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被浓厚的都市气息所覆盖,他们终日在繁忙的工作、疲于奔命的应酬、奢华浮靡的生活中消耗着生命。


电影《苏州河》选取了大都市上海中的一个都市气息缺失的环境,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对自己的精神追求相比在都市气息浓厚的场景中有所改变。


然而影片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无论是疲于奔命还是抱瓮灌园,新世纪下人们的生活似乎是永远追寻不到一种纯真的爱情,深层次的自我潜意识的觉醒则更显得虚无缥缈。即便可以追寻到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情,这种觉醒也必须以死亡为代价。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娄烨的影像风格


《苏州河》是娄烨在2000年执导的一部影片,影片讲述了作为摄影师的“我”和美美以及马达和牡丹的两个爱情故事,通过旁白的方式加上摄影机的配合呈现了一出都市爱情悲剧。


娄烨的电影追求生存还原,采用现实题材来讲述故事,让个人的想象在镜像迷宫里变得丰富立体起来,在影像风格上保持自己的执着追求。娄烨在影像中摒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把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


他的每一部电影风格独立,相对于近年来在舆论导向中被看作“江郎才尽”的张艺谋、根植在自己的故乡叙事体系并未向其他领域的题材涉足的贾樟柯,娄烨每出一部新作似乎都显得与前作的风格大为不同。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娄烨的电影表述体系中,主人公都是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是阳光明媚的,他们的清楚是惶惑和沉重的;这是一种无所归依的青春,就像《苏州河》里马达和牡丹的爱情,这样的青春是理解娄烨电影的一个重要维度。


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阐述:“小说家分三个层次,一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二是描写一个故事,三是思考一个故事”反观电影制作亦然。《苏州河》故事本身平淡无奇,但娄烨通过“死亡”折射出的思考,却正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苏州河》不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双重生活式的寓言,而是一个寻找失落爱情的现代人的精神之旅,带有些许“宿命论”的性质。它没有刻意营造在爱意驱使的情境下那种特定的氛围和虚情假意的体验,只呈现对爱情与生命的无常和破碎的理解。


马达与牡丹的爱情悲剧


故事讲述了黑道送货员马达牡丹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互生情愫,马达在恍惚矛盾中帮助朋友绑架了牡丹,牡丹悲愤地跳下苏州河;后来马达误认为在酒吧水箱里作游泳表演的美美是牡丹,在一系列事情发生后马达和牡丹重逢,最后两人因酒醉失事淹死在河里,美美和男朋友“我”也分道扬镳的故事。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本片刻意呈现出上海的肮脏和混乱,试图在城市的幻象中透露出支离破碎的艺术渴望,《苏州河》选取的环境是魔都上海隐隐作痛的一个角落—苏州河,这条河的名字听上去古色古香,实则却是一条死水。它是城市森林里的沼泽,它灰暗萧条、浑浊、垃圾堆积;它的背后似乎不是繁华快速的上海城,而是一座被人工开发得奄奄一息的工业老城。


苏州河颠覆了普罗大众对上海的认知——充斥着金钱与利益关系链的资本高速运转的城市、被装饰得流光溢彩的摩天大厦、古朴肃穆的法国梧桐、浸泡在梅雨时节下的银杏叶……可偏偏是这条河,保留了上海这座城市近一个世纪的记忆:乌烟瘴气的载货船、为谋生四处奔波的船夫、繁华背后的拾荒者、河上像沙丁鱼一样被同伴挤得没办法停下的人、河两岸破旧的废弃工厂和冒着滚滚黑烟的大烟囱……


生活在这座城市边缘的人在

爱、恨、秘密与谎言中不断前行。影片展现的场景氤氲着一股朦胧的气息,迷幻而显得不那么真实,就像上海人说的,苏州河是上海这座大都市的荒芜之地,是隐藏在现代化大区域下的贫民窟。还有在影片中出现的废墟,那不仅仅是实体的废墟或是苏州河本身,更是作为现代都市下人们精神困境的存在载体,隐藏在爱情追寻现象下对精神归宿的寻觅是本片的主旨所在。


牡丹是一个涉世未深、战战兢兢为爱执着的女孩。她一直认为自己身处的世界是非常简单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生活都有规律可循,没有什么金钱和利益的腐蚀,平静得宛若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但实际上牡丹所认为的平静河流下却存在着一股疯狂得如同噬血般的逆流,歪门邪道的心思正一天天地膨胀。自己的父亲靠走私发了家,发财后只喜欢酒和女人;自己心爱的马达在恍惚矛盾中帮助两个朋友绑架自己勒索父亲,自己以为能够长相厮守的爱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老旧的大楼里,牡丹和马达囿于荧幕中的对立状态就像是一阴一阳,这个对立面也因马达的犯错而变得不可调节,牡丹不知道马达对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定义的,就如同她不知道马达曾一度远离她的原因。得知一切后的牡丹悲愤地跳下苏州河,在跳下苏州河前,牡丹对马达说,自己要是跳下去了,会变成一条美人鱼来找马达。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夕阳下的苏州河,肮脏的河水依旧不停地涌动,却惊起了马达缠连心头的尘灰。牡丹曾经像一条小美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不惜化成泡沫,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去见马达了”。可当五年后,马达重新出现在她面前时,那一瓶带野牛草的伏特加,把美美重新带回深蓝色的大海,带回到王子身边。


“我”是一个摄影师,“我”曾经说过“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虽然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人们在现代都市中迷失自我,自己意识里想表达的东西说出口时都会口是心非,何况一台由人操纵才会运转的机器?


“我”在感情上是迷惘的,“我”的日子似乎快要萎缩成一团泥浆。对于“我”自身而言,爱情只是一次性的产物;“我”用爱情来滋润本就百无聊赖的生活,用爱情来满足自己对女性的欲望,“我”在主观上认为爱情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做爱。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我”曾被美美这样问道:“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我”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曾经信誓旦旦地回答说“会”,但是真的当美美离开后,“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显然美美把闯入她生活中的马达和她之间发生的故事当做“爱情故事”了,尽管美美本身不怎么相信爱情,但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她爱上了马达。


而这种爱是“我”无法给予美美的。马达和牡丹两人醉酒失事,面目全非的摩托车、沾满腥草的酒瓶、生未同裘死同穴的马达和牡丹,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场悲剧,虽然显得很凄美但“我”为何又要循规蹈矩地再去模仿一遍呢?


《苏州河》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对《苏州河》的评语是:影片在电影叙述形式上的实验以及影片成功地唤醒了那些在现代城市中迷路的人们。


《苏州河》里的人物在生命的存在中遇到孤独、感受孤独,牡丹唤醒了马达在现代城市里因迷失而沉睡了的灵魂,马达和牡丹是炽热勇敢的人。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苏州河》为现代城市的想象重建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抹重彩。历史文化语境说明了城市书写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的矛盾性。在城市舞台上演的个体冒险与视觉消费实现了现代主义美学的胜利,并在更深层次隐含了想象力参与城市文化形态建构了探索,同时也体现了社会边缘对主流话语的渴望。


《苏州河》里面展现的上海,是青年一代孤独冒险的精神荒原,是被偷偷藏在精美明信片外的乱石滩,是船工、渔民以及所有被污浊的苏州河哺育成长的人生老病死的生存空间。影片运用迷离晃动的影像营造出一种“迷幻”的感觉,在无限的遐想里夹杂着现实的烙印,体现了导演对生命自身存在提出的一种思考。


马达把牡丹和美美视作同一个人,美美是牡丹幻化成的美人鱼,具有一种童话般的感觉。故事的最后美美的离开也颇具一番耐人寻味的意思:美美对“我”的试探看似是一个玩笑,实则更像一次告别。


因为美美知道要是她真的离开了,“我”不可能像马达找牡丹一样持之以恒地去找她,加上马达和牡丹的死去成了美美心中一块无法被填充的缺憾。而“我”只是一个等待爱情自动到来的俗人,“我”是在那个童话之外独立的个体,那个美好的童话,那段至死靡它的爱情,只属于马达、牡丹和美美。


爱情悲剧《苏州河》,我最喜欢的国产爱情片


我们处于和马达、牡丹、美美他们相仿的年纪,因此在影片关于青春、爱情的诠释里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保持了一种直觉上的感悟和欣赏。看完这个具有童话韵味的故事,看完那些感人至深的场景,似乎连我们也拥有了去正视一些东西的勇气,比如那颗埋葬了无数记忆的心和不再忆起的时光。


站在心爱的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即便有时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也许这种不求回报的坚守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最终也只能是两条在远处守候的圆弧,留下回忆中最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可每当回首往事,回忆里最美好的片段永远会是我们心中那道皎洁的白月光。


聊聊影视文娱,谈谈武侠小说

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