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文 | 小微爸爸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總是給孩子樹立各種目標,最後只會影響孩子內心的自信和前進的動力,所以這種“虛假同感偏差”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終身的,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這種偏差,學會用更加客觀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發生在朋友身上的真實經歷,當時朋友參加學校作文大賽,拿了第二名,興高采烈地回到家和家長說:“爸媽,你們看,我拿了全校的第二名。”

本以為能夠得到父母的讚賞,可是他的父母卻說:“第二名不算啥,當年爸爸還得過第一,我覺得你也可以得第一。”

後來朋友參加了市裡的作文大賽,這次孩子拿了市裡第一,又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可是家人的回覆是:“市裡第一不算什麼,省裡第一才算優秀。”

還不容孩子解釋,父母又接著一句:“我覺得你行,你就行。”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就是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朋友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內心產生巨大的無力感,所以在教育孩子中,一定要避免這種“虛假同感偏差”。

一、什麼是“虛假同感偏差”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高估自己和外界,並且錯誤的判斷。很多人在認知外界,尤其是與別人交流過程中,總是把自己身上的特性和觀念賦予到他人身上,並且認為別人和自己擁有相同的屬性,或者高估他們的能力,用自己的觀念去要求他們的錯誤認識。

所以很多家長在要求孩子達到一定高度時,總認為孩子能夠輕易做到,實際上是家長的“虛假認同偏差”,他們自己能夠完成,所以也認為孩子也應該能夠做到。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這種錯誤的觀念會使得孩子們的表現和家長的預設產生偏差,從而會影響孩子在家長心目中的看法,總是認為孩子不優秀,實際上,並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家長在不斷高估孩子。

二、家長的“虛假同感偏差”不斷高估著孩子

是不是總有家長看到孩子拿出的成績,一臉不滿意,總是指責孩子不夠認真,學習成績還不如當年的自己。

即使孩子考了一個優秀的成績,卻依然認為孩子可以更完美,要讓孩子朝著滿分前進。

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是家長陷入了“虛假同感偏差”陷阱,不斷高估孩子,最後導致孩子失去自信,同時也失去前進的動力。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因此,家長們不要再用自己的標準去高要求孩子,總是認為孩子能夠完成的事情,如果孩子沒有做到,就開始指責,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自卑。

我們要避免產生“虛假認同偏差”,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改變自己的標準和要求。

三、家長如何避免陷入“虛假同感偏差”?

1、客觀認識孩子

相信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總是最棒的,是最優秀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每一個人都會有優缺點,家長如果只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從而樹立更多的目標和更高的要求,最後就會陷入這種“虛假同感偏差”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首先就要客觀地認識孩子,要了解到孩子是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是有不同的強弱項,客觀的認識孩子,才不會高估孩子的能力。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擁有自己思想,會產生一定想法的人。而大人們的這種偏差,會導致孩子失去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從而成為父母的傀儡,一個沒有任何思想的存在。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成為一個思想獨立的人。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3、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父母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從自己的角度上去解決問題,總是認為自己能夠做到的,孩子也可以做到。這就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才會產生一種虛假同感偏差,從而變得更加片面。

因此,我們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多考慮孩子的想法,儘量找到更多角度去解決問題,讓孩子處於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

“我覺得你行,你就行!”“虛假同感偏差”的傷害,家長要知道

虛假同感偏差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永久的,伴隨孩子一生。我們不要忽視“高估”帶來的傷害,一定要學會從實際出發,讓家長們多考慮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