽误了“学习课堂”的更新。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夏天出汗吹空调,一定注意好身体健康,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吹啊,吹啊”,结果“骄傲放纵”。

好了,好了 进入今天的小课堂。

微博上一个热搜,在泰国曼谷的记者会上,英国一位女记者用中文对王毅部长进行提问,得到了王毅部长的当场表扬。

学好汉语,胸藏文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引流潮流。

看到咱们的中文不断被认可,人人都在说中国话,我太骄傲了,作为国人更应该学好国语,弘扬咱们的文化。

说到这里,好多家长就犹豫了,“中文天天说,孩子还用啥专门学习汉语啊”。每到假期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课班,但是对汉语的学习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为啥觉得不需要去学汉语,除了觉得天天说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无用”。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免不了功利性的想法,想着更上层楼,人前显贵,学这个能带来啥收益。这些笼统的想法,具象化的目的,通过学习语文都是可以达到的。

那些耀眼的主持人、名嘴,他们的成功,倚仗着就是语言的威力。董卿、撒贝宁、何炅……每一位都是口吐莲花,使人如沐春风。

学好汉语,胸藏文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引流潮流。

在看最新的汉语国际化。截止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伴随中国文化的自信辐射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学习汉语,以2019年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排行榜前100强调查,仅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数量就达到了9886人,比好多大学的全体学生人数还多。可以想象一下,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也会有好多人,走出国门,去做“外教”。

听了上面的小例子,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着汉语去流浪啦!”莫急,莫急,语言学习不是一日修成的,学习汉语必须得从最基本的了解构造开始。

汉字作为象形字,本身就是从一些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记述下来的,但是当一些没有的、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的事物出现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这种方法叫做指事字。例如“上、下、凶……”。

指事字根据他的文字记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独体指事

凡是独体的文字,在形体上没有经过后来的增减或变更,用来表示抽象事类的叫作独体指事,也就是指事正例。这类独体的文字,通常都是以线条符号来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独体指事字例:上、一、二、下、丨、丩、爻。

2、合体指事

当已有的文字形象或符号不足以表达抽象概念时,就在这成文的形象上,加些点画以引出概念的方法,亦即以一个文为主体,附加不成文的符号,二者相合而成的文字,叫做合体指事。合体指事字例:元、示、中、屯、牟、牵。

3、变体指事

为了要表达抽象的意念,往往把一个成文的形象加以变化或减省一个成文形象的部分笔划,透过这种变化,使人领悟到另一层相关的概念。这种变易,通常是指位置上的变易,如有的左右相反,有的上下相倒。变体指事字例:ㄩ、乏、廷、逆、世、臣、幻、夏、巾。

通过今天的学习,又积累了一点。学习汉语,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才能真正学有所成,要胸藏文墨,才可点石成金。

好了,赶快想想,身边都有那些字属于“指事字”呢?

——借鉴《大语文国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