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就要舍弃生活?当代年轻人群像,如果这样,为什么要买房?

北京应该说是中国人"舍身买房"的最集中表现都在这里,身边好几个真实案例,分享下,欢迎大家随时讨论。


为了买房不吃不喝不太现实,但全家人节衣缩食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我有一个同事,北京人,2010年买的房子,当时为了买房,借了父母和哥哥三十多万。然后为了还钱,省吃俭用,除了孩子上学花销,外面的饭基本不买,孩子夏天吃雪糕都不敢买贵的。买菜也是,肉类基本不买,孩子实在馋的不行就买点鸡肉改善一下。超市一般也不去,衣服更是几年都没有买过新款了,偶尔去某宝上买一些基本必须的贴身衣物。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必须的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其余都攒起来。就这样,也用了快4年才还清债务。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话题,"普通工薪阶层不吃不喝得多少年可以买得起房?"看完觉得还挺扎心的。

买房就要舍弃生活?当代年轻人群像,如果这样,为什么要买房?

按北京的房价来算吧,均价6万,好一点的学区房已经快10万,就按6万来算,想买个100平的小三居,总价也得600万左右。


按照一般工薪阶层的工资标准15000/月的工资,两个人加起来就是3万,一年下来不吃不喝可以有36万。这样算下来,600/36=16.67年。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也就是说房价不上涨,工资也不上涨。如果碰到像今年这种特殊情况,还得保证工资不降低,工作能保住,才能在16.67年里完成我们伟大的买房梦想。


为买房节俭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毕竟我身边大多都是工薪阶层,买房耗尽了我们几乎90%的精力和金力。不过也有人闷声的就买了房。


有个姐姐还是我来北京的第一个直属小领导,家在大同,人很老实也很扎实,当时在我们部门业务能力很强,也很拼。他的男朋友也是我们公司的,两人平时都是那种很默默无闻的存在,但是都很拼。有时候第二天我们一早要去河北开会,为了节省打车钱,他们就在公司打地铺。租房也是租在香山那边一片当地人自建的平房里,对北京了解的人都知道,那边路窄、人多,而且民工比较多,下了公交车还要穿过很长一个巷子才能到他们住的地方。


他们平时很少会去饭店吃饭,我这个姐也从来没买过单价超200的东西。由于电销工作又辛苦又受气,我在那个公司呆了半年就走了,他们又坚持了三年才离职的。当然,离职原因是因为那个公司快倒闭了……


后来他们去了西安,办了婚礼,还邀请了我,我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在这里都买房了。地段还挺好,在西安的二环里,买的是万科的房子。在我的认知里,万科的房子还挺好,尤其是之前有听说北京亦庄有个万科的盘,还没开盘呢,好户型就被抢完了。当然万科的价格也挺贵,毕竟人家各方面都挺好的,价格当然不会便宜。所以我那个姐能在西安的二环里买了万科的房子,还是很厉害的。现在想想他们当时也确实挺节省的。


昨天还看见了一个段子,一哥们中了五百万彩票,记者采访问这笔钱您打算怎么用,哥们不假思索的回答到还房贷啊,记者问剩下的的,哥们抬头望天,忧郁的说到,剩下的慢慢还吧。一个搞笑的段子也凸显出了房子给现代人到底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可能中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安家落户,有房才有根有业,有了房,才是家。去年我也"有幸"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房奴大军中,不过虽说日子过得苦但是心里面也算是有希望,当时手里就十万块钱,借了四万块,将将巴巴凑够了首付。借了四万块,花了十几万,就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房产,想想人生不是还挺刺激的吗?犹犹豫豫买了涿州万科的项目-城际之光的房子,我也愿意相信,万科不会让我这份希望付之东流的。

买房就要舍弃生活?当代年轻人群像,如果这样,为什么要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