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纪录片《看见台湾》截图


文/晨闻

小时候,我们在地理课本上学过,台湾,除了叫中国台湾,它还有个更迷人的名字,那就是宝岛台湾。

对,中国的宝岛台湾。

宝岛台湾不仅风景秀美,物产丰富,而且还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了,你造吗?大陆人,尤其是我们北方人,可喜欢听台湾腔的普通话了哦,柔柔的、嗲嗲的。

真的是,好好听耶。

就酱紫,大陆男生喜欢台湾女生的可爱嗲,女生喜欢台湾男生的温柔萌。其实,这可不全是太平洋的风吹出来的。纵观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台湾数次沦为外国殖民地。现在,这里的中国人不仅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还会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洗礼。

但是,和香港、澳门一样,他们也都是正宗的中国人。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纪录片《看见台湾》截图

2013年左右,有一部台湾本土的纪录片走红大陆。

该纪录片号称是当时台湾有史以来耗资最高的纪录片,因为全程都是航拍。

一个半小时的成片,光原始素材就达到300多个小时。

让直升机在台湾上空飞旋这么久,也确实挺耗油的。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图片来自网络

片子当时刚出来的时候,因为忙别的事,我大概快速浏览了一下,没有跟风仔细看,觉得也就是一个展示本地自然风光的普通纪录片,片子里的自然美景和南方沿海省份也没太大区别。

同样的美好山川河流,同样的美丽中国人,同样的汉字,同样的中国城市,并不是很稀奇。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籍贯来自河南安阳的齐柏林,资深摄影师出身。

不幸的是,该纪录片在台湾取得票房佳绩后,去年在为第二部《看见台湾》进行拍摄、勘景工作时,中途却发生了坠机事件,造成人员伤亡,齐柏林53岁便英年早逝。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我做“纪录片笔记”,解读各类好看的纪录片,很快就想到的了这部片子。

所以这次我完整地把《看见台湾》仔细看了一遍,想看看这个以风景展示为主的纪录片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出乎意料,真的是惊呆宝宝了。

不愧是神州大地,炎黄子孙。

同样的美景,同样的德行。

这竟然是一部环境保护题材的,带有深思反思的片子。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动图来自纪录片《看见台湾》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中国内地发展迅猛,经济快速腾飞。

但大快人心之余,也给这块大地造成了累累伤痕。

起初,开始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充分开发自己的脑洞,而是疯狂地去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大自然去了——或许,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经阶段。

后来,大家同样也都知道,我们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但也忍受到发展的副作用,那就是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

自然环境,即空气和水,以及其他,这些不仅是当代人生存的基本刚需,也是子孙后代的共享财富。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野蛮欲望,而去透支子孙后代的遗产。做人必须厚道。

所以,后来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

这两年,全社会也早就把治理雾霾和环保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大陆前些年的环境污染情况,大家通过各种新闻报道想必多少都知道一些,那现在我们来看看海峡对岸的台湾省,看看坑爹的中国人前些年在这块宝岛上都做过哪些疯狂的事。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片子一开始的旁白和配乐,已经给这部纪录片定了主基调,那就是:“美丽与哀愁。”

美丽的是这块宝岛的自然风光;哀愁的是,那些年经济发展给这里的大自然带来的副作用。

在这块美丽的宝岛上,中国人勤奋劳动,热爱生活,生养作息,繁衍子孙。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所驱动,这里也灾难频生。

一切从一场豪雨开始。

这些年,台湾下豪雨的天数明显增加,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山体坍塌,地层滑动,泥石流。

别以为这都是高纯度的自然灾害,其实质,可都是人为造成的。

和大陆人一样,这里的中国人为了经济发展的便捷,也曾尽情发挥过各自的邪性智慧。

他们在高山上修公路,切断山坡原本的纹理和结构,造成这些路逢雨必断。路被冲断后,当地人用货柜当路基,继续在上面行驶,无视下面的恐怖;

“这一趟旅程,与其说是观光,不如说是探险。”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他们把高山上土生的阔叶林挖出来赶走,种下经济作物槟榔树、高山茶、高丽甜菜。

本来阔叶林很深的树根能留住雨水,在地下盘根错节,牢牢紧抓土地。但当它们被挖走后,新来的这些经济作物根都很浅,时间一长,导致灾难频发。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他们让山林受伤,山林被雨水侵袭后,山石冲下来让一座座蓄水池变成了砂石池。

他们为了建造一望无尽的鱼塘,疯狂抽取地下水,直接导致地层下陷。

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

火力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

城市垃圾处理;

经济驱动的水泥开采;

……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因为看不见,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害怕。”

“天灾以来,我们抱怨的永远是上天,而不是自己。”

“我们习惯到了出事的时候,才怨天怨地怨政府。”

“文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始终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经济成长的数字里面,其实同时也隐藏着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

“能源需求跟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之道,绝对不是简单的我对你错,或我错你对的争议,更不是意识形态的对决,而是所有人必须理性面对的严肃课题。”

“有时候觉得,所谓的付出其实只是掠夺的借口。”

“为了后代的子子孙孙,我们没有权利在这块土地上放纵无穷的欲望。因为,我们只是短暂的停留,我们只是过客。”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野蛮发展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更需要这种理性深刻的反思。

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在中国之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刚刚当上土豪的时候,也疯狂开发过大自然,他们也造成过严重的水污染,大面积雾霾,土地流失……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开发自己的脑洞时始终都缓慢又一般般,但开发起大自然来,却每次都惊天地涕鬼神。直到天灾降临,大难临头,才会真正长记性。

好哀愁。

幸福和痛苦,享受和忍受,是永远成正比的。

但是,真不希望这个正比用大自然做代价。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片子的结尾,齐柏林介绍了当地的两位种植人,洪箱与赖青松。

这两个人坚持有机耕作的友善农法,还原中国古老的传统作风,在田地里,他们让杂草、昆虫和农作物共生,充满善意的呵护这片土地。

他们以此来抚慰已经严重受伤的大地,也救赎着人们之前的放纵。

我们现在都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都采取着各自的行动。

这就是希望。

纪录片最后,主题歌里有两句歌词唱到:“能不能还大地光芒?;能不能让大地重生?”

我们能!

航拍台湾省:美景深处,触目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