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其規模和慘烈程度,幾乎完全蓋過了此前兩次巴爾幹戰爭的風頭。然而,一戰的爆發,起源於巴爾幹火藥桶(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巴爾幹之所以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導火索,則與巴爾幹戰爭有著重要關係。


緣起


解釋巴爾幹火藥桶的由來,就不免涉及到歐洲近現代歷史上極為複雜的“近東問題”——18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連續敗於俄羅斯帝國後,其治下各民族離心傾向加重,古老帝國搖搖欲墜,開始緩慢走向解體。而這一情況在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領土巴爾幹地區尤為嚴重。從19世紀初期至1878年,曾經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先後獨立建國,但土耳其依舊佔據著面積廣大的馬其頓地區(參見下圖),歐洲領土內生活著不少基督徒。隨著民族意識覺醒,他們紛紛要求脫離土耳其帝國統治,而新成立的幾個東歐國家,也渴望洗刷歷史屈辱,開疆拓土。雖然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看上去體格仍遠大於上述任一國家,但已經是外強中乾了。歐洲各列強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也紛紛插手巴爾幹事務,令局勢進一步惡化。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戰爭爆發前的巴爾幹疆域圖,粉紅色為奧斯曼帝國


面對危局,土耳其方面自然也不願坐以待斃。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發動政變奪權,恢復土耳其憲法,並於次年廢黜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扶持軟弱的穆罕穆德五世繼位。青年土耳其黨的自救行動並沒有挽回帝國的頹勢,相反由此擊發的內亂讓對手們感覺有機可乘。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了土耳其治下的波黑。1911年,意大利王國通過意土戰爭奪取了奧斯曼帝國北非領地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昔日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強權幾乎淪落到了人儘可欺的境地,也難怪會被歐洲人稱作“西亞病夫”,與當時的清帝國同病相憐。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穆罕穆德五世

這次局勢下,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四國受到鼓舞,準備聯合起來(組建了所謂的巴爾幹同盟)對昔日的宗主國下手。

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奧斯曼帝國宣戰,10月14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也共同對土耳其帝國發出最後通牒,所謂和平條件十分屈辱。奧斯曼帝國無法容忍昔日臣屬的忤逆,於三天后向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宣戰,第二天,巴爾幹同盟成員希臘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至此,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全面打響。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巴爾幹戰爭中的土耳其士兵


奧斯曼土耳其雖擁有昔日帝國的威名,但此時已經虎落平陽。它在巴爾幹地區能動員的總兵力約為43萬人,而巴爾幹聯盟中,僅保加利亞出動的軍隊就達45萬人,整個聯軍總兵力達75萬人左右,對比相當懸殊。加之列強中僅德國對奧斯曼帝國較為友善,其餘大國均不願干預,很快,奧斯曼軍隊便開始節節敗退,丟失大片領土。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圍攻埃迪爾內


面對北、南、西三線作戰,奧斯曼帝國軍隊不得不採取了某種“空間換時間”的策略,主動放棄了一些領土。但除了首都伊斯坦布爾以外,帝國歐洲部分還有一座歷史名城是無論如何不能主動放棄的,那就是帝國曾經的首都——埃迪爾內(Edirne)。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我在2019年夏天拍攝的埃迪爾內塞利米耶清真寺


如今的埃迪爾內,是土耳其埃迪爾內省省會,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邊境城市(距離保加利亞15公里,距離希臘約5公里)。我在2019年夏天造訪過這裡,乾淨、美麗、淳樸的中等城市(市區人口不到20萬),古蹟眾多,遊人卻相對稀少。很多國人恐怕未必聽說過埃迪爾內的大名,它還有一個顯赫的拉丁語名字——阿德里安堡(Hadrianopolis),因為興建這座城市的人正是羅馬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哈德良(117年-138年在位)。378年,改變羅馬帝國曆史進程的阿德里安堡戰役爆發於此,這裡也是羅馬皇帝瓦倫斯殞命之處。

對土耳其人而言,埃迪爾內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政治意涵,因為在1453年奪取君士坦丁堡之前,埃迪爾內曾長期作為帝國的首都(1365-1453年)。這裡有土耳其舊皇宮、皇家陵園,還有土耳其偉大建築師科查·米馬爾·希南16世紀的代表作——塞利米耶清真寺。


1912年11月3日,10萬保加利亞軍隊由尼古拉·伊萬諾夫(Nikola Ivanov,1861-1940)將軍率領,兵臨埃迪爾內城下,慘烈持久的埃迪爾內大圍攻打響了。儘管他們攜帶了多達424門火炮,卻沮喪地發現埃迪爾內是塊不折不扣的硬骨頭。土耳其守軍約有55000人,火炮340門,主將為阿卜杜拉帕夏,副將為蘇庫魯帕夏。雖然兵力、火力都處於劣勢,但因為埃迪爾內的重要性,奧斯曼帝國斥巨資打造了複雜、牢固的城防體系,並且特意聘請德國軍事專家設計、指導,號稱固若金湯。

保加利亞人嘗試發起強攻。埃迪爾內的城防工事設計嚴密合理,多層工事可以互相提供交叉火力掩護,並佈置了大量火炮。土軍士氣高昂,保加利亞人在強攻中損失慘重,不得不放棄速戰速決的想法,轉而挖掘戰壕,開啟了長期圍困。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土耳其埃迪爾內主將阿卜杜拉帕夏

11月6日,戰場風雲突變。47000名塞爾維亞士兵在斯泰帕·斯特潘諾維奇(Stepa Stepanović,後晉升為塞爾維亞陸軍元帥)將軍領導下以急行軍速度抵達埃迪爾內,加入了保加利亞盟軍的戰鬥。他們還帶來了72門火炮與大量給養。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開赴埃迪爾內戰場的巴爾幹聯軍火炮部隊


斯特潘諾維奇向尼古拉·伊萬諾夫表示將奉他為聯軍主帥,聽候調遣。4萬多生力軍迅速被派上前線,極大增強了保加利亞部隊的實力與士氣。巴爾幹聯軍完全掌控了埃迪爾內戰場主導權,但土耳其軍隊依舊頑強堅守陣地,期待中的崩潰並未發生。令雙方頭痛的慘烈拉鋸戰不得不開始了。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塞爾維亞部隊主帥斯泰帕·斯特潘諾維奇


有些類似於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絞肉機,保塞聯軍與土軍常常僅僅為了數百米的陣地,便要展開反覆爭奪。土耳其人擁有德國工程師設計的一流工事,極大地抵消了聯軍兵力與活力優勢。但聯軍也有自己的“新式武器”——塞爾維亞人第一次在巴爾幹大規模運用了機關槍。而聯軍出動的空軍飛機原本只是偵察機,但隨著戰事吃緊,飛行員們私自在座艙裡攜帶了手榴彈,偵查敵情時順便投擲到土耳其陣地上。這也是巴爾幹地區歷史上首度飛機直接參戰。雖然破壞並不大,但對土耳其人的心理無疑是種打擊。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埃迪爾內大圍攻戰場示意圖

戰事從1912年冬一直僵持到了1913年春天。然而,埃迪爾內並沒有成為“斯大林格勒”。5個月的戰鬥中,土耳其軍隊蒙受了巨大的消耗,戰鬥力不斷下降。3月末,聯軍統帥們經過商議,決定採取新的戰法徹底打破僵局。他們的選擇是夜襲。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土耳其炮兵在還擊,背後的塞利米耶清真寺隱約可見


3月24日,籌劃已久的夜襲開始了。盟軍為此做了精心準備:參與夜襲的精銳部隊在攻擊前,所有的槍炮全部蓋上了遮布避免反光,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專門組織的一批輕裝炮兵以騾馬拉載,跟隨第一線突擊步兵行動,隨時提供火力支援;攻擊前盟軍還採用了當時的高科技手段——全面干擾土耳其軍的無線電通訊,使得後者遭遇夜襲後指揮陷入了混亂。

最終,聯軍的夜襲獲得了奇效。3月24日晚,經過徹夜戰鬥,他們成功奪取了埃迪爾內全部外圍工事。第二天他們繼續野戰,順利突破了埃迪爾內城防。(參見“埃迪爾內大圍攻戰場示意圖”城內的兩隻紅色剪頭。)3月26日清晨,蘇庫魯帕夏發掘保加利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已經湧入城內,為了保住麾下將士的性命,他明智地選擇了投降。埃迪爾內失守了。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攻克埃迪爾內城外工事的保加利亞士兵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土耳其人被攻佔的炮臺。


五個月的漫長戰鬥,保塞聯軍付出了傷亡萬餘人的代價。土耳其方面死傷13000餘人。然而,倖存的4萬多守軍全部淪為俘虜。帝國前首都被攻陷,5萬多精銳守軍全軍覆沒,令整個奧斯曼帝國心驚膽戰,它已經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了。


尾聲


隨著埃迪爾內的失守,為了保住伊斯坦布爾,土耳其帝國不得不屈辱求和。1913年5月30日,在列強見證下,奧斯曼帝國與巴爾幹聯盟四國簽署了《倫敦條約》。土耳其正式放棄除伊斯坦布爾周邊地區以外的全部歐洲領土——這意味著它喪失了83%的歐洲領土和69%的歐洲人口,可謂喪權辱國。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1913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的各國疆域,咖啡色為土耳其帝國,埃迪爾內已歸保加利亞所有。


奧斯曼帝國日薄西山,而保加利亞王國似乎異軍突起。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四盟國中,保加利亞提供兵力約佔60%,戰果也最為輝煌。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大量新聞記者親臨第一線進行報道,攝影技術和無線電通訊的發展令世界得以在第一時間瞭解詳盡的戰況,同時也為我們保留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終極戰役:圍攻奧斯曼帝國前首都埃迪爾內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的攝影記者


一位英國記者稱讚保加利亞說:“不到500萬人口的國家,在14天內徵集了40萬士兵,4周內深入敵境160英里,擊敗了2000萬人口的對手……”

保加利亞的確值得驕傲。而戰後該國政府野心膨脹,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激昂,這就為此後的災禍埋下了種子。


或許有細心的讀者會產生疑問:既然保加利亞奪取了埃迪爾內,為何如今它依然歸土耳其所有?

這就不能不談到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奇觀——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昔日親密盟友因分贓不均反目成仇,大打出手。而奧斯曼土耳其藉機開戰了絕地反擊,蘇庫魯帕夏有了一雪前恥的機會,併成功收復了埃迪爾內。

其中的精彩故事,就留待下回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