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縫紉,一直以來都是我的愛好。全職帶娃一年多,大部分的空閒時間都花在給女兒做衣服上了。雖然我給女兒做了很多衣服,也得到很多人的讚賞,但是,我自己心裡很清楚:即便投入這麼多的時間在練習縫紉上,我的技術並沒有得到突破性的提高。

每天看群裡的小夥伴曬出自己的手作成果,很是羨慕。常常在想,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的在做,卻沒能做出這樣優秀的作品,難道是別人自帶縫紉天賦?

俗話說:勤能補拙。於是,我就告訴自己,既然自己沒有別人那麼高的天賦,那就比別人多勤奮一點吧。有段時間,我每天都會堅持做一套衣服,如果哪天不碰縫紉機,我都覺得一天白過了。可是,我並沒有做出令自己非常滿意的衣服。

難道天賦真的如此重要嗎?為什麼我的努力看不到進步?直到我看到這本《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以下簡稱《刻意練習》),才明白,原來我一直在進行低效的努力,只是看起來比較努力,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刻意練習”。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刻意練習》是由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羅伯特·普爾博士聯合創作。艾利克森博士是佛羅里達州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羅伯特·普爾博士是《科學》和《自然》兩大權威刊物的編輯和作者,擅長科學、技術和醫學領域,著有上百部重要的學術圖書和報告。

這本書詳細的描述了什麼是“刻意練習”,以及如何通過大量的練習,重複利用身體與大腦的適應能力,提升和發展自己的能力。

天真的練習VS有目的的練習

格拉德威爾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只要練習1萬小時,就有了成為領域內領先者的希望,無論天賦、無論出身,是不是很令人怦然心動。為此,很多人在自己想要深耕的領域投入大量的時間,以為只要能達到1萬小時,就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但是,1萬小時定律真的存在嗎?

史蒂夫·奧爾曾經提供一段假想的對話,假設對話在一位音樂導師和一名學生之間進行,倒是試圖搞清楚為什麼這個學生一直沒有進步。

導師:從你的練習清單可以看出,你每天練習一個小時,為什麼每次測試的時候,總是隻有C的成績,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因?

學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導師:你演奏了多少次?

學生:10次或者20次

導師:你彈對了幾次?

學生:唔……我不知道……一兩次吧……

導師:你是怎麼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

這就是天真的練習:只是埋頭幹。你以為不斷的練習,就可以取得進步嗎?當然不是,不斷的重複只是“天真的練習”,無法帶來真正的進步。

與天真的練習對應的,是有目的的練習,練習者有著明確的目的,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和改進。

《刻意練習》中有一個案例:史蒂夫·法隆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後,對自己聽到的一串數字,最多隻能記住8個或9個。而當他參加了艾利克森博士設計的實驗,持續不斷的接受挑戰,以便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記住一個數字。居然可以記住40個數字,這就是“有目的的練習”。“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里”,最終達到長期目標。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刻意練習正確的打開方式:

有目的的練習要求走出你的舒適區,但要以專注的方式制定目標,為達到那些目標制定一個計劃,並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你的動機。

這就是刻意練習,知道該朝什麼方向發展,也知道怎樣才能達到目標。

1.想要進步,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

艾利克森博士說:對於任何類型的練習,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這個我是深有體會,就拿縫紉來說,想要做好一件衣服,首先畫圖要準確,再就是走線要直。自從知道可以網上買紙樣之後,我就懶得再去自己畫圖,都是直接照著紙樣裁布,這樣省時省力。

長期處於這樣的“舒適區”內,我的大腦就有了依靠,不需要辛苦的快速運轉,而帶來的結果就是大腦的某個區域可能越來越小,以至於某些能力的退化。由於我都是照著紙樣來做衣服,導致我越來越不擅長畫圖,當然,做衣服的款式也只能侷限於紙樣的款式。

如果我可以嘗試著先在原有的紙樣上進行改動,再慢慢試著自己畫圖,可能一開始看起來很難,但是艾利克森博士指出,我們的身體有偏愛穩定性的傾向,一旦我把畫圖當成縫紉的一部分,隨著身體對這部分的適應,我將會做的越來越好。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2.不專注,練習沒效果:

美國游泳運動員娜塔莉·考芙琳,曾經描述過她自己體驗過的這種“恍然大悟”的時刻。在她的職業生涯中累計贏得12塊奧運會獎牌,但是她早年並沒有努力訓練,而是經常幻想著自己摘金奪銀的情形。直到她開始代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比賽,才意識到這樣的幻想浪費了自己重要的訓練機會。

於是她開始專注於自己的每一次訓練,不斷用身體感知最理想的划水是什麼樣的感覺,注意自己什麼時候與理想的狀態有差別。然後想盡各種辦法,讓這些偏差最小化,不斷的使自己的划水儘可能的接近理想狀態。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只有開始這樣不斷的專注,通過反饋更加有目的的練習,她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3.保持動機,跨越停滯期:

保持動機也許是每個投入到有目的的訓練或者刻意練習中的人最終要面對的問題。

有人說,那些在練習中花了最多時間的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真正喜歡這樣做,並且會從中獲得某種樂趣。但是艾利克森博士的問卷調查卻否定了這一說法,儘管他們會對某種練習感到厭倦,但他們仍然能夠保持投入。

你要保持動機,要麼強化繼續前行的理由,要麼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艾利克森博士在《刻意練習》中為我們介紹了削弱停下腳步的傾向的幾種做法,其中最有效的一種是留出固定的時間來學習,不受其他義務和分心的事情所幹擾。

而當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某個目標時,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和你自己達成一個協議你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迴歸到之前的狀態,或者跨越停滯階段,然後你再放棄,也許到那個時候你就不想放棄了。

為什麼你的努力看不到進步,你缺的並不是天賦

結語:

看完《刻意練習》以後,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一直沒有進步的原因並不在於天賦;

我知道了刻意練習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還需要保持動機;

我還知道了其實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的天才;

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愛迪生所說的:天才是靠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成功如果真的有捷徑,那一定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讓你從新手到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